刺激-反應學習

刺激-反應學習

刺激—反應學習是一種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刺激反應聯結形成的結果,學習發生的原因在於外部強化,主張研究學習就在於研究外部條件。

定義

刺激—反應學習是一種學習的理論。該理論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新的經驗的過程。 華生提出,有機體的學習就是通過經典性條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與反應之間聯結的過程。所有的學習都是刺激反應聯結形成的結果,學習發生的原因在於外部強化,主張研究學習就在於研究外部條件。

相關研究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E.I.Thomd ike1874一一1949)認為學習的實質在於形成情景與反應之間的聯結(connection),以“S”、“R”作為情景和反應的符號,用“~”作為引起或導致的符號,聯結公式為:S~R。聯結是本能的結合,它不是個體在生活、學習過程中重新建立起來的,而是先天的、本能的,學習的作用就是把上述原本的聯結或永久保存,或消除,或改變,這些原本的趨向,就是學習的原始基礎;他依據對動物的實驗資料,認為一定的聯結是通過嘗試與錯誤的過程而建立的;情景與反應之間是因果關係,它們之間是直接的聯繫,不需要任何中介作用。

華生(J.B.Watson 1878--1958) 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不是心理、意識,而是人的行為。因此,他認為行為是學習的依據,行為是在刺徼與反應之間建立神經聯繫並不斷增強的結果,這樣就形成了習慣,學習的過程就是形成習慣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牢固聯結的過程。他主張並提俱對心理現象和學習進行看得到、摸得著的客觀研究,這種唯物主義的思想具有進步的意義,但是他的刺徼與反應學說仍然無法解釋學習真正發生和實現的頭腦內部是如何活動的,因此,和前面一樣,華生不承認存在學習的內部活動,而把行為作為學習的標誌或依據,仍然是機械主義的學習理論。

斯金納(B.F.Skinner1904-- 1990)致力於研究環境刺激與行為學習之間的聯繫。他對操作性條件反射,尤其是對強化的深人而細緻的研究是其最突出的貢獻。他設計了一些實驗裝置,後來被稱之為斯金納箱。在對小白鼠進行“給食實驗”後,他將其學習原理建立在“反應機率”的基礎上。他認為學習即行為機率的變化。有機體的反應分為應答反應,即由已知的先行的刺徼引發的; 另一種是操作性反應,即可以利用安排結果性的、後繼的刺激(斯金納稱之為強化物、強化刺激)得到鞏固或消退的反應。操作行為具有如下特徵: (1) 強調反射是刺激和反應的函式關係R=f(s);(2) 注重反應的強化刺激;(3) 可以通過外部強化和自我強化控制自身的反應,是自動的;(4)具有可變的適應環境的特,是發展的。
強化(reinforce)在斯金納的學習理論中占有重要作用。斯金納提出: 任何反應若有強化刺激隨後出現,都會具有重複的傾向;強化刺激可以是增強操作反應的機率的任何刺激物。學習的公式就是:一個操作發生後,接著就給一個強化刺激,其強度就會增強。斯金納發現並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並且根據他的強化學習的理論,他還提出了程式教學思想,在20 世紀50 年代,程式教學和機器教學得到大力提倡。如今,用於教學機器中的程式設計,已在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中廣泛運用,

局限性

在教育教學中,強化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是,表揚和批評等強化手段必須與兒意心理發展的內部矛盾統一起來,而強化學說不承認人的學習特點,將其與動物的學習等同起來。因而,它也不能科學地斛釋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