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大街

冼星海大街

在哈薩克斯坦的舊都阿拉木圖,有一條以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命名的大街──冼星海大街。

概述

在哈薩克斯坦的舊都阿拉木圖,有一條用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命名的大街──冼星海大街。1998年10月7日,阿拉木圖市長發出市長令,決定將市內的弗拉基米爾大街重新命名為冼星海大街,並為冼星海豎立紀念碑。1999年11月16日,冼星海大街命名和冼星海紀念碑揭幕儀式在阿拉木圖隆重舉行。

冼星海大街冼星海大街

在哈薩克斯坦,人們習慣用著名人物的姓名來命名城市的街道,以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冼星海於1943年從莫斯科輾轉到達阿拉木圖,在這裡度過了他40歲生命歷程中的最後兩年半時間,受到當地人民無微不至的關愛和照料,並從中獲取了巨大的勇氣和信心,創作了一批激情涌盪的傳世佳作。這一時期,他創作了第一交響曲《民族解放》、第二交響曲《神聖之戰》及《中國狂想曲》、《阿曼蓋爾德》、《滿江紅》等音樂作品,收集和改編了大量哈薩克民歌,成為用音樂傳遞中哈友誼的使者。為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哈薩克斯坦在阿拉木圖不僅命名了冼星海大街,還建造了冼星海紀念碑和冼星海故居,它們成為中哈兩國人民友好的象徵。
冼星海大街位於阿拉木圖市東區,同拜卡達莫夫街並行。拜卡達莫夫是哈薩克斯坦的著名音樂家,當年這位異國的同行曾向流落他鄉的冼星海伸出無私的援助之手,兩位偉大的音樂家在艱難歲月里結下了深厚友情。 冼星海紀念碑豎立在冼星海大街和加加林大街交匯處。紀念碑以荷花為造型,碑體下部荷葉層疊,上部荷花綻放。荷花純潔高雅,寓意東方文化。用中、哈、俄三種文字鐫刻的碑文寫道:“謹以中國傑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誼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為冼星海大街”。紀念碑上還鐫刻著冼星海的簡歷以及他創作的歌頌哈民族英雄的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的第一行樂譜。

冼星海紀念碑

冼星海紀念碑豎立在冼星海大街和加加林大街交匯處。紀念碑以荷花為造型,碑體下部荷葉層疊,上部荷花綻放。荷花純潔高雅,寓意東方文化。用中、哈、俄三種文字鐫刻的碑文寫道:“謹以中國傑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誼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為冼星海大街”。紀念碑上還鐫刻著冼星海的簡歷以及他創作的歌頌哈民族英雄的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的第一行樂譜。

江澤民題詞

1998年7月,江澤民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同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阿拉木圖一起為冼星海故居紀念牌揭幕。江澤民親筆為冼星海故居題詞:“憶星海,黃河濤聲縈迴於耳;訪鄰邦,友誼之花絢麗奪目”。

冼星海在阿拉木圖的艱難歲月

1940年,冼星海取道蒙古回國受阻,輾轉流落到哈薩克斯坦當時的首府阿拉木圖。他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貧病交加,音樂家拜卡達莫夫一家收留了他。
盛夏時節,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阿拉木圖市綠樹成陰。阿拉木圖有一條冼星海大街。大街盡頭,立著一座紀念碑——冼星海紀念碑。
冼星海是中國偉大的作曲家,《黃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救國軍歌》等大量抗日愛國歌曲的曲作者,1945年病逝於莫斯科。他是怎么來到哈薩克斯坦的呢?他生命的最後幾年是如何度過的?音樂家生平的這一段空白,在改革開放以前,連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也不知詳情。

