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宣威市西寧街道辦事處,地處西寧街道西邊,距西寧街道辦事處所在地22.5 公里,到西寧街道道路主要為砂石路面,交通不方便,距市區22.5公里。列租東鄰來賓,南鄰靖外,西鄰洽坡,北鄰龍潭。轄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788 戶,有鄉村人口2965 人,其中農業人口2965人,勞動力167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438人。
全村國土面積 18.97平方公里,海拔2250米,年降水量96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6590 畝,人均耕地2.22畝,有林地19573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29.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694.27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590畝(其中:水田2161 畝,旱地 4429 畝),人均耕地 2.22 畝,主要種植 玉米,馬鈴薯 等作物;擁有林地 19573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24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1.43 畝,主要種植 乾果類經濟林果;其他面積 2292 畝。全村無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衛星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全部 788戶通自來水、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 601戶,但未通有線電視;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7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89 戶。該村各自然村均已通鄉村公路,部分村的村內主幹道為硬化水泥路面。村委會距離最近的車站 6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19輛,農用運輸車7輛,拖拉機0輛,機車7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947 畝,其中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94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99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4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45戶。全村農民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317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23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38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 927.0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356萬元,占總收入的 38.4%;畜牧業收入 199萬元,占總收入的 2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7500頭,肉牛 25頭,肉羊645隻);林業收入6.4 萬元,占總收入的 0.69%;第二、三產業收入 255.72 萬元,占總收入的 27.5%;工資性收入 81 萬元,占總收入的 8.73%。農民人均純收入1694.27元,農民收入以 種養業 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329 人(占勞動力的 19.68%),在省內務244人,到省外務工 8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烤菸,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銷售收入356萬元。該村特色產業為乾果(核桃、板栗)種植,計畫發展連片種植魚腥草。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261人。該村距離靖外中學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61人,其中小學生271人,中學生190人。
受條件限制,全村還未成立文娛科教宣傳隊。
發展重點
存在問題:基礎設施薄弱,海拔高達2250米,氣候冷涼,對農作物生長不利。農民科技意識淡薄,道路差,雨季農產品和農用物資無法運輸,全村委會屬於於貧困村。人均純收入僅1391元。
發展重點:積極爭取資金扶持,列為"千村扶貧,整村推進"工程後,爭取做好後續工作,以使工程發揮長久的社會效益。搞好十個村民小組扶貧攻堅項目,計畫發展種植反季節蔬菜500畝;養殖業出欄肥豬人均達到3頭以上,人均純收入以每年人均百元的速度增長。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引導和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勞務經濟,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切實發揮好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為該村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694.27元增加到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