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劃定
在歐洲,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他們曾經大規模遷移,曾經無處不在。他們和古希臘人做生意,和古羅馬人爭戰不休。他們成群結隊的翻過阿爾卑斯山,把鐵器的使用帶往歐洲各地。他們是戰士,是藝術家,是鐵匠,是木匠,是商人,是礦工,是建築師。
他們或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男女平等和性取向平等的民族,因為身為凱爾特人的女性,她們不但可以成為女王,還可以成為宗教領袖——在後世的歐洲,不遵從撒利克法的國家,女性可以繼承王位,可是女性永遠都無法進入宗教領域(亞伯拉罕諸教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凱爾特民族的本土宗教(德魯伊教)在傳統上接受同性戀,德魯伊教的宗教領袖為凱爾特女性。
國外學術界對此所作定義,尚有岐異。有人明確稱之為一民族集團(a group of peoples ); 也有人認為,它談不上是一個種族(race)或部落集團(agroup of tribes),而是一個語言集團(a language group )或一種語言。
凱爾特人的確為上古歐洲一個由共同語言和文化傳統凝合起來的鬆散族群,應屬古代型的民族集團。這種族群顯然不完全等同於現代民族,現代民族是在古代民族集團經過長期的演化,不斷分解、融會、重組的基礎上形成的。當今歐洲自然已不存在一個完整的凱爾特單一民族,有的只是作為古凱爾特人遺裔的、依然操印歐語系凱爾特語族諸種方言的若干個新型民族,譬如愛爾蘭人、蓋爾人、威爾斯人、布列塔尼人等。在這層意義上可以說,凱爾特人在當今則僅意味著一個語言集團。
“ 凱爾特人”一詞除了前示英文形式外,在現代西方語言中尚有以下表達形式:法文作Celte,德文作Kelte,意文作Celti,西、 葡文作Celta。其詞幹相似, 同源於希臘文的κελται或κελτοι(拉丁形式為keltoi)和拉丁文Celtae。有人猜測,“凱爾特人” (Celt)的得名可能與一種類似斧、錛的史前砍鑿工具celt或selt有關, 因而他們十分擅長手工技藝和金屬製作,使用那種古老的工具或已成為他們有別於其他族群的象徵和標誌。
其在文化上廣為吸納、多方採擷,凱爾特人本身的種族背景也十分複雜,帶有混合的性質。
總體上說來,凱爾特人的種族特徵並不是完全單一的,種族背景應屬一混合型集團,這表明其族源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形態描述
古典作家的筆下,凱爾特人往往被描述為身材魁偉、長顱白肌、金髮碧眼的壯漢,儼然一副歐羅巴人種諾迪克(北方)類型的典型形象。這樣的體貌特徵與同屬南歐地中海類型,身材相對矮小、膚色略暗、發色眼色較深的大部分希臘羅馬人,極易形成鮮明的對照,因而引起他們的驚訝和關注是很自然的。
民族歷史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凱爾特人的活動範圍曾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再漸次縮減的變動過程。
法國東部塞納河、羅亞爾河上游、德國西南部萊茵河、多瑙河上游地區是凱爾特人的發源地。約公元前十世紀初,他們首次在這些地區出現。隨後的幾世紀中,凱爾特人以武裝的部落聯盟為單位,向周圍地區擴散、遷徙,進行軍事移民。他們是歐洲最早學會製造和使用鐵器和金制裝飾品的民族,他們憑藉鐵制武器戰勝了尚處於青銅時代的部落,公元前七世紀已在法國東部、中部各地定居。從公元前5世紀起,他們開始向全歐洲滲透和擴張。
大約從公元前500年開始,凱爾特人從歐洲大陸進犯並占領了不列顛諸島,一部分凱爾特人在今天的愛爾蘭和蘇格蘭定居下來,其餘的一部分占領了今天的英格蘭的南部和東部。凱爾特人講凱爾特語。今天居住在蘇格蘭北部和西部山地的蓋爾人(Gales)仍使用這種語言。在英語形成之前凱爾特語是在不列顛島上所能發現的唯一具有史料依據的最早的語言。
