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介紹
凱納奧蟋又名石蛉,鱗蟋。屬直翅目蟋蟀總科。此蟲體長10毫米左右,體形略扁平,全身體表密被銀白色鱗片,鱗片隨蟲體長大而逐漸脫落,通體成為鐵鏽色。其前胸背板略狹於頭部,前部較窄,後部略寬,後緣為彎月形。雌、雄蟲皆有長長的觸鬚,幾乎達到體長的2倍,狀如長鞭。
雄蟲的前翅較短,其長度未及腹部之半,端部鈍圓,翅脈模糊,腹背有較多褐色斑點,有長尾,長尾的基部色淺黃。雌蟲沒有翅翼,但有細而長的灰黃色尾須,其長度幾乎達到身體長度的一半。
石蛉的整個身體呈扁平形,3對步足均呈淡黃色,並散步褐色斑點。雌蟲具有略向下彎的平直產卵瓣,如佩刀狀。
石蛉分布在我國東南地區,其中以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台灣、上海等地為多,日本等地也有分布。此蟲喜棲息於較高大樹木的樹幹上,灌木叢林和雜草叢中以及荒地石堆的空隙處,常停留在大葉草和樹葉的背面,或爬行在大樹枝幹的中段部分。
石蛉一般每年可發生2代,第1代成蟲發生在8月,第2代遲1~2月發生,常在9月初即可聽到其鳴叫之聲。其鳴聲較為雅致、柔和,聲如“咭、咭、......”節奏比較短促而從容,聲與聲之間有個短暫的間隙時間。其鳴聲具有濃厚的金屬擊敲韻味,猶如打鐵的聲音。
它鳴叫有間歇,約有10餘次只有有個停頓時間,常在樹幹上鳴叫一番後再爬動著換個地方再繼續鳴叫。它的鳴聲常有迴響的感覺,在一處鳴叫時,好象有數處發出同樣的聲響,使人難以捉摸鳴聲究竟發自何處。
石蛉為點狀分布,單獨行動,其數量比金蛉子等蟲要少,因而尋找起來有一定難度。
捕捉石蛉不能光用玻璃瓶,應該在瓶口上套紙漏斗,否則是很難將它套裝進玻璃瓶的。
由於石蛉多在樹幹上鳴叫,而且常常是一邊鳴叫著還一邊在樹幹上快速的爬動著,使捕捉者難以發現和看清它的停留處,所以在樹幹上撲逮它相當困難。比較容易捕捉的是停息在樹葉背後或闊葉草上的石蛉,不過,在這些地方捕捉到的往往是剛羽化的或還未成熟的石蛉,還不能鳴叫,需要再飼養些時間才能鳴叫悅耳的聲音。
捕捉石蛉也可在夜間用手電照著捕捉,一般可比白天捕捉容易些。還有一點值得向捕捉者提醒一下:石蛉在受驚時,既會蹦跳,其爬行速度也很快,捕捉時不僅動作敏捷快速,即使是已經抓人玻璃瓶內的石蛉,也要注意防止它從瓶內爬出逃走。因為石蛉不象其他鳴蟲那樣老實,它腳底有吸附器,可以豎直地從玻璃平子上快速爬行,所以捉到石蛉放進瓶子後,就要接著用草或布將漏斗口塞牢,防止石蛉逃跑。
挑選石蛉的標準和挑選其他鳴蟲不同,其他鳴蟲在挑選時一般選體形大的,但挑選石蛉則恰恰相反,要體形小的。因為這種昆蟲身體大了就比較難看,而且較小的石蛉年輕、體質好。此外,應選腹部有光亮的白色鱗片的蟲,其色彩比較優美。
還可挑選身體的各個部位色彩繽紛的,這種石蛉最具觀賞價值。從鳴聲的角度挑選,應挑選前翅基部寬厚而邊緣較薄的石蛉,因為這種蟲的鳴聲比較清脆且具有金屬的回音,而前翅邊緣厚的蟲,它發出的鳴聲有些瓦石破裂的聲音,並不悅耳。
此外,蟲的觸鬚和尾須,應選長而相等的,有這種尾須和觸鬚的鳴蟲,觀賞價值較高,如若一長一短,則會使美觀盡失,價值也就降低了。在身體形態方面,要選身體扁平、後腿健壯有力的,它可以在玻璃等光滑的平面上行走自如,看上去精神抖擻,能給人一種健美之感。石蛉可以用老式的陶質蟋蟀罐飼養,由於蟲體細小,不適合用竹篾製成的編織籠,否則容易從洞眼中逃出。也可用細鐵紗製成的方形小籠飼養,它與通氣性好的優點。用玻璃瓶(矮胖大口型的)養雖也可以,但必須用鐵網紗作蓋子。
飲食介紹
食物可餵以米粥、嫩菜葉和梨子、蘋果、西紅柿等餌料,要不斷調換品種,以保證營養的全面,一般每天要換2次食物品種。平時飼養中要避免讓飼養器受到烈日直曬,要給予較好的通氣性。石蛉和斑蛉一樣,也特別需要潮潤的環境,在氣候乾燥時要經常向其生活環境中噴水,並注意選擇含水量充足的食物供餵。
生活習性
石蛉生性好動,動作極為敏捷,開籠餵食時要特別小心,不要讓它乘機逃出。進入秋季以後,就要開始注意對其逐步進行保暖。此蟲身體比較柔弱,若稍有疏忽,讓其受冷,即易死亡。深秋後應放置在空調或有其他保暖措施的環境沖飼養,嚴寒時,若無其他辦法,只能放入衣袋內以體溫為其供暖。飼養措施得當,可養至春節,但再要延長,可能性就極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