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情
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蘇維埃政權於1918年誕生,卻遭到英國、波蘭、 美國、 日本等國的干涉。此時全國處於饑荒的關頭,糧食緊缺,全國人民遭受著飢餓的威脅。人民委員會主席列寧,領導全國人民堅忍奮鬥,從囤積糧食的富農手中強征糧食,使全國人民渡過難關。國內的反動勢力企圖在察里津刺殺史達林,在彼得格勒刺殺烏里茨基(彼得格勒契卡主席,1918年8月30日遇刺),在莫斯科刺殺列寧和斯維爾德洛夫同志。打入敵人內部的馬特維也夫將敵人準備行刺列寧的訊息通知列寧的衛士瓦西里,但因布哈林故意給瓦西里指錯路,以至於後者沒有來得及趕去保衛列寧,列寧還是遇刺受傷。十月革命勝利後,新興的蘇維埃政權受到各方敵人的武裝干涉。英、日、土耳其等國利用 俄國地主、富農階級扼殺蘇維埃政權的本性,在糧食問題上大做文章。同時,國內的白俄勢力用能想到的所有手段剌殺列寧,打入敵人內部的馬特維耶夫將敵人刺殺列寧的訊息轉告瓦西里,但由於布哈林的阻撓,列寧還是在工廠演講結束後,被女特務卡普蘭槍擊傷害。此時,嚴重的饑荒籠罩著新生的蘇維埃俄國,而俄國的人民則擔心著自己受傷的領袖。高爾基來到列寧的床前,他為不久前自己與列寧討論是否對敵人要仁慈的問題感到內疚。克里姆林宮廣場日夜站滿了了解列寧病情的民眾,當列寧的病情通報傳到工人的耳朵里“列寧己經不發燒了”“烏拉”!的喊聲震響天邊.....電影結束時史達林指揮著蘇聯紅軍擊敗白軍,取得節節勝利。列寧和史達林擁抱在一起,給前線發電報。 [1]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列寧 | S·史楚金 | 張伐 | ---- |
--- | H·奧赫洛普柯夫 | ---- | ---- |
康斯坦丁諾夫 | Aleksandr Shatov | 邱岳峰 | ---- |
史達林 | Mikheil Gelovani | 馮喆 | ---- |
瓦西里 | Nikolai Okhlopkov | 李農 | ---- |
捷爾任斯基 | V. Markov | 孫道臨 | ---- |
馬特維耶夫 | Vasili Vanin | 張雁 | 克里姆林宮長官 |
馬克西姆·高爾基 | Nikolai Cherkasov | 馮喆 | ---- |
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 | Leonid Lyubashevsky | 齊衡 | ---- |
Solovyov | Vladimir Solovyov | ---- | ---- |
Rutkovsky | Nikolai Svobodin | ---- | ---- |
Novikov | V. Tretyakov | 胡慶漢 | 男刺客 |
Fanni Kaplan (as N. Efron) | Natalya Efron | 張同凝 | 女刺客 |
Yevdokia Ivanova | E. Muzil | 姚念貽 | 列寧的管家 |
瓦西里妻子 | K. Korobova | 姚念貽 | ---- |
列寧的妻子柯魯普斯卡婭 | Z. Dobina | 蘇秀 | ---- |
醫學博士 | A. Khokhlov | 張雁 | ---- |
老工人 | ---- | 富潤生 | ---- |
富農 | ---- | 丁然 | ---- |
契卡的叛徒奇多爾夫 | ---- | 程引 | ---- |
布哈林 | ---- | 凌雲 | ---- |
被解職的前線指揮官 | ---- | 楊文元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N. Privezentsev |
導演 | Mikhail Romm |
副導演(助理) | E. Aron、I. Simkov |
編劇 | Aleksei Kapler、Taisiya Zlatogorova |
創作背景
電影創作時期史達林掌權,所以電影中有很多為史達林的政治路線服務的歷史修正主義內容。在1930年代初,史達林把國內大量的富農等富裕人士流放到西伯利亞,而電影中就有列寧斥責富農的情節。另外電影把史達林的政敵布哈林描寫成列寧遇刺的原因之一,電影中還有列寧批判布哈林的情節。還有蘇聯國內戰爭時期紅軍的最高指揮官其實是史達林的另一個政敵托洛斯基。
