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鞭吶,那個一甩耶,啪啪地響哎,哎哎嘿伊喲,我趕起了大車出了莊哎,哎嘿喲……”這首膾炙人口的電影《青松嶺》插曲,可能會引發很多對人民公社時期生產、生活的回憶。
20世紀六七十年代,鐵瓦車下腳改膠輪後,人們便稱其為大車,以騾馬牽引,更是輕便快捷。生產隊之間比實力是否雄厚,往往以能拴幾套騾馬大車為標誌。然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業機械化的基本普及,騾馬大車漸行漸遠,正逐漸淡出民眾的生活視野。
歷史溯源
以馬輓車,載人載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故在先秦文獻中,常常是車馬連言。說到車就意味著馬,說到馬就包括著車。《論語·公冶長》中就有“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又《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乘肥馬即為乘肥壯之馬所拉的車。
由於馬車在交通活動中的重要性,以致於在漢字中產生了駟、駢、驂等諸多與馬相關聯的文字。
古代駕車多以四馬為常。《詩經》中就多次描寫“四牡”(四匹公馬)駕車的情況。《詩經·小雅·采微》中載:“戎車(兵車)既駕,四牡業業。”《詩經·大雅·丞民》有:“四牡彭彭,八鸞鏗鏗。”車駕四馬為駟。但亦有駕兩馬的時候。《左傳哀公17年》載:“太子請史良夫,良夫乘裹甸(車名)兩牡,紫衣狐裘。”駕兩馬叫駢,意即二馬並列。
古代的車只有一轅,駕轅之馬稱其為服馬,兩旁的馬叫驂。“執轡如組,兩驂如舞”(《詩經·鄭風並·叔于田》)。驂馬類似於現代駕車的“邊套”,後漸次演變成“長套”。
馬最早並非用於騎乘,而是用於拉車載人載物,且為戰爭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戰爭頻繁,促使了車馬套具的配備完整。戰國時,馬的駕系方法由肚帶改為胸帶和肩套,既減輕了馬的負重,又提高了車輛的運載效率。車輛製造也有了較大改進。車由兩馬、三馬、四馬駕單轅車,漸次發展為雙轅車。此後,靈活敏捷的騎兵逐漸替代了笨拙的戰車,馬用於騎乘開始在中原地區盛行。
馬,速度快,聰明敏捷通人性。故古代人們多以馬顯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良馬亦成為財富和權力的象徵。帝王將相出行,商賈販貨,馬是必不可少的坐騎或運載動力。秦始皇陵兩側陪葬坑出土的銅馬車,即為四馬駕系,除車制考究精緻,顯示出高超的制車技術外,馬的系駕方式已完全具備了套繩、肩套、胸帶、肚帶、韁繩等。
漢代,車仍以馬匹駕係為主,並在駕系畜力和駕系方式上有了新的發展。騾身材高大有耐力,既有馬的力量和速度,又有驢的溫順。騾、驢馱運和駕車業已開始;車輛構件大量增加,車之裝飾得到廣泛重視,馬鞍具更加完備。
魏晉南北朝以後,車行方式有了改變,駕車牲畜由馬改為牛,因牛車平穩、舒緩而倍受青睞。民間百姓用車多以牛車為主。
宋元至明清,駕系單套之車廣泛流行於民間,如需增加畜力,則以“邊套”或“長套”形式出現。
駕車之用具,無論用於馬、牛、騾、驢,統稱馬鞍具。主要由鞍、套、秋、籠頭、鞭子等組成。古時所稱的靷(yǐn套在馬胸前的皮帶)、鞗(tiáo馬韁繩)、勒、靳等,都是馬鞍具之類。但凡上述器物,都與皮革有關(詳見熟皮一節)。
皮革、絲麻皆為柔物。我國先民不但工於制麻,更精於織絲。絲麻紡織,是我國古代獨有的工藝之一。用絲麻制繩,而施於馬具,在遺物或記載中頗難觀察知其實際。但遠在仰韶文化時期,遺存的陶器中,就已有繩紋的印痕,故以絲麻繩編制套具,當是順理成章之事。
