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
![伊莉莎白·利帕](/img/1/04c/nBnauM3XxMzM2gzM4YTMycDNwITMxIjNzUDMwADMwAzMxAzL2E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童年
伊莉莎白誕生於倫敦的普雷森希宮,她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個王后安妮-博林唯一倖存的孩子。由於她父母是按新教教規結婚的,天主教認為她是一個私生女。她出生時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她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成為她的服侍者。伊莉莎白三歲時,她的母親被判叛逆罪處死,一年後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三個王后簡·西摩就生了一個男孩:愛德華。伊莉莎白和瑪麗都成了愛德華的傭人。亨利後來的王后們對這兩個公主都很好,亨利本人也經常關注她們的成長,她們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可靠的朋友和同齡的伴侶。1547年亨利死後,他最後的那位王后凱薩琳·帕爾和她的新丈夫托馬斯·西摩(他是簡·西摩的兄弟和新國王愛德華六世的舅父)養護伊莉莎白。西摩被年輕的伊莉莎白所吸引,他夫人死後,他本來打算娶她為婦,但他和他的兄弟愛德華·西摩後來都在一系列權利鬥爭中被處死了。伊莉莎白受到很好的教育,她的教師包括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者羅傑·阿斯坎。她受到古典、歷史、數學、詩歌和語言的教育。在她統治期間她可以說和寫六種語言: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和希臘語。在凱薩琳·帕爾和她的其他教師的影響下伊莉莎白成為了一個新教徒。在她兄弟生前,她的地位比較穩定,但愛德華1553年就因肺結核或砒霜中毒而去世了。琴·格蕾夫人只做了九天女王,就被她家翁的同黨推翻,並被其後上台的瑪麗處死。瑪麗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逼迫伊莉莎白改信天主教。伊莉莎白表面上雖然昄依,但內心仍然是一個新教徒。瑪麗對此非常不滿。有一小段時間裡伊莉莎白甚至被關入倫敦塔。有人認為她是在這裡認識了她後來的愛人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的,但更可能的是他們在童年時代就相識了。伊莉莎白保了命,但瑪麗與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婚禮使得英格蘭重歸天主教的可能性增大了,對此英格蘭人民及貴族都很不滿。1558年瑪麗無子而亡,伊莉莎白成了她的合法繼承人。英國國會重申了亨利八世國王規定伊莉莎白作為繼承人的安排。
加冕
伊莉莎白於1559年1月15日在西敏寺被加冕為女王,當時她的地位很不穩定。她加冕的日子是當時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和占星士約翰·迪伊挑選的,據說它特別吉利。給她加冕的是卡里斯勒的主教,他是當時在教會界能找到的最高的承認她的合法地位的人。同年她就已經簽署了結束義大利戰爭的卡多-坎陪吉條約。
政治
伊莉莎白44年的統治期間英國宗教分歧的鬥爭非常強烈。1530年代裡亨利八世與天主教決裂,聖公會建立。愛德華六世的短暫統治期間聖公會的教義日益完善。瑪麗統治期間聖公會失去了其統治地位。伊莉莎白恢復了聖公會的地位。在伊莉莎白統治的最初兩年間她就發布了至尊法和單一法令,規定國王同時是教會的最高領導人。雖然她試圖在宗教極端派之間尋找一條折衷的路來走,但她本人無疑是一個新教徒。尤其在愛爾蘭天主教徒和其他被認為是異教徒的人被迫害。威廉·塞西爾是她政治上最親密的顧問,為塞西爾她特地創立了柏利勳爵這個爵位。1598年塞西爾死後,他的兒子羅伯特·塞西爾成為伊莉莎白最親密的顧問,但羅伯特遠遠不能達到其父親的能力。她的管理機構中另一個重要人物是弗蘭西斯·華興漢爵士。華興漢在整個歐洲建立了一個間諜網。他可以保證所有對女王的陰謀都被他所知。
繼承人問題
對伊莉莎白最大的批評是她沒有提供一個繼承人。別人一直以為她會結婚生子,有許多人追求她,包括她的前姐夫,西班牙的菲利普國王,以及她的寵臣萊斯特伯爵。許多人認為萊斯特伯爵是她的愛人。伊莉莎白很明智地避免了他們。幾年後,當她的統治得到鞏固後,人們越來越明顯地看到她不會結婚生子了。當別人質問她為什麼她不結婚時,她提到她姐姐統治時期她的處境。當時她不但是瑪麗最忌諱的人,而且造反者如托馬斯·懷特爵士還利用她的名義。因此她明智地認識到假如她指定一個繼承人的話,她的地位會被削弱,而且這一舉可以給她的敵人提供一個刺激,因為他們可以利用這個繼承人來反對她。但沒有繼承人英格蘭會在她不時逝世的情況下陷入內戰。1562年她患天花幾乎喪身時這一點變得非常明顯。在一段時間裡伊莉莎白曾嚴肅地考慮過結婚生子。但一個天主教的丈夫是顯而易見不可能的,而一個新教的丈夫如萊斯特伯爵會立刻加劇宮廷內的宗派鬥爭。無論她選中誰都不會有好結果。不論她個人的傾向如何,她當時的處境使任何傳宗的考慮不能得以實現。她當時是有一些可能的繼承人的,但伊莉莎白對他們都不予考慮。她的表侄女蘇格蘭女王瑪莉·斯圖亞特是一個天主教徒。