拜卡達莫夫收留了貧病交加的冼星海

冼星海舊居並不在冼星海大街上,但也相距不遠。房屋現在的主人巴德爾甘·拜卡達莫娃的父親巴赫德讓·拜卡達莫夫,是當年收留冼星海的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娃告訴了我們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故事。
1940年,冼星海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到莫斯科為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進行後期製作和配樂。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侵略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冼星海取道蒙古回國受阻,輾轉流落到哈薩克斯坦當時的首府阿拉木圖。他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貧病交加。一次音樂會曲終人散後,哈薩克斯坦音樂家巴赫德讓·拜卡達莫夫見到懷抱小提琴的冼星海。
巴德爾甘·拜卡達莫娃介紹說,父親接來冼星海的時候是1942年12月,是冼星海最艱難的時候,而當時的蘇聯也比較困難。父親是在音樂廳遇到冼星海的,當時是寒冷的12月,冼星海連大衣都沒有。父親看出冼星海狀態極為不佳,就把他領回家裡。拜卡達莫夫一家收留了冼星海。當時家裡分到的麵包非常少,但我們把冼星海當做家裡一個成員,和他共同分享有限的食品。
後人無法想像巴赫德讓·拜卡達莫夫偶遇冼星海那一刻的情景。冼星海不會說俄語,只會說漢語和法語。拜卡達莫夫在邂逅冼星海的第一面就決定收留對方,幾乎沒有考慮這箇中國人在家裡寄住多長時間。是出於拜卡達莫夫的悲憫情懷和善良心地,抑或出於音樂家和音樂家之間惺惺相惜的傳奇,總之,冼星海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生存環境。
冼星海在拜卡達莫夫家寄住,儘管語言不通,冼星海還是經常給4歲的拜卡達莫娃吹口琴,拉小提琴。如果交流還不方便,冼星海就用紙筆寫寫畫畫。大家生活雖苦,但其樂融融。一次房東家兩個小孩都患上了麻疹,冼星海不忍連累拜卡達莫夫一家過著清苦的日子,上街去變賣自己的手錶和薄風衣。結果被騙,錢物兩空。

直到冼星海病逝才知道他是中國音樂家

就這樣度過了1943年。這段時間,冼星海繼續奮發工作,創作了哈薩克題材的英雄交響詩《阿曼蓋爾德》和22首哈薩克民歌。拜卡達莫夫看重冼星海的音樂天才,把他推薦到新成立的科斯塔納音樂館做音樂指導。1944年初,冼星海離開了拜卡達莫夫一家,離開了阿拉木圖,前往科斯塔納。後來,冼星海在巡迴演出時患肺炎,1945年10月31日病逝於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醫院。
巴德爾甘·拜卡達莫娃說,我父親並不知道帶到家裡來的是誰。當時冼星海用的名字是黃訓。冼星海逝世後,父親從莫斯科的報紙上看到中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逝世的訊息,上面寫著“冼星海又名黃訓”,才知道自己接到家裡來的中國音樂家黃訓,就是中國傑出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
冼星海離開拜卡達莫夫家之前,意識到自己健康狀況很差,預感來日無多。巴德爾甘·拜卡達莫娃介紹說,冼星海將要離開阿拉木圖的時候,非常憂傷。他請求我們家人將來一定要找到他3歲的女兒冼妮娜,向女兒講述他最後的情況。
在冼星海逝世以後,我們家通過各種途徑包括官方的途徑和冼星海的家人聯繫。但中蘇關係不正常的時期延續了二三十年,我們一直沒有得到答覆。上世紀80年代才得到訊息。中國得知了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經歷,了解到哈薩克斯坦人民曾以寬闊的胸懷接納幫助過冼星海。

半個世紀後音樂家的女兒在阿拉木圖相聚

巴德爾甘·拜卡達莫娃和冼妮娜見面是在1998年。冼星海故居揭牌儀式的時候,冼妮娜應邀到阿拉木圖參加儀式。老一輩音樂家冼星海和巴赫德讓·拜卡達莫夫都已辭世,半個世紀後,音樂家的女兒帶著父輩遺留的友誼相見。巴德爾甘·拜卡達莫娃:“我們雖然並不認識,但是我到機場接冼妮娜的時候,我們同時互相憑感覺認出了對方。”拜卡達莫娃和妮娜一直保持通訊的聯繫。
1944年3月19日,冼星海在科斯塔納音樂館竣工典禮這天,組織了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場音樂會。
在科斯塔納市劇場舉辦的阿曼蓋爾德紀念音樂會上,冼星海創作的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獲得極大成功。冼星海用音樂形式再現了哈薩克斯坦的民族英雄,台上台下掌聲雷動。當地領導激動地跑上台和冼星海擁抱。冼星海對觀眾說:“你們聽懂了我。這是對一個藝術家的最高獎賞。”
時隔44年,1998年10月7日,中國大使館在中國阿拉木圖中央音樂廳舉辦“紀念冼星海中國音樂會”。黃河大合唱等作品雄渾的鏇律在冼星海生活過的地方響起,在場的許多聽眾是第一次知道冼星海在阿拉木圖的經歷,也是第一次聽到中國音樂。
曾坐在冼星海膝上聽他吹口琴的巴德爾甘·拜卡達莫娃承襲父業,任過音樂學院副院長,現已退休。綠陰中的舊居用鐵格線隔開雜草,珍存著老一輩音樂家使用過的哈薩克民族樂器。拜卡達莫娃說,舊居在市政規劃中要拆除,也就只能保存一段不長的時間了。

擴展閱讀:

1.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5/25/content_885606.htm
2.http://www.vote4u.cn/stock/rc1657751.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