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歌[沈明臣詩歌]

《凱歌》是明代文學家沈明臣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述了一場勝利的戰鬥。詩的前兩句寫將官接到軍令立即行動,率領精兵長途奔襲;後兩句聚焦於巷戰,短兵相接,殺敵無數,最終大獲全勝,充分表達出詩人深切的愛國情懷,以及對來犯敵人切齒的痛恨。全詩筆風雄健,敘述痛快淋漓。

作品原文

凱歌

銜枚夜度五千兵 ,密領軍符號令明 。

狹巷短兵相接處 ,殺人如草不聞聲。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銜枚:古代進兵襲擊敵人時,令士兵銜枚於口中,以防出聲。枚:形如筷子,兩頭有帶,系在頭頸上。

2.軍符:也稱“兵符”“虎符”,軍隊中調兵遣將的憑證。

3.短兵:這裡指刀劍等短兵器。

白話譯文

將官帶領著五千精兵銜枚夜行,秘密領取軍符,號令嚴明。

狹窄的小巷裡和敵人短兵相接,殺人像草一樣聽不到聲音。

創作背景

明嘉靖中葉,倭寇大肆騷擾東南沿海地區,造成了極大破壞。後胡宗憲任抗倭軍務總督,苦戰數年,兼用計謀,始將倭亂平息。胡宗憲喜招納文士,許多詩人被引入總督幕府,沈明臣就是其中之一。 這首詩作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時胡宗憲於爛柯山上宴請將士,酒酣樂作,沈明臣援筆立就,釃酒高吟,作此《凱歌》,一書胸臆。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是明人七絕中值得稱道的作品之一,詩中寫夜戰巷戰情景,語極獨到,遍索漢唐邊塞之作無有也。

歐陽修《秋聲賦》有云:“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而這首詩的第一句“銜枚夜度五千兵”寫的就是大部隊夜間的軍事行動,“五千”極言人數之多。古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戰例,這一個“度”字,就寫出神不知、鬼不覺的意味,看來這是一次偷襲。“五千兵”的夜行軍,要不被敵人發覺,是不容易辦到的,全靠軍紀嚴明。“密領軍符號令明”寫的就是行動的保密,軍紀的嚴明。主將“密領軍符”,即接到出擊命令,他立即發布命令,各使凜遵。決勝的條件之一,便在鐵的紀律上,所以前二句已顯示穩操勝券的預兆。

三四句直入戰鬥。因為是偷襲,所以不是大規模的陣地戰,沒有鼓角齊鳴,震動天地的聲勢,而是將士們皆分散闖入敵占區,憑事先著好的標記區分敵我,於是同敵寇展開了一場白刃相搏的近戰。“狹巷短兵相接”六字極妙,狹路相逢,寫出敵愾矣;短兵相接,則敵無所逃矣。詩人寫得十分鎮定,鎮定屬於王師。而敵人遭到突然襲擊,必然慌亂,糟成一團。在短兵接仗之前,必有相當數量的鬼子死於睡夢之中,驚醒過來在亂中接仗的鬼子,較之充分戒備的官軍,便顯得手足無措。而兩軍相逢勇者勝,靠的是士氣,喪膽的敵寇,就死者何可數計。“殺人如草不聞聲”一句,就出神入化的寫出了官軍的掌握主動,形勢大為有利,而敵方喪失了戰鬥力,從而遭到殲滅,傷亡慘重。“殺人如草”的比喻之妙,就在於將“草營人命”用於戰爭,特別是這場雙方形勢懸殊的戰爭,極見殺敵的輕易和官軍出手的神速。一般說來,哪怕是巷戰,也應有刀劍殺喊之聲,“不聞聲”三字就匪夷所思。蓋詩人是從戰鬥的總體氣氛上落筆的,極見戰事進展之順利,所謂兵貴神速。而這“不聞聲”的廝殺,比有聲的廝殺,更心驚膽寒,是為詩中最精采獨到之筆。

比較一下岑參的《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蕃軍遙見漢家營,滿谷連山遍哭聲,萬劍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同樣寫夜戰,同樣剽悍之作,那裡是殺聲震天,人頭落地;相形之下,沈生之作不動聲色,但雄快似有過之而無不及。惟能舉重若輕,故爾青出於藍。

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終身教授錢仲聯《詩詞精品名家編注十九——元明清詩》:詩歌從“銜枚夜度”,“密領軍符”,到“狹巷”肉搏,直至緊隨而來的最後結果“殺人如草不聞聲”,這一切都仿佛發生在默默之中,卻更能夠想像到刀光劍影的激烈閃爍,氣氛反而更加緊張,這也正是藝術手法的一種辯證運用。

作者簡介

沈明臣(1518—1596),明代詩人,字嘉則,號句章山人,晚號櫟社長。鄞縣(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人。平生作詩7000多首。與王叔承、王稚登同稱為萬曆年間三大“布衣詩人”。著有《豐對樓詩選》43卷,《越草》1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