差不多在與進犯大不列顛島的同時,一部分凱爾特人越過萊茵河進入法國東北部,在塞納河以北,阿登山區以西和以南的地區定居。公元前500年以後,法國已成為凱特人主要的居住地區。古羅馬人把居住在今天法國、比利時、瑞士、荷蘭、德國南部和義大利北部的凱爾特人統稱為高盧人,把高盧人居住的地區稱為高盧,面積約60餘萬平方公里。之後他們曾經一度廣泛分布在歐洲大陸上,先後征服了今天的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地區。
公元前387年和279年,凱爾特人分別入侵和洗劫了羅馬和希臘,一些部落甚至曾深入到今天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地區。鼎盛時期的凱爾特人占據著從葡萄牙到黑海之間的大片土地,幾乎可與後來的羅馬帝國媲美。然而,他們最終沒能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隨著羅馬文明的興起,凱爾特文化開始走下坡路。面對通過嚴格的紀律和先進的戰術組織起來的羅馬軍隊,身材高大、作戰勇敢的凱爾特人漸漸處於下風。
直到羅馬帝國崛起的時候他們還是一股不可低估的軍事力量。在公元前385年,凱爾特人洗劫了羅馬城,這段慘痛歷史一直被羅馬人銘記,公元前59~49年尤利烏斯·愷撒大敗高盧的凱爾特人才得以一雪前恥。凱爾特文化的中心高盧在此後成為羅馬帝國的行省,據稱愷撒對高盧的征服,致使100萬凱爾特人被斬殺,100萬淪為奴隸。
英國歷史上的真正的“羅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是在公元43年開始的。當時羅馬皇帝克勞迪烏斯(Claudius)率領四萬大軍,用了三年時間終於征服了不列顛島的中部和中南部。隨後,整個的英格蘭被羅馬牢牢控制了。隨著羅馬軍隊的四處征戰,凱爾特文化在歐洲大陸逐漸消失,一點點併入羅馬文化之中,只有在羅馬人永遠沒能到達的愛爾蘭,和羅馬人永遠沒能真正占領的蘇格蘭,他們延續著自己的王國。羅馬人占領不列顛長達四百年,直到公元407年,因羅馬帝國內外交困,才不得不放棄在不列顛的軍事存在。英格蘭島上的古老居民凱爾特人,又重新建立自己的秩序。
大約在公元449年,居住在西北歐的三個日耳曼部族侵犯不列顛。他們遭到凱爾特人的頑強抵抗,征服過程拖延了一個半世紀之久。這過程中的一位部落將軍的英勇事跡,再結合了凱爾特傳說中的三個英雄人物,在歐洲傳講,終於在後世成就了那位著名的亞瑟王的傳說。到了公元六世紀末,不列顛諸島上原先的居民凱爾特人幾乎滅絕,倖存者或逃入山林,或淪為奴隸。這就是英國歷史上發生的“日耳曼人征服”,亦稱“條頓人征服”。
古凱爾特人沒有首都,他們是以部族的形式長期存在的,他們在歐洲的擴張可以理解為“舉族遷徙”。進入中世紀之後,一些凱爾特人部落逐漸融合在一起,組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其中,愛爾蘭的凱爾特人(即愛爾蘭人)從維京人手中奪取了都柏林,並把它作為自己的首都,而愛丁堡則被蘇格蘭的凱爾特人(即蘇格蘭人)選為自己的首都。
中世紀早期,愛爾蘭島的凱爾特人仍然保持著小股群居的習俗,直到公元800年前後,島上的倫斯特,芒斯特,康諾特和阿爾斯特這四個省才聯合在一起。
公元795年,維京人的入侵愛爾蘭島,並從公元九世紀中葉開始在島上建立永久定居點,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定居點就是都柏林。
公元1000年前後,布萊恩.博羅成為所有愛爾蘭人的第一個國王,並率領愛爾蘭軍隊於公元1014年在克朗塔夫擊敗都柏林的丹麥人。
當初住在蘇格蘭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紀,來自愛爾蘭的一個名叫“蘇格蘭”(Scotti)的凱爾特人部落侵入蘇格蘭地區的南部(如今的阿蓋爾地區),在那兒永久定居下來,並用自己部落的名字來為這塊新奪取的土地命名。他們向南擴張,並吸收了土著的皮克特人(在此之前,皮克特人一直是南方羅馬人的心腹大患)。
