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執法法學

刑事執法法學

《刑事執法法學》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教授、碩士生導師王順安著,本書包括深入研究犯罪產生的根源,尋找犯罪發生的病根、病因,檢討治理犯罪的手段、探索控制和減少犯罪的有效方法等內容。

內容簡介

在人類跨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我們回眸二十世紀的歷程,驚嘆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也為青少年犯罪的猖獗而扼腕。深入研究犯罪產生的根源,尋找犯罪發生的病根、病因,從而對症下藥,有的放矢的治理犯罪;檢討治理犯罪的手段,探索控制和減少犯罪的有效方法,即是本書詳細論述的內容。

全書分成二十二個章節:刑事執行法學概述;刑事執行法學研究的理論依據與指導思想;刑事執行法的歷史;刑事執行法的立法宗旨、任務、方針和原則;刑事執行法律關係;刑事執行機關;刑事執行警察;罪犯;生命刑的執行;自由刑的執行;財產刑的執行;資格刑的執行;緩刑制度;減刑制度;假釋制度等等。

圖書總序

在人類跨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我們回眸二十世紀的歷程,在驚嘆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日新月異的同時,亦為環境污染、毒品泛濫、青少年犯罪猖撅的一面扼腕。而此“三大國際災害”或與犯罪有聯繫或直接就是犯罪或本身構成犯罪的主力。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可社會治安與犯罪問題,卻叫人憂心忡忡。儘管我國政府竭盡全力打擊犯罪,並採取了綜合治理的措施,但結果還是不盡理想。這就有必要深入研究犯罪產生的根源,檢討治理犯罪的手段。

深入研究犯罪產生的根源,目的在於尋找作為社會病之一的犯罪發生的病根、病因,從而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地治理犯罪。近二十年來,我國犯罪學界的同仁們殫精竭慮,對犯罪根源、原因展開了空間規模的研究,初步取得了共識。犯罪原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不是諸多致罪因素的簡單結合,而是各種致罪因素相互作用、有機結合的多質多元多層次多變數的罪因系統。這就告誡我們,犯罪的存在是客觀的、複雜的,也是長期的。

檢討治理犯罪的手段,目的在於尋找出控制與減少犯罪的最有效的方法。針對犯罪根源及原因的客觀性、綜合性,治理犯罪必須採取綜合治理的方針。而綜合治理的關鍵是預防和打擊。過去,在司法實踐中只重視了打擊,忽視了預防,是不對的。為此理論與實踐部門的同志對預防犯罪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如前法務部部長、現最高法院院長肖揚主持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重點科研項目——《中國預防犯罪通鑑》。現在,在犯罪研究中,重視了預防,忽視了打擊’也是不對的。因為打擊與預防兩手,均需要理論的指導,從某方面而言,打擊更需要理論的指導。

基於上述的認識,結合我國犯罪學研究的進程,我們在系統研究出版了一系列有關犯罪學基礎理論、犯罪原因和預防犯罪的理論著作之後,決定對治理犯罪中打擊環節的理論問題進行研,從犯罪學角度而言,“打擊”犯罪的理論,即刑事司法機構——公安、檢察、法院和監獄——運用刑事法律揭露證實犯罪、準確適用刑罰、懲罰改造罪犯的科學體系。由於此類學科理論研究的犯罪,嚴格局限在刑法典確立的法定犯罪之內,又由於此類學科理論研究的核心是如何科學地運用刑罰,以便充分發揮刑罰懲罰與改造罪犯的一般與特殊預防功效。此外,由於此類學科理論的研究既重點研究現行刑事法律(el法、el事訴訟法和監獄法),同時又不僅囿於此,更要研究如何制定、運用與操作刑事法律的刑事政策、刑事立法與刑事司法。因此,本叢書把上述各個方面的問題都歸納在內,構建了刑事法學的大體系。

關於《中國刑事法學研究叢書》的醞釀起於1996年,1997年,經學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副秘書長聯席會議通過,將其列入中國犯罪學研究會“九五”重點科研項目。

《中國刑事法學研究叢書》,由11本書組成,分別是:《刑事法總論》、《刑事犯罪學》、《刑事政策學》、《刑事實體法學》、《刑事程式法學》、《刑事偵查學》、《刑事證據學》、《刑事檢察學》、《刑事審判學》、《刑事辯護學》、《刑事執行法學》。本套叢書是從學術上整合研究刑事法律與實務的著作,要求一定要有學術的深度,同時還應有自己的特色。只有“深”與“特”,才可能有創造性。深,以各書所研究領域目前所達到的水平而定;特,則應從本套叢書的整體設計與各分冊著作的內容特點而定。無論是哪部著作,其體系均要求不是現有著作與教科書的翻版,同時,應在形式與內容上有所創新與突破。創新與突破,是本套叢書的特色,亦是本套叢書的生命。

編輯與出版《中國刑事法學研究叢書》,其意義是十分重大與深遠的。

……

作者簡介

刑事執法法學 刑事執法法學

王順安,1963年生,胡本武漢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犯罪與矯正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著作有:《中國犯罪原因研究》(主編)、《中國預防犯罪通鑑》(上、下卷,主編之一)、《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犯罪與對策》(主編之一)、《中國治安管理法學》(主編之一)、<西方社會病>(副主編)等多部著作。同時擔任大型工具書《犯罪學大辭書》、《毛澤東思想法律文庫》的常務編委及分科主編。在<政法論壇>和<光明日報>、<法制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各類論文80餘篇。論文數次被學校、法律系教師論文比賽評選中為優秀獎、三等獎等,被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中國犯罪學研究會評選為一、二、三等獎,數次承擔國家和部委重點的科研項目。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刑事執行法學概述
第一節 刑事執行法學的概念
第二節 刑事執行法學的研究對象及學科體系
第三節 刑事執行法學的學科性質、地位及與相鄰學科的關係
第二章 刑事執行法學研究的理論依據與指導思想
第一節 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懲罰與改造罪犯的理論
第二節 毛澤東關於改造罪犯的理論
第三節 鄧小平關於犯罪與改造的理論
第三章 刑事執行法的歷史
第一節 國外刑事執行法的歷史演變
第二節 中國歷史上的刑事執行立法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獄政法制建設
第四節 新中國第一部《監獄法》的誕生
第五節 呼籲創製《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執行法》
第四章 刑事執行法的立法宗旨、任務、方針和原則
第一節 刑事執行法的立法宗旨
第二節 刑事執行法的任務
第三節 刑事執行法的方針
第四節 刑事執行法的原則
第五章 刑事執行法律關係
第一節 刑事執行法律關係的概念、各類及意義
第二節 刑事執行法律關係的構成
第三節 刑事執行法律關係的變動
第六章 刑事執行機關
第一節 刑事執行機關概述
第二節 刑事執行機關的核心——監獄
第三節 刑事執行機關的發展趨勢
第七章 刑事執行警察
第一節 刑事執行警察概述
第二節 刑事執行警察的核心——監獄人民警察
第三節 刑事執行警察的發展趨勢
第八章 罪犯
第一節 罪犯概述
第二節 罪犯的法律地位
第三節 21世紀罪犯的構成及處遇
第九章 生命刑的執行
第十章 自由刑的執行
第十一章 財產刑的執行
第十二章 資格刑的執行
第十三章 緩刑制度
第十四章 減刑制度
第十五章 假釋制度
第十六章 監外執行制度
第十七章 赦免制度
第十八章 未成年犯的監管改造
第十九章 女犯的監管改造
第二十章 釋放——刑事執行活動的終結
第二十一章 接茬——刑滿釋放人員的社會保護
第二十二章 刑事執行法律監督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