角色介紹
列寧在1918 | 弗拉基米爾·列寧 演員史楚金 打入敵人內部的馬特維耶夫將敵人刺殺列寧的訊息轉告瓦西里,但由於布哈林的阻撓,列寧還是在工廠演講結束後,被女特務卡普蘭槍擊傷害。此時,嚴重的饑荒籠罩著新生的蘇維埃俄國,而俄國的人民則擔心著自己受傷的領袖。高爾基來到列寧的床前,他為不久前自己與列寧討論是否對敵人要仁慈的問題感到內疚。 |
列寧在1918 | 馬特維耶夫 演員Vasili Vanin 克里姆林宮衛隊長。馬特維耶夫打入敵人內部,聽到反革命組織者康斯坦丁諾夫向與會者介紹暴動計畫,馬特維耶夫首先告訴瓦西里“快去救列寧!”隨後便對照看自己的戰友辛脫素夫說:“告訴捷爾任斯基,布哈林是叛徒。”沒想到辛脫素夫也是叛徒,聽到這番話,他拔出手槍,把忠誠的馬特維耶夫打死。 |
列寧在1918 | 瓦西里 演員Nikolai Okhlopkov 列寧的警衛員。 |
列寧在1918 | 史達林 演員Mikheil Gelovani 列寧的部下和戰友。 |
影片評價
《列寧在1918》屬於全世界影壇早期的領袖人物傳記經典大片系列當中佳作和比較上乘的代表視聽藝術作品。從電影藝術的創作手段上看,《列寧在1918》又屬於了那一種常見和流行的“串糖葫蘆”式的故事結構。尤其在前蘇聯電影當中,這種串式的拍攝手段太是司空慣見的人物故事的拍法。因為好處在於,電影人物平面的用力平均,鏡畫故事以點帶面,節奏分配一統鋪排。我們能夠注意到,影片《列寧在1918》的連環故事中間,大致擁有十五六個相對分散的小故事,表面上這些小的故事獨成體系,他們是依憑在一個比較相對完整的大故事列寧在1918年的主軸上面連串起來的。《列寧在1918》其中的每一個散化故事都差不多是一出獨幕的小戲。據說戲劇史有考證,小型名劇《帶槍的人》就源自列寧在1918年代事跡。我們看影片時還可以注意到,影片《列寧在1918》當中的每一起承迴轉,都是集中在影片的第一主人公列寧身上的。依電影具體情況來看,片中的男二號應當屬於列寧衛士瓦西里。三號人物無疑該是克里姆林宮衛隊長馬特維耶夫。這幾個電影人物應當還是擁有相對比較獨立人物性格脈絡和故事走向的。
影片《列寧在1918》里的經典對白張口便是。比如這一句把槍放在桌子上,不但是影片《列寧在1918》當中人物形象,全蘇中央委員常委捷爾任斯基的一句電影台詞,這句話也是這一部影片的核心所在。令人叫絕場景是,面對革命叛徒的槍膛,捷爾任斯基坐態自如,毫無懼意,冷冷下令:把槍放在桌子上。我們當然會記得,捷爾任斯基在講這句“把槍放在桌子上”之先的時候,對叛徒奇多爾夫說的話是:“看著我。看著我的眼晴。看著我的眼晴。混帳東西,你居然混到我們革命的心臟里來了!你現在還敢說你是個契卡?!”然而緊接著,叛徒終於沒有,沒有把槍放在桌子上。而革命戰士克里姆林宮衛隊長馬特維耶夫也沒有把250萬盧布揣在個人懷裡。一部好電影是格外講求正反細節比照的。
把槍放在桌子上,是有針對性的電影台句。說把槍放在桌子上之前,一幫站在紅色列寧布爾什維克對立面的窮凶謀反者,在暗中策劃一整套的暗殺計畫,為首的康斯坦丁在觀看天鵝湖包廂里血腥安排:在察里津刺殺史達林,在彼得堡刺殺烏里茨基,在莫斯科刺殺列寧和斯維爾德羅夫。電影的這一組鏡頭可以說是在大庭廣眾的歌舞昇平之下進行的。可見暗殺者們的氣焰之囂張程度。然而就在這種生死抉擇面前,大文豪高爾基先生卻向列寧提出了他個人的“仁慈觀”:不必要的殘酷。記得影片《列寧在1918》的序片一過,高爾基在列寧辦公室與領導人對論的就是這個根本問題。實際上這時,列寧並沒有能夠說服文豪先生。緊接著不久,電影特意安排了一個名叫娜塔莎小孤女出現,這是極有意味的一幕。小娜塔莎的零丁形象一直伴隨著列寧形象進到電影尾聲。
小娜塔莎的形象是一個別致的符號。希望的也是殘酷現實的一角縮影。是的,影片《列寧在1918》的階級和路線的鬥爭是相當觸目驚心的。直到列寧身中三槍後,文壇大文豪高爾基先生才由睡夢深中驚了一醒。電影別具深邃意趣,列寧是在負了致命重傷之後,半昏半醒之間教育了面前這個大牌作家的。列寧有一些痴痴的講道:我身上還留著知識分子的子彈。由此可見,列寧對於知識的態度。當然了,領袖列寧眼中的所謂知識分子必須是高爾基這一級別的。認識二十幾個英文字母,當一個什麼博導之類的人,仿佛不大好屬於高爾基這一文人梯隊。電影裡相對知識分子,列寧顯然更加重看了工人階級。比如列寧在一個工廠演講時刻,揮手鄭重宣告:擺在工人階級面前的路只有勝利,死亡不屬於工人階級。電影裡列寧對於工人的關懷,也使得那個工人殺手不忍開槍刺殺列寧。道理簡單的如同將心比心。他一走上講台,說得都是我們工人,用工人的生活舉例,說到我們的生活,說得都對。我不能打死他。
