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分析化學原理(第二版)
所屬類別
教材 >> 本科 >> 本科化學
作者:吳性良、孔繼烈 主編
出版日期:2010年9月 書號:978-7-122-08569-6
開本:16 裝幀:平 版次:2版1次 頁數:712頁
內容簡介
本書以測定各類物質從常量組分至痕量組分,建立起系統的“量”的相關概念,內容涵蓋了化學分析法、電分析化學法、光學分析法、分離分析法、質譜及其他分析法和化學計量學初步及分析過程六部分33章內容。本書對經典分析方法的內容進行了提煉壓縮,對近年來分析化學的新進展新方法,如生物電化學感測器、毛細管電泳、測量的不確定度、生物質譜技術、微流控分析及成像分析方法等進行了闡述。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理科化學專業學生教材,也可供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及廣大分析科研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分析化學的任務與作用1
12分析化學的變革與發展1
13分析化學的分類2
131分析化學方法的類型2
132化學分析法與儀器分析法4
14分析過程是獲取物質化學信息的過程4
141獲取物質信息的過程5
142分析過程的實際步驟5
143分析儀器的一般概念6
15分析化學的機遇與挑戰7
參考書目9
第2章定量分析引論10
21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10
22分析測量中的誤差理論11
221測量誤差11
222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11
223測量結果的分散性13
224有效數字15
23測量數據的表示和處理16
231測量數據的分布16
232測量數據的表示17
233異常值的判斷和處理18
24定量分析的校準21
241物質的量與信號的函式關係21
242定量分析校準模式23
25定量分析方法的評價25
251準確度和精密度25
252靈敏度、檢出限和測定限25
253選擇性26
問題與習題27
參考書目28
第1篇化學分析法
第3章化學分析法導論30
31溶液的濃度30
311活度與濃度30
312總濃度與平衡濃度31
313溶液濃度的表示32
32溶液體系中的化學平衡33
321溶液體系中的化學反應33
322化學平衡與平衡常數35
33化學分析中平衡處理及濃度計算的一般方法35
331分布係數36
332酸鹼平衡與質子條件39
333副反應係數42
34滴定分析法45
341概述45
342標準溶液與基準物質46
343滴定方法的分類46
35滴定分析法的計算47
351計算的基本關係式47
352等物質的量反應規則48
353計算示例49
36化學反應的速率及動力學分析50
361化學反應速率50
362動力學分析法51
問題與習題52
第4章酸鹼滴定法55
41酸鹼平衡中氫離子濃度的計算55
411強酸或強鹼溶液55
412一元弱酸或弱鹼溶液56
413多元酸或鹼溶液58
414混合酸溶液59
415兩性物質的溶液60
416弱酸及其共軛鹼的溶液63
42酸鹼滴定曲線及滴定終點的檢測64
421酸鹼指示劑64
422典型酸鹼體系的滴定曲線67
423終點誤差75
43酸鹼滴定法的套用77
431酸鹼標準溶液77
432套用示例78
44非水溶液中的酸鹼滴定81
441溶劑的分類81
442溶劑的性質81
443非水滴定條件的選擇83
問題與習題84
第5章絡合滴定法86
51氨羧絡合劑86
52絡合滴定的基本原理87
521絡合滴定曲線及終點誤差87
522酸效應曲線和滴定的最高酸度92
523絡合滴定的終點檢測93
53絡合滴定的選擇性97
531問題的提出97
532提高絡合滴定選擇性的方法98
533常用掩蔽劑100
54絡合滴定的套用101
541直接滴定法的套用101
542返滴定法的套用102
543置換滴定法的套用102
544間接滴定法的套用103
問題與習題103
第6章氧化還原滴定法106
61氧化還原反應106
611氧化還原反應與電極電位106
612氧化還原反應的完全程度110
613氧化還原反應速度及其影響因素111
62氧化還原滴定113
621滴定曲線113
622滴定的終點檢測115
623滴定前的預處理116
63幾種重要的氧化還原滴定方法118
631高錳酸鉀法118
632重鉻酸鉀法120
633碘法121
問題與習題124
第7章重量分析和沉澱滴定法126
71沉澱物的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126
711溶解度與溶度積126
712影響沉澱溶解度的因素127
72沉澱的形成及純度130
721沉澱的類型130
722沉澱的形成131
723沉澱的沾污133
73重量分析法134
731概述134
732沉澱的條件及方法135
733沉澱的洗滌和灼燒137
734有機沉澱劑138
74沉澱滴定法139
741滴定曲線139
742採用不同指示劑的銀量法140