![伊莉莎白·利帕](/img/6/287/nBnauM3XwITNzMDO2cTMycDNwITMxIjNzUDMwADMwAzMxAzL3E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宗教寬容的結束
正當此時新教皇庇護五世1570年2月25日革除伊莉莎白的教籍。這使伊莉莎白無法繼續她的宗教寬容的政策。同時她的敵人對她的陰謀也使她非常震怒。20年來瑪麗一直試圖不向伊莉莎白挑戰。但這時她陷入了她的天主教同情者的陰謀中。這些陰謀的主謀是安東尼·巴賓頓,其目的是營救瑪麗使她取伊莉莎白而代之。對伊莉莎白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消除這個大敵人的機會。1587年她處死了瑪麗(據說她並不情願下這條命令)。
與西班牙的戰爭
伊莉莎白向法國的新教徒亨利四世提供了軍隊和錢財來讓他獲得法國王位。在八年戰爭中他向荷蘭的新教徒奧倫治親王威廉一世(沉默者)提供軍隊來讓他反抗西班牙的統治。不但如此,1568年弗蘭克·德雷克爵士和約翰·霍金斯爵士領導的一支販奴艦隊被西班牙皇家海軍重傷後,西班牙的運財艦隊不斷受到英格蘭海盜的劫掠。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決定以瑪麗之死為藉口入侵英格蘭來擊退英格蘭對西班牙在歐洲大陸和在其海外殖民地的挑戰。1588年九月的一場大風暴和伊莉莎白的海軍將領們擊敗了西班牙派出的無敵艦隊。雖然如此,西班牙1589年擊敗了一個更大的英格蘭反擊艦隊。這場戰爭一直延續到1604年,雙方打了個平手,不論在海上還是在陸上英格蘭並未能占上風。從1594年起在愛爾蘭還爆發了一場游擊戰。伊莉莎白最後幾年的寵臣是羅伯特·德弗羅,他是萊斯特伯爵的養子。她甚至原諒了他的一些輕罪,但羅伯特1601年參加了一場暴亂,伊莉莎白不得不將他處死。
逝世
伊莉莎白從未結婚,她的死結束了都鐸王朝。在她的晚年,當她不得不確定她的繼承人時,她越來越傾向她的侄子,被她處死的蘇格蘭瑪麗女王的兒子詹姆士。但她從未正式命名他為繼承人。1603年3月24日她死於薩里的列治文宮。她被安葬在西敏寺。她的繼承人是詹姆士一世。這位詹姆士當時已經成為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了。此時,英格蘭和蘇格蘭同歸一個君主,一個王朝的統治下,開始了不列顛統一進程的第一步──王室聯合,但英格蘭和蘇格蘭依然被國際承認為兩個國家,而兩個國家依然保持自己獨立運作的政府。她死50年後,英國內戰爆發了,英國成為了一個短暫的共和國。
英國文化
伊莉莎白時期是英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文學,尤其是詩歌和話劇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英國對其他大陸的考察,尤其是對美洲的考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如同她的父親,她本人也從事寫作和翻譯,她親自翻譯了霍勒斯的《詩歌藝術》。一些她生前的演說和翻譯作品一直流傳至今。
伊莉莎白的聲望
在由BBC主持的民眾公選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中,伊莉莎白列前十名。她經常在話劇或小說中出現。1971年格倫達·傑克遜拍攝的伊莉莎白女王和蘇格蘭瑪麗女王深受歡迎。1998年凱特·布蘭切特在伊莉莎白中扮演女王年輕的時候,朱迪·登奇在莎翁情史中扮演年老的女王。米蘭達·理查森在電視連續劇黑蝰蛇中表演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女王。同性戀先驅昆汀·克利斯普在奧蘭多中扮演她。班傑明·布里頓在他為伊莉莎白二世的加冕作的歌劇讚美中描繪了她與羅伯特·德弗羅的關係。
伊莉莎白的神話
