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月

出月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叫“滿月”,俗稱“出月”。

基本信息

詞語概念

詞目:出月

拼音:chū yùe

注音:ㄔㄨ ㄩㄝˋ

引證解釋

指出了本月,即下月。

《儒林外史》第二五回:“ 邵管家 道:‘就在出月動身。’”《紅樓夢》第十六回:“ 賈璉 這番進京,若按站走時,本該出月到家。”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 黃二官 :‘(自言自語)出月初八、初九!’”

《紅樓夢》第三回:如海乃說:"已擇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豈不兩便?"

莆田風俗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叫“滿月”,俗稱“出月”。其儀式繁多,風谷獨特,為全國所鮮見。

外婆送家。當嬰兒出生第14天,外婆家要備辦嬰兒的手鐲、腳鐲、銀鎖、童衣、童帽、童鞋等多樣禮物到女兒家來賀喜。其中襁褓一項為必備禮品。同時,還要送產婦必需的營養品,如公雞、番鴨、雞蛋、蟶乾、蝦仁、蚮乾、墨魚乾、花生油、豆腐皮、線面、糯米、黃花菜、紅菇、桂圓乾、紅棗、蓮子、芡實等。有的外婆家禮厚的還備辦盤擔到女兒家祝賀,許多親戚、朋友和鄰居也參加一般禮俗,送禮物到產婦家。

沐浴嬰兒。嬰兒滿月那天,要給嬰兒沐浴(洗澡)。莆仙人給新生兒洗澡為洗樂。給嬰兒沐浴的水要用午時草(即端午節留下的菖蒲、牡荊等乾草)燒湯,再把染紅的銅錢12枚,俗稱紅錢,放入浴盆(莆仙稱腳桶)中,請福壽雙全的老奶奶替嬰兒沐浴,也有由外婆或嬰兒的自家親圍著浴盆給嬰兒沐浴。沐浴後的水,請鄰居的四個男童抬出,倒在樹根上,預祝嬰兒像長青樹一樣,根深葉茂、茁壯成長。那12枚紅錢就當作給男童的賞賜。一些地方還把染紅的銅錢分給前來看熱鬧的人,稱之為“分紅錢”。

剃髮畫桃。嬰兒沐浴後,由外婆或福壽雙全的老奶奶用潔淨的剃頭刀給嬰兒剃去臉毫和頭髮,只在嬰兒的囟門地方留下一小撮;然後,由嬰兒的父親用雄黃嬰兒頭頂畫一個仙桃,以示嬰兒邪氣難犯,健康長壽、聰明俗伶俐、莆仙民間說小時頭頂沒畫桃,長大後不聰明,易受騙。

嬰兒經過沐浴和剃髮後,要換上新的童裝,戴上鄉有福或壽字的小帽;一些人家還在小帽前沿上縫著一撮獸毛,以避邪,還給嬰兒的脖子項上掛長壽鎖。同時,嬰兒的母親穿著大紅的衣服,髻上插柏葉,以示長命百歲、母子永康之意。

然後,母親抱著嬰兒到廳堂拜天地、拜祖先;到灶房拜灶公、灶媽,再拜長靠。在場的長靠親友將事先給嬰兒備好的紅包,掛在嬰兒的脖子上,俗稱掛膈,以祝願嬰兒健康平安。經過一番慶賀之後母親將嬰兒第一次放在木製搖籃里,讓嬰兒安穩地睡眠。

喜分紅蛋。滿月的這一天,嬰兒家才都要給外婆家和親朋好友以及鄰居分送用桃紅染煮熟的雞蛋。分紅雞蛋表示嬰家很體面。分蛋的數量,視關係親疏而定。一般給一雙(2個)或兩雙(4個)。給外婆的回禮,至少要給五雙(10個)帶回家。在一些農村男嬰時,除給紅蛋外,還要用大米磨粉,拌成米漿後,在蒸籠內一層又一層地蒸成米粿,並用桃紅染在粿面上,俗稱早起粿。枝藝高的在蒸成九層粿,意即子孫興盛。女嬰滿月時,則分送用大米製成的雄粿龜,預祝下一胎生男嬰。

辦出月酒。莆仙民間嬰兒滿月,一般人家都要辦出月酒。富有人家,婦人若生男兒,更是把滿月小巧玲瓏這喜當作顯耀門庭的機會。除了大辦出月酒宴請賓客外,還要請戲班演出。按莆田風俗,嬰兒滿月時,一般多請木偶戲演出,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