問題與習題142
第1篇參考書目144
第2篇電分析化學法
第8章電分析化學導論146
81電分析化學方法及分類146
82電化學電池147
821概念、術語147
822電池電動勢與能斯特方程式150
823從電極電位計算電池電動勢152
83電化學過程中的幾個問題154
831電極反應的電子轉移過程154
832電極反應速率155
833電極與溶液的界面157
834傳質過程158
84電化學電池的重要部件158
841液接界電位與鹽橋158
842電極的類型159
問題與習題162
第9章電位分析法及離子選擇性電極164
91電位分析法基本原理及實驗裝置164
911基本原理及測量裝置164
912電位測量用的儀器164
92離子選擇性電極166
921分類166
922晶體膜電極166
923剛性基質電極169
924流動載體電極171
925氣敏電極172
926生物選擇性電極173
927離子敏感場效應電晶體174
93離子選擇性電極的性能參數175
931能斯特回響、線性範圍、檢出限175
932選擇性係數176
933回響時間及內阻176
94直接電位法177
941直接電位法的測量177
942定量校準方法178
943直接電位法的準確度180
944直讀法測量溶液的pH值180
95電位滴定法181
問題與習題184
第10章電解分析與庫侖分析法186
101電解基本原理186
1011電解186
1012電解方程式187
1013超電位188
102電解分析法189
1021控制電流電解分析法189
1022控制電位電解分析法190
1023汞陰極電解法192
103庫侖分析法192
1031基本原理192
1032恆電位庫侖分析法193
1033庫侖滴定法194
1034微庫侖分析法197
問題與習題198
第11章極譜分析法和伏安分析法200
111直流極譜法的基本原理200
1111極譜儀器200
1112極譜波202
112極譜電流與極譜定量分析202
1121擴散電流方程式202
1122影響擴散電流的主要因素203
1123極譜的干擾電流204
1124極譜定量的基本方法207
113直流極譜波方程式208
1131極譜波的類型208
1132簡單金屬離子的可逆極譜波方程208
1133絡合離子的可逆極譜波方程210
114極譜及伏安分析的其他方法211
1141單掃描極譜法和循環伏安法212
1142脈衝極譜法214
1143極譜催化波215
1144溶出伏安法217
115伏安法的電極進展218
1151超微電極218
1152化學修飾電極218
1153基於氧電極的生物感測器220
問題與習題222
第2篇參考書目223
第3篇光學分析法
第12章光學分析法導論227
121電磁輻射的基本特徵227
1211電磁輻射的兩重性227
1212電磁波譜228
122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及其意義229
1221折射與反射229
1222干涉與衍射230
1223散射231
1224吸收與發射232
123光學分析法的分類232
1231類型232
1232各電磁波譜區的光譜方法232
124光學光譜法的儀器234
1241光學光譜儀的總體結構234
1242光源236
1243波長選擇器236
1244試樣裝置241
1245檢測器及讀出裝置241
問題與習題244
第13章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46
131選擇吸收及吸收光譜的獲得246
1311選擇吸收246
1312吸收光譜247
1313分光光度計248
132紫外可見吸收光譜249
1321基本概念249
1322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類型250
1323一些重要有機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帶252
133光的吸收定律及定量分析方法255
1331吸收定律255
1332偏離吸收定律的因素257
1333定量分析方法260
134顯色反應與光度測量262
1341顯色反應及其影響因素262
1342光度測量264
1343分光光度法的靈敏度和選擇性264
135分光光度法的其他分析技術266
1351光度滴定法266
1352示差分光光度法267
1353雙波長分光光度法269
1354導數分光光度法271
136分光光度法在化學研究中的套用272
1361離子平衡研究272
1362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在有機化合物研究中的套用274
1363吸收光譜電化學276
問題與習題277
第14章紅外光譜法280
141分子吸收紅外輻射的必要條件280
142分子的轉動光譜及振動光譜281
1421分子轉動光譜281
1422分子振動方程式及其位能曲線282
1423分子的振動模式及其類型283
143紅外光譜的特徵性及其影響因素284
1431紅外光譜的基團頻率284
1432影響基團頻率和吸收帶形狀的因素286
144紅外分光光度計288
1441色散型紅外分光光度計288