蘇格蘭王國基本成型於公元十一世紀,不過,位於南方的英格蘭王國很快就表現出對這塊土地的濃厚興趣。蘇格蘭人則以和法國人訂立“古老聯盟”作為對英格蘭野心的回應。這個“古老聯盟”也成了蘇格蘭人此後數個世紀外交的基礎。
公元129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有“長腿”和“蘇格蘭人鐵錘”等別號)吞併了蘇格蘭。威廉·華萊士(請參考《勇敢的心》)領導蘇格蘭人奮起反抗,於公元1297年進行的斯特靈戰役獲勝後幾乎為蘇格蘭贏得了獨立。第二年在法爾科克戰敗之後,威廉·華萊士率領部下和英格蘭人展開了游擊戰,直到公元1305年被同伴出賣並被愛德華一世處死。隨後,羅伯特·布魯斯在暗殺了自己的主要對手後,宣布自己為蘇格蘭國王。他在公元1314年的班諾克本戰役中大獲全勝,把英格蘭軍隊從蘇格蘭國土上全部驅逐出去。
公元1328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被迫承認了蘇格蘭的獨立地位。
威爾斯人也應該算是古代凱爾特人的後代,但是,當時的威爾斯地區一直處於諸侯割據的分裂狀態,從來沒有一個諸侯擁有足夠的實力來統一這一地區。
公元13世紀,英格蘭國王甚至採取了和威爾斯眾多二流諸侯國結盟的方法來阻止該地區成為一個強大的統一體。威爾斯雖然常常處於英格蘭人的勢力範圍之內,但一直是凱爾特人的堡壘。然而在1282年盧埃林王子陣亡之後,愛德華一世發動了一場戰役並取得勝利,把威爾斯置於英格蘭的統治之下。威爾斯人的民族情緒繼續高漲,15世紀初由歐文·格林德領導的起義便說明了這一點。1536年和1542年的聯合法令把英格蘭與威爾斯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統為一體(英國王儲被稱為“威爾斯親王”的原因)。
種群分布
在歐洲,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他們曾經大規模遷移,曾經無處不在。他們和古希臘人做生意,和古羅馬人爭戰不休;他們成群結隊的翻過阿爾卑斯山,把鐵器的使用帶往歐洲各地。
在公元前一世紀,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雷波曾經這樣描述凱爾特人:“他們整個民族,都瘋狂地愛好戰爭。能非常英勇而且迅速的投入戰鬥,並且無論什麼藉口你招惹了他們,你都將面對危險,即使是在他們沒有任何武器的情況下,但他們也會擁有力量和勇氣。”現今對凱爾特文化的了解,來自於當時的作家和地理學家:外加上位於巴伐利亞,波西米亞和北奧地利的部分凱爾特人的埋葬儀式的遺蹟。凱爾特人也曾形成了一個比較鬆散的帝國,其版圖包括歐洲中部,並且不是固定的,因為他們經常的遷徙。現今的考古學家通過對著作和遺蹟的探索,發現西到不列顛群島和西班牙南部,東至特蘭西瓦尼亞和黑海都有凱爾特文明留下的印跡。
社會經濟
生活方式
凱爾特人以大家族,或是大部落聚居在一起,為了擴大部落他們會不斷地擴張版圖。通常由一個凱爾特的貴族騎士或是酋長來標誌性的統治整個部落,並且存在一個占三分之一人口的特權階層,他們被稱作“藝術之人”,其中人們如今了解更多的是德魯伊教和游吟詩人,他們用詩歌和手工藝品來讚美凱爾特的勇士。整個凱爾特社會是靠複雜的親緣關係和義務建立起來的,其中的貴族階層必須靠在農業,貿易和戰爭的勝利中做出貢獻,以此來增加自己的財富和聲望,他們再用這筆財富來組成或是投資到自己所屬的家庭或部落。
在十四歲時,凱爾特的男孩子就可以拿起武器上陣了,而女孩子也是在此時被允許結婚生育。年輕的貴族或是自由人的後代也是在十四歲生日那天被允許去一個領主或是凱爾特騎士的家中做侍從。這樣的武士隨從被稱為“芬尼安”。這些年輕人跟隨著那些富有經驗的武士們將會有更多的機會去贏得他們自己的財富和榮譽。
經濟方式
•農業