對後來不列顛的統治者來說伊莉莎白的統治期和當時的許多人物有特別的意義。沃爾特·拉雷格爵士、德瑞克和馬丁·弗羅比歇爵士成為後來的探險家的原型,威廉·莎士比亞、克里斯多弗·馬羅爵士和弗蘭西斯·培根爵士成為後代作家的模範。在宗教上伊莉莎白以鐵腕統治,但同時相對於她在大陸上的對手來說她給予她的指揮官和顧問們更大的自由。雖然她有時制定軍事行動的戰略(比如1589年英格蘭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遠征),但她從未象亨利五世、奧利弗·克倫威爾或溫斯頓·邱吉爾爵士那樣親自充當軍事首領。許多軍事或探險事業都是艦長的個人決定,皇家許可(尤其是對於海盜行為)都是後來補發的。當時的文學創作更是沒有獲得皇家的支持。由此可見伊莉莎白時代的許多事件和文化創作實際上是許多個人行動的總和。對後來,尤其是帝國主義時期的英國人來說這是有象徵性意義的。現代對伊莉莎白的歷史研究和評價現代歐洲歷史學家和傳記作者對都鐸時代的評價更加寫實和客觀。從軍事上來看伊莉莎白的英格蘭並不很成功。雖然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擊敗,但這只不過是一場從1585年至1604年持續近20年的戰爭的開始。英格蘭士兵在陸地上(主要在荷蘭和法國)的所做所為平平,在1588年後的海戰中也是負多勝少。1589年和1595年至1596年的海軍戰役尤其損失慘重。1590年至1591年在亞速爾群島以及1597年英格蘭的海盜也遭打擊。1595年一支西班牙襲擊隊在康沃爾登入並將該郡的大部分地區投入戰火。這是歷史上很少的幾次外國軍隊在英國登入的事件之一。更糟糕的是在瑪麗一世的最後幾年和伊莉莎白的開始五年中英格蘭不斷被從法國大陸上驅逐。這給英格蘭的自尊心給予了很大的打擊,而且使英格蘭徹底放棄了它在大陸的野心
![伊莉莎白·利帕](/img/2/70f/nBnauM3X2QzMzETNwgTMycDNwITMxIjNzUDMwADMwAzMxAzL4E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著名女王
1.“童貞女王”伊莉莎白
伊莉莎白是16世紀下半葉英國的一位著名女王,她統治英國長達45年之久,在鞏固專制政權、發展工商業、建立英國海上霸權,增強國家實力等方面發揮了重大影響,使英國真正成為了"日不落"帝國。在個人生活上,她為維護英國的獨立而終身未嫁,被人們稱為“處女女王”。伊莉莎白於1533年出生在英國的格林威治。她父親是領導英國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她的母親安娜·布琳是亨利的第二個妻子。在伊莉莎白出生的第二年,她就被父親指定為王位的合法繼承人。後來,母親由於與人通姦被處死。幾個月以後英國國會也宣布當時3歲的伊莉莎白是私生子,被剝奪了王位繼承權。儘管遭到了英國國會的這種挫折,伊莉莎白還是在皇室中哺育成人,受到良好的教育。亨利八世死後,太子愛德華繼位。6年後愛德華死去,瑪麗公主繼位。5年後,瑪麗女王又死了。由於愛德華和瑪麗都沒有留下後代,伊莉莎白理所當然登上了國王的寶座。伊莉莎白執政後首先大力加強君主專制政體,並且鞏固了英國的民族獨立。她召開的第一屆國會就通過了《至尊法令》,宣布女王為英國所有宗教組織的最高領導,全體神職人員必須向宣誓效忠,不得服從來自國外的權力,她還拒絕了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國王的求婚。她的這些舉動,鞏固了英吉利民族國家的地位,得到了英國人民的熱烈歡迎。伊莉莎白執政期間,英國的資本主義正處在迅速成長的階段,她順應了這一歷史潮流,實行了許多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政策。她大量出賣教會和王室土地,把這些土地轉移給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她廢除了標上圈地的法令,使圈地運動在英國得以迅速展開。她和獎勵英國人的海上劫掠,並把海盜運動視為打擊勁敵西班牙的重要手段。她大力倡導國內國際貿易,鼓勵向東方擴張。據統計,伊莉莎白女王統治時期,英國從海上劫掠的財物,總價值不少於1200萬英鎊。它們成為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英國的崛起,使其與老牌強國西班牙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和激化。對此,伊莉莎白積極擴軍備戰,發展了一支強大的海軍,隨時準備發起進攻。1588年7月,西班牙派出號稱“無敵艦隊”的100多艘艦船大舉進攻英國。伊莉莎白果斷地啟用霍金斯、德雷克等名將,並親自為出征將士發表送行演說,鼓舞士氣。不久,英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全殲了西班牙海軍主力。英國的這場勝利使它成了世界頭號海軍大國,趕到20世紀它還保持著這種海上霸王的地位。這以後,由於國內外市場的開拓,英國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伊莉莎白也迎來了自己統治的全盛時期。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倫敦一下子成為了歐洲的商業和金融中心。伊莉莎白是個智慧超群的女子,敏捷過人的政治家。她保守謹慎。她顯然討厭戰爭和流血,但是需要時她毫不猶豫。她同父親一樣是通過與議會合作而不是與它對立來掌握政權。她公開宣稱操守貞潔終身不嫁,但因此認為她是異性的憎恨者是完全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