銅器的產生,亦為馬具的裝備提高了檔次;鐵器的廣泛利用,使得馬具更加堅固牢靠;橡膠的套用,以其柔韌堅固、防水防腐,給車馬具帶來極大的便利,於今所見,可知一斑。
馬鞍具是牲口挽具的總稱,古時稱駕系。我國古代為胸系法,歐洲國家為頸系法。今言之,主要有鞍子、套包、夾板、鞧、鞭子、套、等,形成時期尚無記載。就畜力駕曳車輛而言,現代馬鞍具設計更加合理,性能優良,裝飾得當。在其作用下,給受力均衡,執持者(馭手)便以操作,最大限度地使人與畜力獲得了和諧。
鞍子
鞍子(本文只言駕車之鞍)是放在牲口背上,用以支撐搭腰、負重的器具。它是由木製鞍架(俗稱鞍板子)、鞍磨子、鞍墊、搭子疊加,以兩根皮條串聯固定而成。冀東地區常見鞍架有兩種形制:(1)交叉式,以兩組相互交叉的方木連線,燕尾槽裝板,交叉方木之間,鞍架左右,各裝2支~3支以鐵棍為軸的圓木,使搭腰方便滑動。(2)拱橋式,是用兩隻踅成拱型的木架做骨梁,以燕尾槽連線兩塊木板,再以穿釘加固而成。鞍板子多用堅實耐磨的榆槐木製作。
鞍磨子早期以皮革裁製,後演變為橡膠線板為之;鞍墊以2層~3層粗布疊加縫製而成;搭子外套用布縫製,內填充棉絮或樹棕,其兩端較厚,向中間漸而薄之,使牲口脊背舒適。
搭腰
搭腰由長條形厚皮革或橡膠線帶與馬蹄形鐵環,用厚鐵皮鉚釘連線而成。鐵環與車轅以數匝“滾韁皮”製成的搭腰爪子連線。搭腰爪子套在車轅上,視牲口之高矮調解每匝長短。
肚帶
肚帶的用料和作法與搭腰相同,只是肚帶用料稍小。肚帶爪亦用滾韁皮,一端綁結在外車轅車獨子處,另一端套車時由牲口肚下掏過,用活扣系牢在內車轅車獨子處,以防止“轅輕”車轅翹起。
套具
套具由套夾板和套鏈組成。套夾板是夾在騾、馬、驢膀前頸上,與套鏈相連、橫截面為橢圓形的兩根木棍。連線兩支夾板上端的皮條稱上腦兒,間距一般是騾馬三指、驢二指;連線夾板下端的皮條稱下腦,長短視牲口脖頸粗細而定。下腦穿系在外手夾板下端,呈環套形掛在里手夾板上,由“吊死鬼”(環套)吊著,以防脫落。下腦長度視騾馬脖頸粗細而定。夾板與套鏈的連線方法是:夾板各鑿兩個方孔,再用鐵棍串聯V字形皮帶,皮帶尾端與蹄形鐵環鉚接。蹄形鐵環再與套鏈相連,套鏈尾端以鐵鉤勾在車轅曲眼內。
套包
套包是騾、馬、驢輓車拉犁或碾場時墊在前膀和套夾板之間橢圓形環狀套墊。內充棉花破子、麻、棕草,外包布料縫製而成,要求其結實耐磨,兩側與夾板磨合處,再加縫皮革。騾馬套包兩端重合處系牢固定,用時套在脖子上;驢套包一般是用時紮上,卸套時解開。
鞧
鞧包括鞧坐、鞧蓋、鞧搭和鞧爪。鞧坐是駕車時環兜牲口屁股後的皮帶,兩端與帶鉤鞧爪連線,鉤在車轅曲眼上。其功用是避免倒車、下坡“蹲車”時車檔子與牲口後股直接接觸,或產生衝撞損傷牲口。鞧蓋用於吊掛鞧坐,其形制是環騾馬股背後,前端系一帶旋子的鐵鉤,鉤在鞍子的曲眼上;後端以三條皮帶或繩線編織的帶,呈放射狀各用一長條皮帶以銅(鐵)環連線;鞧搭近似於腰帶,外手與鞧坐蹄形鐵環相連線,穿過鞧蓋前端鐵環,再與里手拴系的皮帶扦子繫結。如此設計,牲口蹲車時車轅前傾,鞍子和搭腰不會前滑,且又形成一種攏合力,車行平穩,可謂獨具匠心。
籠頭
籠頭系用滾韁皮或線帶繫結而成,套在整蹄牲口頭上的套索,用以連線韁繩。腦門處連線左右線帶的繩線,多帶裝飾並配以紅纓,稱“腦門”;下唇上邊穿連線帶的滾韁皮稱“下頜”,穿連旋子,插系韁繩。
鞭子
鞭子是用於驅趕、指揮牲口的用具,也屬馬鞍具範疇,由鞭桿、鞭條組成。古時,趕馬鞭子的竹條(鞭桿)叫策,鞭條(皮條)稱鞭。今語“鞭策”一詞即由抽打馬的意義引申而來。古代常以馭馬比喻對人民的統治,如《韓詩外傳》載:“昔者先王使民以禮,譬之如御也。刑者,鞭策也……御民有道矣,法得則馬和而歡,道得則民安而集。”
鞭子由鞭桿和鞭條組成,分長鞭(俗稱晃鞭)和短鞭兩種。長鞭用於驅趕、指揮長套牲口;短鞭為普通常用之鞭。兩者製作方法相同。
鞭條