凱爾特人的經濟以農耕和牧畜為基礎。早在進行軍事遠征和遷徙期間,凱爾特人已從事農業生產。他們善役馬,會使用鐵犁。凱爾特人懂得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選擇不同作物進行種植。凱爾特人主要種植大麥和小麥,輔以黑麥和燕麥,還栽培甜菜、蕪菁、亞麻、大麻、洋蔥、蒜等作物。較為充裕的糧食產量,為人口的增長提供了良好條件,據估計,高盧的人口從公元前1000年的70萬人增加到公元前400年的300萬人。
•畜牧業
畜牧業是僅次於農耕的基礎經濟。飼養的動物有馬、羊、牛、豬等。養馬和養羊尤為普遍。有的部落聯盟僅飼養單一的某種牲畜,將森林和林間開闊地作為養豬的場所。有的地區流行將半馴化的豬在橡樹林中放牧的飼養方法。
從公元前5世紀起,高盧大部分地區的居民過著以農耕或農牧混合經濟為主的定居生活。他們用木材和粘土建屋,室內無家具,僅在地面鋪上乾草或麥稈,覆以獸皮。住房邊的院子內大多挖有儲藏穀物的地窖。
•手工業
根據考古資料,哈爾施塔特文化的晚期,凱爾特人的手工業已有萌芽,它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從簡單的家庭生產中分離出來。金屬開採、冶煉和加工是手工業中最重要的部門。在哈爾施塔特文化期,凱爾特人主要是利用沼鐵礦和露天鐵礦。進入拉登文化期後,開始尋找含鐵豐富又易於挖掘的鐵礦進行開採,並在礦藏附近進行冶煉,他們通常以木炭為燃料,在立式爐內冶煉鐵礦石,煉出的鐵塊呈長方形,兩端較尖,這種條形鐵錠每塊重約6—7公斤。有的地區人們進行貿易時,以這種鐵錠作為一般等價交換物使用。高盧各地都發現拉登文化時代的礦址和冶煉加工製造鐵器的手工工場遺址。當時生產的鐵器中,數量最多的是各種類型的武器,如短劍、匕首等;其次為各種生產工具,如犁、鐮、銼、鉗、鑿、鋸、斧、鑽頭、剪刀、剃刀等。
凱爾特手工工匠加工青銅、金、銀等金屬的技術也達到很高水平。生產的帶有裝飾圖案和雕刻花紋的手鐲、別針、腰牌等馳名中歐和西歐。他們懂得鑲嵌、鍍金和鍍銀的方法。凱爾特人冶鍊金屬、加工、製造鐵器和其它金屬器的技術,在當時歐洲處於先進的水平。
除了金屬冶煉和加工,凱爾特人的手工業還有皮革、陶器、玻璃、搪瓷、車輛製造等不同種類。公元前2世紀,高盧地區的陶器製造趨於完善,制陶作坊中不僅使用陶輪,還擁有結構較良好的陶窯。高盧人生產的陶器以高超的手工技巧和雅致的風格而著稱。皮革除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外,廣泛用於製造戰士的皮上衣、佩劍的腰帶、馬鞍、馬具、盾牌蒙皮和頭盔等。
•商業
從哈爾施塔特文化晚期起,凱爾特人開始從事以交換為目的的手工業生產。凱爾特各部族之間,凱爾特人與地中海沿岸及歐洲其它地區的貿易往來也隨之發展起來。公元前7世紀末,在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出現一些希臘移民地。馬西利亞(今馬賽)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最初,希臘商人和手工業者通過居住在法國南部的利古爾人與內地的凱爾特人建立了交換關係,進而與中歐的凱爾特人從事貿易往來。從地中海沿岸運往內地的主要有珊瑚、象牙、玻璃、酒、青銅器皿等物品,從高盧向外輸出的商品是金、銀、錫等金屬原料及牲畜、皮革製品等。凱爾特人早期與外部的商品交換主要是為了滿足氏族貴族奢華生活的需要。
從拉登文化中期起,高盧不同地區間的交換變得活躍,交換的物品日益增多。凱爾特人與其他地區間的商品交換和貿易已具有經常的性質。他們在高盧建立了一個道路網,不少水路與陸路的交叉口有易馬換貨的設施。索恩河上的沙龍、馬孔,羅亞爾河上的奧爾良、里昂,塞納河上的巴黎、梅龍等都是水陸貿易的商品轉口點。沙龍是當時南北高盧商業線路上的重要關卡。凱爾特語中的馬古斯(magus)為市場的意思。名字以馬古斯結尾的地點大多坐落於渡口或橋邊,是當時的貿易集散地。長距離的物品交換也隨著商路和貿易集散地的建立而出現。