1442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289
145紅外光譜分析291
1451定性分析291
1452定量分析方法293
146紅外光譜分析的其他技術簡介294
1461若干紅外光譜技術294
1462紅外光譜蛋白質二級結構分析296
147雷射拉曼光譜法簡介298
1471方法及儀器299
1472特點和套用300
問題與習題301
第15章分子發光分析法303
151光致發光及其測量303
1511激發態及去活化過程303
1512激發光譜與螢光光譜305
1513螢光的測量307
1514磷光的測量310
152螢光發射及其影響因素310
1521螢光發射與分子結構310
1522溶液螢光的強度及影響因素312
1523溶液螢光的猝滅313
153螢光分析法315
1531螢光的定量分析方法315
1532螢光測定的近代技術316
1533套用318
154磷光分析法319
1541磷光的定量分析方法319
1542室溫磷光法320
1543套用321
155化學發光分析法321
1551基本原理321
1552化學發光反應及套用322
156光化學感測器324
1561基本結構324
1562類型、原理及套用326
問題與習題328
第16章核磁共振波譜法330
161核磁共振的基礎330
1611核磁共振的產生330
1612核磁共振譜333
162核磁共振譜儀335
1621連續波核磁共振譜儀335
1622脈衝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譜儀336
163化學位移及積分值336
1631化學位移及其影響因素336
1632氫核磁共振譜中的化學位移值340
1633吸收峰的積分值340
164自旋偶合及自旋裂分341
1641自旋自旋偶合作用341
1642化學等價與磁等價341
1643自旋裂分342
1644幾類常見的偶合及其偶合常數344
1651H核磁共振的輔助手段及譜圖的解析345
16511H核磁共振的輔助技術345
16521H核磁共振譜圖的解析舉例346
166核磁共振碳譜349
166113C核磁共振的化學位移349
166213C核磁共振的偶合作用350
166313C核磁共振譜圖的解析舉例352
167其他核磁共振技術353
1671二維核磁共振353
1672固體核磁共振355
1673核磁共振成像357
問題與習題357
第17章原子發射光譜法360
171原子光譜360
1711原子的結構與光譜線360
1712原子的激發與電離362
172光譜儀器363
1721激發光源363
1722光譜儀366
173光譜定性分析及半定量分析370
1731光譜定性分析370
1732半定量分析法371
174原子發射譜線的強度與試樣濃度的關係371
1741譜線的強度及影響因素371
1742譜線強度與元素濃度的關係式373
175光譜定量分析374
1751內標法原理374
1752定量分析校準方法375
1753譜線測量中的背景問題376
問題與習題376
第18章原子吸收光譜法378
181基本原理378
1811輻射的原子吸收378
1812原子吸收譜線的輪廓379
1813原子吸收值與原子濃度關係380
18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382
1821光路結構382
1822銳線光源383
1823原子化器384
183原子吸收分析方法387
1831定量分析387
1832原子吸收分析的其他技術389
184干擾及其消除方法390
1841光譜干擾390
1842物理干擾392
1843化學干擾393
1844電離干擾393
185原子螢光光譜法393
1851原子螢光的產生及類型394
1852原子螢光的測量395
1853定量分析及其套用395
問題與習題396
第19章X射線螢光光譜法398
191X射線螢光光譜的基本概念398
1911X射線的本質和定義398
1912X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399
1913特徵螢光X射線及俄歇效應401
192X射線螢光光譜儀403
1921主要部件及其性能403
1922色散型X射線螢光光譜儀及其結構特徵407
193X射線螢光分析的樣品製備408
1931固體樣品的製備408
1932液體樣品的製備409
194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法409
1941定性分析409
1942半定量分析411
1943定量分析412
195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的其他技術及套用414
1951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的其他技術414
1952特點及套用舉例417
問題與習題418
第3篇參考書目418
第4篇分離分析法
第20章分離方法422
201分離方法中的一些概念422
202沉澱分離法423
2021用無機沉澱劑進行分離423
2022用有機沉澱劑進行分離425
