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中的問題與主義

刑事訴訟中的問題與主義

一、問題的提出 一、問題的提出 一、問題的提出

基本信息

作 者:陳瑞華 著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0137384出版時間:2011-06-

01版 次:1頁 數:471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訴訟法

內容簡介

《刑事訴訟中的問題與主義》在對司法權的性質進行全面反思的基礎上,討論了司法裁判的行政模式、審判委員會制度,對這些司法制度的深層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挖掘。《刑事訴訟中的問題與主義》從“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刑事政策入手,對長期存在的“義務本位主義”刑事訴訟模式進行了理論總結,討論了這一模式對中國刑事訴訟制度的廣泛影響。針對中國刑事訴訟中所面臨的程式實施困境,《刑事訴訟中的問題與主義》還討論了未決羈押、迴避和變更管轄、法院變更起訴罪名、重複追訴和法權救濟等五個問題,提出了一些富有解釋力的理論思路。最後,《刑事訴訟中的問題與主義》還結合近年來引起廣泛關注的律師法難以實施的問題,對中國“立法推動主義”的制度變革道路做出了評價,並對那種自生自發的“司法推動主義”的制度試驗模式做出了展望。《刑事訴訟中的問題與主義》倡導一種“以世界眼光研究中國問題”的研究思路,強調既要避免過於主觀的法學移植主義,又要克服那種動輒提出立法建議的法對策主義,主張將制度層面的問題轉化為理論問題,從而做出學術上的貢獻。

目錄

第一章 司法權的性質
一、引言
二、司法權的構成要素
三、司法權的功能
四、司法權的基本特徵
五、警察權與檢察權的性質
六、刑事執行權的性質
七、司法裁判權行使的方式
八、結語
第二章 司法裁判的行政決策模式——對中國法院“司法行政化”現象的重新考察
一、問題的提出
二、對一個基層法院主審法官制度的觀察
三、司法裁判的行政審批模式
四、司法行政管理與司法裁判的職能混淆
五、行政審批還是訴權制約?
六、結論
第三章 刑事司法中的審判委員會制度
一、引言
二、作為審判組織的審判委員會
三、審判委員會制度的基本缺陷
四、對兩個案例的分析
五、審判委員會制度的近期改革動向
六、中國法院的內部獨立問題
第四章 義務本位主義的刑事訴訟模式——論“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政策的程式效應
一、引言
二、“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歷史考察
三、“坦白從寬”的訴訟效果
四、嫌疑人的如實回答義務
五、被告人的認罪態度
六、“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對辯護效果的影響
七、兩種法律傳統的博弈
八、結論,
第五章 未決羈押制度的理論反思
一、引言
二、未決羈押的性質
三、未決羈押的期限及其延長
四、未決羈押的救濟途徑
五、未決羈押的場所
六、替代未決羈押的強制措施
七、對中國未決羈押制度的反思
第六章 裁判者的中立性——迴避與變更管轄問題之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法官的迴避問題
三、“法院的迴避”——審判管轄的變更問題
四、迴避和變更管轄制度的根基
五、訴權與裁判權的關係
六、程式性違法之程式後果
七、裁判者走向中立化的難題
第七章 法院變更起訴問題之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法院變更起訴的主要形態
三、問題何以發生
四、理論上的反思
五、改革變更起訴制度的可能性
六、結論
第八章 刑事訴訟中的重複追訴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國法中的有錯必糾原則
三、有錯必糾原則下的重複追訴問題
四、對有錯必糾原則的反思
五、重複追訴之法律控制
六、結論:國家刑事追訴權的適度限制
第九章 向誰辯護,誰來傾聽?——刑事審判前程式中的權利救濟問題
一、引言
二、一個案例的引入
三、會見難的主要層面
四、通過行政訴訟的司法救濟?
五、向誰辯護,誰來傾聽?
六、偵查程式的可訴性問題
第十章 制度變革中的立法推動主義
一、引言
二、立法機關在推動制度變革方面的局限性
三、立法技術問題
四、制度變革中的司法推動主義
五、制度變革的另一條道路
附錄 公共處罰的第三領域——以勞動教養為範例的分析
一、引言
二、勞動教養制度的由來
三、年以來的勞動教養制度
四、對四個案例的分析
五、對勞動教養制度的反思
六、解決勞動教養問題的主要困難
七、從勞動教養看“第三公共處罰領域”
八、結論
參考書目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