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家書

出版社: 他生下來。 他畫畫,他死去。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月1日)
叢書名: 散文譯叢
平裝: 27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40440596, 7540440597
條形碼: 9787540440596
尺寸: 20.8 x 13.8 x 1.6 cm
重量: 259 g

作者簡介

作者:(荷)凡·高 譯者:張叔寧 等
凡·高(1853.3.30—1890.7.29)是繼倫勃朗之後荷蘭最偉大的畫家,後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他1853年出生於荷蘭贊德特鎮一個新教牧師之家,十六歲起在古匹爾畫店當店員,先後在海牙、倫敦分店、巴黎總店和多德雷赫特工作。1878年當過傳教士,後在比利時西南部博里納日礦區工作,由於同情、支持窮苦的礦工而被教會解職。他的藝術生涯很短暫,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1873-885)是與困難鬥爭、尋找自我表現方法的時期,也是學藝、失敗和改變方向的時期。第二個時期(1886-1890)是飛速進步、獲得成就和做出貢獻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里他結識了土魯斯、高更、畢沙羅和修拉等在現代繪畫中起重要作用的畫家,打開了眼界,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成就一番事業。其代表作有《向日葵》《吃土豆的人》《星夜》《夜間咖啡館》《麥田裡的烏鴉》等。在網際網路已經成為生活時尚的今天,我們究竟如何解讀凡·高這一永恆的謎?究竟有哪些因素幫助造就了這樣一位“瘋狂的天才”,賦予了其作品如此巨大的震撼力和如此豐富的想像力?為了尋找答案,本書的譯者從凡·高寫給他弟弟提奧的七百多封信中精心選譯了一部分,雖然它們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凡·高豐富的內心世界。我們認為,凡‘高之所以成為凡·高,是與以下這三個因素密不可分的。

內容簡介

《凡·高家書》為“散文譯叢”之一,收錄了凡·高寫給胞弟提奧的部分信件。 凡·高(1853.3.30—1890.7.29)是繼倫勃朗之後荷蘭最偉大的畫家,後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他1853年出生於荷蘭贊德特鎮一個新教牧師之家,十六歲起在古匹爾畫店當店員,先後在海牙、倫敦分店、巴黎總店和多德雷赫特工作。1878年當過傳教士,後在比利時西南部博里納日礦區工作,由於同情、支持窮苦的礦工而被教會解職。他的藝術生涯很短暫,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1873-885)是與困難鬥爭、尋找自我表現方法的時期,也是學藝、失敗和改變方向的時期。第二個時期(1886-1890)是飛速進步、獲得成就和做出貢獻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里他結識了土魯斯、高更、畢沙羅和修拉等在現代繪畫中起重要作用的畫家,打開了眼界,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成就一番事業。其代表作有《向日葵》 《吃土豆的人》《星夜》《夜間咖啡館》《麥田裡的烏鴉》等。
在網際網路已經成為生活時尚的今天,我們究竟如何解讀凡·高這一永恆的謎?究竟有哪些因素幫助造就了這樣一位“瘋狂的天才”,賦予了其作品如此巨大的震撼力和如此豐富的想像力?為了尋找答案,《凡·高家書》的譯者從凡‘高寫給他弟弟提奧的七百多封信中精心選譯了一部分,雖然它們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凡·高豐富的內心世界。我們認為,凡‘高之所以成為凡·高,是與以下這三個因素密不可分的。
首先,他是一位來自下層,對下層勞動人民的窮困疾苦寄予極大同情心的畫家。不管境遇如何,凡·高在他的一生中從來沒有放棄過這樣的信念:即藝術應當關心現實問題,探索如何喚醒良知,改造世界。他每一個階段的作品都融入了當時的生活環境,以喚起人們對下層勞動人民的關注。如在《吃土豆的人》中,他選擇了當地的農民為題材,因為他發現自己與這些貧窮勞動者有著某種精神和感情上的共鳴。他在給提奧的信中寫道:“我想強調,這些在燈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他們這雙伸向盤子的手挖掘土地的。因此,這幅作品描述的是體力勞動者,以及他們怎樣老老實實地掙得自己的食物。”
其次,他是一位注重抒發主觀內心感受、極富個性、開創一代畫風的繪畫大師。凡·高作為後期印象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與前期印象畫派的最大區別是,他更注重如何在繪畫中表現畫家的主觀情感和內心世界,不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畫面上所產生的真實感覺,而是具有更為主觀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徵性的精神觀念。這種觀念的變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後期印象畫派徹底改變了西方的繪畫面貌,使當時的畫風逐漸由客觀再現走向主觀表現,並使之走向現代,因為以凡·高、高更和塞尚等為代表的後期印象畫派畫家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其中,凡·高的《向日葵》系列《星夜》《麥田上的烏鴉》等都是具有強烈個性和象徵意義的作品。有人說,凡‘高的畫都是他的自畫像。他要表現的是他對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視覺形象。他說:“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在談到《吃土豆的人》時他說:“我不想使畫中的人物真實。真正的畫家畫物體,不是根據物體的實況……而是根據自己的感受來畫的。我崇拜米開朗基羅的人物形象,儘管它們的腿太長,臀部太大。”當有人指責他這幅畫中的形象不準確時,他的回答是:“如果我的人物是準確的,我將感到絕望……我就是要製造這些不準確、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變現實。是的,他們能不真實,你可以這樣說——但是比實實在在的真實更真實。”
更重要的是,凡·高不僅用自己的心作畫,而且用自己的生命作畫,他是一位真正視藝術為生命、富有強烈使命感的畫家。可以說,“藝術即凡·高,凡·高即藝術”。為了作畫,他有時甚至達到癲瘋的程度。他生前和身後的命運極富戲劇性。他在世時四處漂泊,窮困潦倒,在給提奧的信中,相當一部分談的都是如何才能使自己免於挨餓,整日為生計而發愁,畫作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和欣賞,乃至最後因精神絕望而飲彈自殺,年僅三十七歲。其全部作品(包括八百幅油畫和七百幅素描)在生前只售出過《紅色葡萄園》一幅,但他始終痴心不改,潛心藝術,終成大器,死後得到世人的認可。余光中把凡·高喻為“向日葵”。他說,“向日葵苦追太陽的壯烈情操,有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志氣,令人聯想起中國神話的夸父追日,希臘神話的伊卡瑞斯奔日。”而法國詩人波德萊爾說得更好:
他生下來。
他畫畫,他死去。
麥田裡一片金黃,
一群烏鴉驚叫著飛過天空。

目錄

叢書前言
名家評價
關於作者
凡·高家書
一個人真的愛上了大自然,就能發現美
心藏對上帝與人類的愛
別讓我浪遊太遠
上帝與我同在
我們要使自己成材
人生就像一條小徑
藝術,就是人加自然
貧窮妒礙成長
我內心藏著某種感情
女人需要與男人在一起
做只綿羊比做條狼好
保持你的熱情吧!
沒有困難,還成什麼藝術?
酷愛藝術意味著失去真正的
愛情
瘋癲還是有益的
信仰真實的人不是孤家寡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