由於商品生產的發展和貿易活動的加強,從公元前2世紀起,凱爾特人開始鑄造錢幣,最初在高盧西部地區出現仿造馬其頓腓力二世金幣式樣的錢幣。後來,北部、南部和中部各部落集團都相繼鑄造錢幣。錢幣的式樣和圖案或模仿古希臘,或鑄造各種人物和幾何圖形。如布列塔尼流行的錢幣,正面為戴月桂冠的頭像,反面是拿著矛和盾的戰士形象。
文化藝術
由於凱爾特人在歐洲處在一個適當的地理位置,亦即“各種影響交融匯合的必經之地”,他們同周鄰的其他民族集團,如日耳曼人、伊利里亞人、利古里亞人、義大利人、希臘人等,也就有可能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繫和交往,通過這種持續的交往,凱爾特人不斷豐富和充實著自己,建樹起獨具特色的文化。
文化歷程
可分為以下幾個前後相連的時期:
1)鐘形杯文化和戰斧文化
鐘形杯文化和戰斧文化(Bell-Beakerand Battle-Axe Culture,約公元前3000年中期—約公元前2000年初)
似乎多少同凱爾特人的祖先有關,以在其遺址墓葬中覓得與眾不同的鐘形陶杯和用於作戰的穿孔石斧一類隨葬品而得名。
2)烏涅蒂采文化
烏涅蒂采文化(Unetician Culture,約公元前17 世紀一約公元前14世紀)
遍布於由斯洛伐克西部邊界,經摩拉維亞和捷克中部、西北部,至德國中部的廣大地區。捷克克魯什納山區蘊藏著中歐最豐富的錫礦,加之當地或附近地區露天開採的銅,便為發展青銅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3)瓮棺文化
瓮棺文化(Urnfield Culture,約公元前13世紀—約公元前8 世紀)
稱作一股“哺育凱爾特社會降生的最新文化潮流”。它萌發於中歐東部和義大利北部,隨後漸次傳播至西歐、北歐甚至東歐的烏克蘭一帶。
4)哈爾施塔特文化
哈爾施塔特文化(Hallstatt Culture,約公元前1100年-約公元前450年)
以今奧地利薩爾茨堡附近的哈爾施塔特村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於南斯拉夫、奧地利、波蘭西部、法國等地。該文化晚於骨灰瓮文化,早於拉登文化。
5)拉登文化
拉登文化(La Táne Culture,約公元前5世紀中葉-公元前1世紀末)
得名於今瑞士納沙泰爾湖東端的拉登遺址。分布於奧地利、法、英等國。拉登文化以獨具一格的裝飾藝術著稱,它從哈爾施塔特文化樸素無華的幾何圖案發展而來,又受到東歐草原斯基泰文化的怪異動物形象和希臘古典藝術寫實風格的影響,成為以曲線螺鏇和圓圈圖案為主,伴以希臘式花草和斯基泰動物紋樣的裝飾風格。
宗教
凱爾特人的古代宗教以德魯伊德教而著稱於史。其名得自於在凱爾特社會裡享有特殊地位的祭司階層“德魯伊德”(Druid)。“德魯伊德”一名源於 dru, 意即“槲樹”。高大的槲樹是凱爾特人天神的神像,被尊為聖樹。凱爾特人的宗教祭祀儀式十分隱秘,往往選擇在夜闌人靜、滿月高懸之際。儀式的舉行地點多在一片被稱作“聖所”的小樹林中或林間空地。德魯伊德(祭司)身著素服,以金鐮割取槲寄生枝條,並在聖樹下舉行兩頭白牛的犧牲祭祀。在密布著荒僻、幽暗、寂靜森林的古代歐洲,諸民族中視槲寄生枝為神聖之物或崇拜聖樹之風,雖不在少數,但極富神秘色彩的德魯伊德執祭習俗,則是非常獨特的。
德魯伊德教義的核心是靈魂轉世說,主張人死後靈魂不滅,由一軀體轉投另一軀體。
德魯伊德教崇拜的神,大都為地域和部落守護神,而且通常以其部落之名相稱。例如,高盧阿洛布羅基人的神稱阿洛布羅克斯,阿維爾尼人的神稱阿維爾諾克斯,桑東人的神稱桑提烏斯,馬爾薩克人的神稱馬爾薩克母神,內爾維人的神稱內爾維恩,不列顛布里甘特人的神稱布里甘齊婭,今德國西部莫貢蒂亞克人的神稱莫貢斯,等等。
神話