鞭條除主條外,還包括鞭纓、鞭爪和鞭梢。鞭纓系裝飾品又是標記,原來多用羊毛染成紅色,後以細尼龍線代替。甩鞭時一旦鞭條脫落,以紅色鞭纓為記方便尋找。主鞭條有縢和擰兩種編法。縢鞭條,一般由4根中間略薄兩端漸厚的皮條,均由中間對摺勾在鐵鉤上,分成兩股,擰繩10厘米左右,再分成4股,每股2根,挑一壓一,編4厘米~8厘米,再分成8根,按挑2壓2的規律轉圈編織。由擰改為編時,中間加1條~2條皮芯,皮條芯始細而逐漸變粗。縢編至預定長度,截斷皮芯,將皮條分成4組,每組2根,每組壓相鄰的一組,然後再分成單根(即8根)圍編收頭。
擰鞭條,系分兩段擰繩,上段約占五分之一,下段約占五分之四。擰繩先下後上,以4根中間略薄兩端漸厚的皮條合成兩股,均由中間對摺勾在鐵鉤上,從與鞭爪連線處擰起,達到預定長度時,兩股削薄迴環,擰緊後將上端的皮條穿入兩個迴環繼續往上擰繩,最後迴環收頭,穿皮條栓系在鞭尖上。
鞭爪
上粗下細,為鞭條、鞭梢的連線段,一般接兩段。由於鞭子下段易磨損,需隨時更換,故多採用鞭爪連線鞭梢。鞭爪的打法是:用一細皮條或鞭梢,中間略粗,向兩端漸細。兩端削薄,一端迴環,勾在鉤子上;另一端迴環後與前者搭接在一起,用旋子(一種擰勁的專用工具)鉤住擰成一段無破頭的繩坯子。再將坯子穿入鞭條下端的活套,與六分之一處折起擰繩,另一端在三分之一處折起擰繩,兩端環套會合後,將後者穿過前者,再將鞭爪下端穿過後者鎖緊便成。第二節打法同上,只是皮條或鞭梢比上節稍細。第二節鞭爪下接鞭梢。
鞭桿
鞭桿一般分兩段,上段用竹枝擰編,稱鞭尖;下段為細竹竿或木桿,與鞭尖接在一起。短鞭亦有用五根毛竹直接擰成,不接桿者。擰鞭尖用材為細長毛竹枝,先將其小枝杈削掉,然後蒸煮使之蔫軟。按長短粗細分類,3根為一組,錯開竹節,將粗的一端綑紮,如擰繩一樣將3根毛竹枝擰成繩狀,晾乾後則定型不散。木桿多用不易彎曲變形帶皮的石泵木,也有的用細竹竿,後者不如前者。木桿一端纏布條,以羊腸線束之,長15厘米左右。另一端削成三稜錐體,鞭尖粗端逐漸削薄,插在木桿三稜錐部,選其一削出缺口用玻璃釘釘在木桿上,再用羊腸線纏繞鎖緊。有的不用釘釘,而是在一根毛竹和稜錐的一面分別削出坎,扣合後用羊腸線纏緊。尼龍繩出現後,多以細繩代替羊腸線。尼龍繩有彈性,不如羊腸線好。
鞍馬具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從原始的胸系法,從僅靠靷、韅、軛(叉形木)等曳引單轅車,漸次演變成近現代大車的單、雙套(亦有三套)駕系法,且又有與之配套、設計科學、性能優良的鞍馬具,充分體現出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打繩子
傳統打繩多以麻為原料。麻分青麻、紅麻等多種,冀東平原以種植青麻為主。青麻長成收割後,放入池塘中浸泡,俗稱漚麻,使其表皮與莖稈自然脫離。通過人工剝離、摔打、洗涮而獲取麻筋(俗稱麻皮兒),即為打繩的材料。
打繩需使用一種稱之為“機子”(如下頁圖)的工具,其形制為鐵制曲柄式搖把,頂端彎成尖鉤子,搖把曲柄前端,裝一木製短柱形擋板,再用一長形木板作支撐架,上鑽圓孔,搖把頂端彎鉤處,穿過圓孔。一般“機子”安裝曲柄搖把3個~6個。每個曲柄搖把所旋轉接續的麻筋,亦是繩索之一股。另一端“機子”一般安裝1個~2個曲柄搖把。
打繩時,按所需繩索之長度,設定兩端“機子”的間距。“機子”多股端用1人~2人勻速轉動與幾隻搖把相對應的長形木板,通過轉動木板而同時帶動幾隻曲柄搖把轉動;每隻搖把彎鉤上,不斷接續麻坯兒,使其均衡纏繞成筋。所需長度夠時,環勾在另一端“機子”的彎鉤上。此時兩端“機子”同時正反方向勻速轉動搖把,再用一個稱作“瓜”的木製器具支撐麻筋,因“瓜”上鑿有凹槽,每個凹槽一條麻筋,持“瓜”者在雙方作用力下,穩撐“瓜”慢慢滑動,“瓜”尾後便成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