影片《列寧在1918》中的列寧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這一個列寧形象在銀幕上面,雖然也是演的,但是從來不拿腔掂調,也不裝酷扮勢。比如電影裡有一場煮牛奶的細節,列寧因為可能不太會煮,所以問身邊同事斯維爾德羅夫,為什麼牛奶沒開會起泡了呢?接著牛奶煮飛了以後,兩個革命偉人慌張離去時刻,列寧還象做錯了事的孩子一樣,偷偷地從門隙之間回頭張望著老女傭的驚嘆表情。列寧形象的這一小段生活實際是真實又可親的。這樣的電影細節是予人啟迪的。並沒有因為列寧的生活細節上的疏露而有損於這個人物的正面高大,反而只能有助於列寧形象的真正活著。實打實講,影片《列寧在1918》當中太多太多的創作實例,可以值得我們一些大決戰之流系列電影好好學習借鑑。比方古月同志已經演得出色,如果能改觀—板一眼的扮相領袖人物,包括生搬硬套的方言,就會表面上少一點演痕跡了。戲是自然心的流露。
據說斯坦尼體系中的一個精髓就是反對“表演”?而好萊塢馬龍白蘭度他們又格外講究的是“方法式”的表演。不知道著名特型表演藝術家先生他們學配的不怎么太地道的方言,究竟屬於那一派,歸結到那一流?有一點不懂一個表演上的專屬演員,在象徵掐腰講話時候的高大感受是怎樣的?好像記得西方電影不太怎么有所謂特型演員—說吧?縱便喬治 斯格特演的戰爭大片《巴頓將軍》也只是講求一個神似的呀。不象我們的特型演員非要搞到象入非常。一個手勢,—個語調,一個轉身,都要無比正面高大才行。如果這樣理解,我們電影的老大哥前蘇聯影片《列寧在1918》中的列寧有一個走步翹銜尖習慣,絕對屬於電影領袖人物形象的瑕疵了?一位比較專業的電影朋友講,傳記電影是不是有一點接近了現代電影的“古裝片”?
影片《列寧在1918》的成功之處,在於把帶有神靈色彩的領袖人格化了。平凡化了。大眾化了。《列寧在1918》是—部在特定的革命歷史條件下,革命對反革命,紅色對白色,光明對黑暗的優秀故事電影。身為革命與正義的化身,人民領袖列寧不愧世界無產階革命的偉大導師,他在電影裡面,對於挑釁紅色革命政權的少數富農大喝講道:回去告訴那些支持的人不是後台也可以,只要我們蘇維埃存在一天,你們就必須給我們糧食。你要是不給就強迫你給,你要是動武就消滅你們。這就是我給你的真理!列寧在1918年,就是這樣一個敵我生與死決戰交鋒時刻。要么敵贏我輸。要么敵死我活。以列寧為主要代表的光明的人們,在這生生死死,進進退退的選擇面前,毫不猶豫地命令和打擊了刺刀見紅的敵人:看著我的眼晴。把槍放在桌子上。
儘管該片廣受歡迎,但明顯地歪曲了歷史,將政治鬥爭中的異己、遭迫害的革命先驅布哈林等醜化塑造成叛徒,成為純粹的政治宣傳工具。片中的一些經典台詞已融入我們的生活語言之中:在擁擠場合,總有人調侃;“不要擠,讓列寧同志先走!”當人們有喜訊相告時就會像報告列寧病情的老工人那樣喊道:“他已經不咳嗽了!”時至
今日,這些台詞還不時地出現在國產影視劇中。該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虛構的瓦西里,更是深入人心。
在中國影響
由於這部影片,以及莫·羅姆導演的另一部《列寧在十月》,是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大陸可以放映的少數幾部外國片之一,這部影片對中國經歷過1970年代的人具有深刻的影響。
劇中反派人物在劇場密謀刺殺列寧時的背景芭蕾舞《天鵝湖》以及瓦西里夫婦的接吻戲在放映時曾被遮擋。
劇中最有名的一句對白是瓦西里對飢腸轆轆的妻子說:“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這句話在中國大陸常被用於鼓勵別人。
列寧在工廠演講之後離廠,男刺客諾維科夫擋住身後的民眾,假惺惺地說:“大家不要擠,讓列寧同志先走!”,使得女刺客芬妮·卡普蘭有可乘之機。這句話在中國大陸常被用於在擁擠離場的時候開玩笑。
馬特維也夫從敵人的會場樓上跳下,高喊“瓦西里!”,以至於一段時期一些人從高處跳下時都要喊“瓦西里!”
蘇聯的特務安全機構契卡負責人捷爾任斯基在審問叛徒奇多爾夫時說:“看著我,看著我的眼晴。”這句話被人用於質疑別人時的發問。
一個官員向焦急等待列寧傷情訊息的民眾宣布:“列寧同志已經不咳嗽了,他已經不發燒了!”也是一句傳播很廣的台詞。
崔永元提到俄國使館讓他們不要做這部電影的專題,因為與真實歷史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