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大黃

制大黃

制大黃別名川軍,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根及根莖。主產於四川、青海、甘肅、貴州等地。通常在秋末或次春採挖,去粗皮,曬乾。其性寒,味苦。

基本信息

簡介

據研究大黃經炒制後對其所含大黃蒽醌類衍生物均有影響,其瀉下成分番瀉甙及大黃酸明顯減量,加熱對鞣質影響較小,

..

因此瀉下作用減弱而收斂作用相對增強,現認為大黃所含的鞣質是降低肌酐、尿素氮的有效成分,由此可見,生大黃瀉下作用強,制大黃瀉下作用弱,在臨床上患者大便不通暢者用生大黃;大便通暢者用制大黃。一般生大黃的功效是清熱通便.酒制過的大黃一般是活血化瘀.因為酒制過的大黃減弱了它通大便的功效,加強了活血的功效.用在你的過敏性紫癜上是取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用.一般服用後會改善你紫癜的症狀.湯藥中應該還配合有其他的一些清血熱的藥物,比如丹皮等等.

制大黃

【性味】其性寒,味苦。
【產品功效】瀉下攻積,瀉火解毒,清熱涼血,祛瘀通經;主治積滯便秘,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目赤咽痛,熱毒瘡瘍,血瘀經閉,濕熱黃疸,產後瘀阻腹痛,跌打損傷等證。
【成分】含蒽醌衍生物(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酸等),大黃鞣酸(沒食子酸,兒茶精等),脂肪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等)。
【適用人群】現代研究證實,本品具有促進排便,抗菌,保肝利膽,降血壓,降血脂作用。臨床上主要膽絞痛,急性胰腺炎,小兒急性腎炎,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疾病。
【注意事項】表證未除,脾胃虛寒,血虛,婦女月經期、妊娠期及哺乳期忌服。煎服,3~l2克。
【治療病症】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
【禁忌】本品苦寒,易傷胃氣,脾胃虛弱者慎用;婦女懷孕、月經期、哺乳期應忌用。
【服用方式】煎服,3~30g,用於瀉下不宜久煎。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患處。
【套用】在藥膳、保健食品製作時,可選用煮、燉等烹飪技法及酒浸法。

適宜搭配

1、用於大便燥結,積滯瀉痢,以及熱結便秘、壯熱苔黃等。與芒硝、厚朴、枳實等配伍。
2、用於火熱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熱毒瘡癤等。配黃連、黃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用於產後瘀滯腹痛,瘀血凝滯、月經不通,以及跌打損傷、瘀滯作痛等。在使用時須配合活血行瘀的藥物,如桃仁、赤芍、紅花等同用。此外,大黃又可清化濕熱而用於黃疸,臨床多與茵陳、梔子等藥配伍套用;如將本品研末,還可作為燙傷及熱毒瘡瘍的外敷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臨床運用

1、用於血小板減少症及止血用酒洗大黃10克,甘油5毫升,苯甲醇2毫升,製成注射液100毫升。
2、治療口腔炎、口唇潰瘍及毛囊炎等用生大黃3~8錢,煎取150~500毫升(每劑最多使用2天),供漱口、濕熱敷及洗滌用,每天4~6次。
3、治療燙傷先取陳石灰10斤除淨雜質,過篩,投入鍋內用文火炒松,再投人大黃片5斤,共同拌炒,俟石灰炒至帶桃紅色、大黃炒至灰黑色時,即出鍋篩去石灰;將大黃攤開冷卻後研成細粉備用。
4、治療臁瘡(下肢潰瘍)用生大黃5~7錢,研成極細粉末;另取甘草捶碎,去淨纖維,取細粉約為大黃的1/5量,共研極細。
5、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用大黃粉蜜合劑(生大黃粉5錢,炒至微黃的米粉3錢,蜂蜜2兩,加適量溫開水調勻),每小時服1次,每次約1湯匙,全劑分12次服完;至排出蛔蟲為止。
6、治療腸脹氣用大黃1兩研成細末,加適量醋調成糊狀,敷於兩側湧泉穴上,每次二小時,必要時可敷2~3次。

大黃的生和制及劑量問題

據研究大黃經炒制後對其所含大黃蒽醌類衍生物均有影響,其瀉下成分番瀉甙及大黃酸明顯減量,加熱對鞣質影響較小,因此瀉下作用減弱而收斂作用相對增強,現認為大黃所含的鞣質是降低肌酐、尿素氮的有效成分,由此可見,生大黃瀉下作用強,制大黃瀉下作用弱,在臨床上患者大便不通暢者用生大黃;大便通暢者用制大黃。大黃

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胃、脾、大腸、肝、心包經。功能主治:具有瀉熱通便功效,用於胃腸實熱積滯、大便秘結、腹部脹滿、疼痛拒按,甚至高熱不退、神昏譫語,如大承氣湯;或脾陽不足之冷積便秘,如溫脾湯。解毒消癰功效,用於熱毒瘡瘍、暴赤眼痛、口舌生瘡、齒齦腫痛,如大黃牡丹皮湯。行瘀通經功效,用於瘀血阻滯之月經閉止、產後瘀阻、症瘕積聚,及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清熱除濕功效

用於濕熱壅滯之黃疸、小便不利、大便乾結;熱淋、石淋如八正散。亦可涼血止血,用於熱傷血絡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帶下。現代臨床可用於治療流行性腦膜炎、大葉性肺炎、急性膽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齦膿腫、皮炎、濕疹、淋病、帶狀皰疹等。制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於火毒瘡瘍,正虛邪實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