2023共沉澱分離法426
203溶劑萃取分離法427
2031分配係數、分配比和萃取百分率428
2032溶劑萃取的主要類型430
204離子交換分離法433
2041離子交換樹脂及其性能433
2042離子的交換分離435
205其他分離方法437
2051揮發和蒸餾分離法437
2052膜分離法437
2053浮選分離法438
問題與習題438
第21章色譜分析法導論440
211色譜分離440
2111色譜分離的定義及分類440
2112平板色譜分離441
2113柱色譜分離442
212色譜過程熱力學444
2121分配平衡445
2122保留值445
2123保留值的熱力學性質447
213色譜過程動力學448
2131塔板理論448
2132速率理論451
214柱色譜的總分離效能指標452
2141分離度452
2142有效塔板數與分離度的關係453
2143基本分離方程453
215色譜定性及定量分析454
2151色譜定性分析454
2152色譜定量關係式及色譜峰的測量455
2153色譜定量的校準方法456
問題與習題459
第22章氣相色譜法461
221氣相色譜儀461
222氣相色譜的固定相462
2221載體462
2222氣液色譜固定液463
2223氣固色譜固定相465
223氣相色譜峰展寬的因素466
2231氣相色譜的速率方程466
2232速率方程的討論467
224色譜分離條件468
2241填充色譜柱與固定相469
2242色譜分離的溫度及程式升溫469
2243流動相及其流速471
2244進樣及裂解技術471
225氣相色譜的檢測器472
2251濃度型檢測器472
2252質量型檢測器474
2253檢測器的主要性能指標476
226氣相色譜的其他技術478
2261毛細管柱氣相色譜法478
2262氣相色譜與紅外光譜的聯用技術480
227氣相色譜法的套用舉例482
問題與習題484
第23章高效液相色譜法486
231高效液相色譜儀486
2311基本結構486
2312主要部件486
232固定相和流動相488
2321固定相488
2322流動相489
233色譜峰擴展及其影響因素489
2331液相色譜速率理論方程489
2332柱外效應491
234高效液相色譜法的主要分離類型491
2341液液分配色譜491
2342液固吸附色譜492
2343鍵合相色譜法493
2344離子交換色譜法494
2345離子對色譜法497
2346凝膠滲透色譜法497
2347液相色譜法分離類型的選擇498
235超臨界流體色譜498
2351基本概念498
2352儀器499
2353流動相與固定相500
2354套用501
問題與習題502
第24章毛細管電泳504
241毛細管電泳的原理504
2411裝置504
2412電泳和電滲505
2413分離效率和分離度506
2414區頻寬度及其展寬因素507
242進樣與檢測509
2421進樣方法及使用特點509
2422檢測方法510
243分離模式512
2431毛細管區帶電泳512
2432膠束電動色譜513
2433毛細管凝膠電泳513
2434毛細管等速電泳514
2435毛細管等電聚焦514
2436毛細管電色譜515
244毛細管電泳的套用515
2441無機及有機化合物的分離分析515
2442胺基酸、肽、蛋白質的分離分析515
244毛細管電泳的套用515
2441無機及有機化合物的分離分析515
2442胺基酸、肽、蛋白質的分離分析515
2443核酸的分離分析516
2444手性分子分離分析517
2445在藥物和臨床醫學中的套用517
問題與習題518
第4篇參考書目518
第5篇質譜法及其他分析法
第25章質譜分析法520
251質譜分析的基本原理520
252質譜儀521
2521質譜儀的分類521
2522質譜儀的主要結構522
253質譜儀的主要部件523
2531離子源523
2532質量分析器527
2533檢測與記錄531
254無機質譜法532
2541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裝置532
2542元素的定量分析及套用533
255有機質譜法535
2551有機質譜中的離子峰536
2552有機化合物的斷裂規律537
2553有機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及譜圖解析方法539
256生物質譜法541
2561質譜的離子斷裂方式541
2562生物質譜數據解析的一般過程543
問題與習題544
第26章質譜的聯用技術546
261串聯質譜法546
2611串聯質譜儀器547
2612串聯質譜的套用549
262氣相色譜質譜聯用550
2621聯用系統和實驗條件550
2622在線上分析的信息處理552
263液相色譜質譜聯用554
2631硬體裝置554
2632在線上分析實例557
264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558
2641概況558
2642接口技術及套用舉例558
問題與習題560
第27章光學與其他成像分析561
271光學成像技術561
2711概況561
2712幾種常用顯微鏡562