凱爾特人的神話一如其宗教,也頗具特色,源遠流長,至少緣起於他們早先生活在阿爾卑斯山以北中歐內陸地區之時。此後歷經種種演化,迄羅馬征服前,凱爾特神話的發展在歐洲大陸已趨相對穩定,但在不列顛諸島則稍顯遲滯。其神話與宗教融會交織, 同樣以觀念形式曲折地映現了凱爾特人的性格、旨趣和社會生活諸特徵。譬如,凱爾特人長於狩獵,便有形似野豬、鹿、熊之神;注重農耕畜牧,即出現了田野守護之神,還有埃波娜這樣的騎馬女神,達摩娜這樣的牛羊庇護女神。凱爾特人喜食豬肉,嗜好宴飲,在後來的威爾斯神話體系中就有這樣的情節:彼岸世界的豪奢宴殿中,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神鍋和豐盛的豬肉佳肴。再如,凱爾特人性情獷悍、好勇鬥狠, 這不僅導致了一系列戰神形象的萌生,諸如貝拉圖卡德羅斯、卡圖里克斯、科齊迪烏斯等,而且其神話傳奇也往往營造出一些愛好自吹自擂、 充斥豪俠之氣的魯莽硬漢的藝術形象。
在凱爾特男神中,以太陽神盧古斯為最重要。希臘的文學家將盧古斯與太陽神阿波羅相等同,認為二者均精通工藝、護佑音樂。而另一個重要的是長著長鹿角的萬獸之神賽爾農諾斯。
在所有女神當中,以牝馬女神最有勢力,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稱謂:高盧——埃波娜、愛爾蘭——瑪查、不列顛——里安農。她與戰爭女神摩莉甘一樣,密切控制著國王與部落的命運。前者代表生育;後者代表死亡與再生。凱爾特宗教中的女神經常以三種形態或者三位一組的形式出現:如,高盧的馬特洛涅三聖母;愛爾蘭的布里吉特掌管詩歌、治病與金屬工藝;“偉大女王”摩莉甘有三種形態,分別代表死亡—預言、戰爭—惶恐、以及命鄖沙場。還有一位神是由盧卡所記錄的,它有三面,接受人祭,有三種形態——雷電、戰爭、神秘牡牛(象徵豐饒)。
節日
•11月1日——亡人節
•5月1日——被勒努斯神節(主要祭祀戰爭、放牧、打獵、求愛)
•2月1日——布里吉特女神的初春節
•8月1日——盧古斯結婚節(同樣也是豐收節)
音樂體育
蘇格蘭短裙和風笛。有一種說法,蘇格蘭風笛最初源於愛爾蘭島,首次出現在蘇格蘭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十三世紀左右。此說實為謬誤,風笛並非愛爾蘭原產,而是源於義大利北部,隨著羅馬的征服被傳到不列顛。義大利北部,民間仍保留著這種樂器,外型與蘇格蘭風笛大同小異,只不過已不多見了。真正的凱爾特傳統樂器,是源於愛爾蘭的豎琴,後流傳於蘇格蘭。
愛爾蘭豎琴,或稱凱爾特豎琴(在凱爾特語中稱為 “clarsach”),豎琴是愛爾蘭國徽的重要標誌。約90厘米高,55厘米寬。傳統的愛爾蘭豎琴師用手指甲來彈奏的。傳說假如一個演奏者的演奏使聽者感到苦惱,他的指甲就會斷裂。當凱爾特民族將此種樂器帶入非洲時,它的形狀是由木頭挖空成為響板,有三至五條的弦,外面是用烘乾的獸皮包著,上面留有小洞,讓聲音能發出來。
還有流行的時尚運動--高爾夫,也是由中世紀的蘇格蘭人發明的遊戲。
軍事戰爭
軍隊
組成凱爾特軍隊的大部分的還是執矛披甲的窮人,那些揮舞著鋒利的可以刺穿身體的劍的只是那些讓人敬畏的“凱爾特劍士”。這些人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財富並且可以更好的武裝很多人。但他們只是揮舞著劍,並不帶頭盔和護甲,他們總是充滿感情的投入戰爭,赤裸著上身或是完全赤裸,有時穿著有鮮明圖案的褲子或是斗蓬,非常類似於維京的狂暴戰士,他們的戰鬥從對敵人惡毒的辱罵開始,然後瘋狂的奔向敵陣。這在凱爾特社會之間的部落衝突時,也是一個凱爾特劍士標準的行為。這些部落間的衝突也培養了凱爾特的年輕人,使他們成為合格的戰士。在古典時期的其他軍隊中凱爾特的戰士也因其作為僱傭軍而聞名。最好的例證就是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他們加入了漢尼拔的軍隊入侵羅馬,並為贏得勝利做出了很大貢獻。
戰爭
凱爾特人對羅馬城鎮的洗劫開始於布雷努斯,這在羅馬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口,也導致後來羅馬以相同的方式對待凱爾特人,這互相的敵意即使到了後來高盧和不列顛從羅馬帝國分離出來以後也沒有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