272光學成像標記物565
2721標記物在光學成像分析中的意義565
2722標記物的類型及作用原理565
273光學成像分析方法568
2731近紅外化學成像分析方法568
2732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成像分析方法569
2733螢光壽命顯微成像分析方法570
274其他成像分析簡介571
2741電子探測成像分析571
2742離子探測成像分析573
2743場探測成像分析573
問題與習題576
第28章熱分析577
281熱分析概述577
2811定義與分類577
2812熱分析過程577
282熱重分析法578
2821原理及裝置578
2822影響熱重分析的因素580
2823控制速率熱重法581
2824熱重法的套用舉例581
283差熱分析法582
2831差熱分析儀582
2832差熱分析的原理及套用583
284示差掃描量熱分析法586
2841測量儀器586
2842影響測量示差掃描量熱曲線的因素587
2843示差掃描量熱法的套用舉例588
285熱分析與其他分析方法的聯用588
2851熱分析質譜聯用技術589
2852熱分析紅外光譜聯用技術589
2853熱分析紅外光譜質譜聯用技術590
問題與習題591
第29章流動注射分析和微流控晶片593
291流動注射分析593
2911原理593
2912基本裝置595
2913流動注射技術的套用598
292微流控分析技術600
2921微流控晶片的設計與製作600
2922微流控晶片分析系統602
2923微流控晶片通道的表面修飾606
2924微流控晶片在生命分析中的套用和意義607
問題與習題609
第5篇參考書目609
第6篇化學計量學初步及分析過程
第30章分析化學數據的統計處理612
301分析化學中常用的分布函式612
3011隨機變數及其分布函式612
3012離散型分布函式613
3013連續型分布函式614
302分析測量數據的參數估計617
3021參數的點估計617
3022區間估計618
303分析測量數據的統計假設檢驗621
3031假設檢驗的方法621
3032由單個樣本檢驗總體參數相等的假設檢驗623
3033由兩個樣本檢驗總體參數相等的假設檢驗624
304相關分析626
3041相關關係和相關係數626
3042回歸分析627
305分析測量的質量控制628
3051分析測試質量控制圖628
3052質量控制圖的監控和套用631
306分析測量的不確定度及其表達632
3061概念、分類和表達632
3062不確定度的傳播及報告635
問題與習題637
第31章分析試驗設計639
311分析試驗的方差分析639
3111單因素方差分析639
3112雙因素方差分析641
312正交試驗法646
3121正交試驗法基本原理647
3122無互動作用的三因素三水平問題的正交設計648
3123有互動作用的四因素二水平問題的正交設計650
313單純形試驗法651
3131方法原理651
3132幾個例子654
問題與習題656
第32章分析化學中的多元校準658
321多元線性回歸658
3211原理658
3212模擬校準的實例659
322卡爾曼濾波660
3221原理660
3222模擬計算的實例661
323K矩陣和P矩陣間接校準法663
3231K矩陣法663
3232P矩陣法665
324通用標準加入法665
325基於主成分分析的多元校準666
3251主成分分析法666
3252主成分回歸法667
3253偏最小二乘法668
326人工神經網路和遺傳算法簡介669
3261人工神經網路669
3262遺傳算法672
問題與習題673
第33章分析過程675
331物質分析的一般思考675
3311了解分析對象的基本信息675
3312選擇適宜的分析方法675
332試樣的製備676
3321樣品的採集與保存676
3322樣品的前處理679
333複雜體系物質的分析684
3331剖析方法684
3332分析示例686
334過程分析化學688
3341概念、意義及特點688
3342過程分析技術689
3343過程分析的發展692
問題與習題693
第6篇參考書目694
附錄一附表695
附表一無機酸在水溶液中的離解常數(25℃)695
附表二有機酸在水溶液中的離解常數(25℃)696
附表三弱鹼在水溶液中的離解常數(25℃)696
附表四金屬羥基絡合物的穩定常數697
附表五絡合物的穩定常數697
附表六EDTA滴定中套用的掩蔽劑699
附表七標準電極電位表(25℃)700
附表八某些氧化還原電對的條件電位700
附表九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25℃)701
附表十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表702
附表十一元素相對原子質量表705
附表十二標準常態分配表(α值)706
附表十三t檢驗臨界值tα(單側)及tα/2(雙側)707
附表十四F檢驗臨界表(單側)707
附表十五計算3σ控制限的參數表709
附錄二矩陣的基本運算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