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卷首語
專題研究
中美和解過程中的中方變奏——“三個世界”理論提出背景探析
東亞社會主義同盟與美國的遏制戰略(1949-1969)
1956年的波立十月——傳說與現實
蘇聯情報與冷戰:“小情報委員會”,1952-1953
特邀專論
中國、第三世界與冷戰的最後年代
冷戰年代的中國
空間與政治:擴建天安門廣場
青年學者論壇
重評1961-1968年的中美大使級會談
蘇聯對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的援建
書評·書介
非洲冷戰中的熱戰——評《衝突的使命》
古巴秘擋提示美國——古巴在非洲的衝突史——美國國家安全檔案包第67號電子簡報對《衝突的使命》一書評介
華沙條約組織的崩潰與蘇聯解體:美國方面的解釋
冷戰史研究的日本特色——讀增田弘編著的《尼克森訪華與冷戰構造的變化》兼談近年來日本的冷戰史研究
評《冷戰:一部新歷史》
評《經濟冷戰:美國對華禁運與中蘇聯盟,1949-1963》
評《美中關係正常化:一部國際史》
檔案研究信息
1959-1976年哈瓦那在非洲的政策:來自古巴檔案的新證據
關於古巴對非洲政策問題美國及古巴檔案介紹
保加利亞冷戰研究組簡介
檔案文獻
國外檔案
中美和解進程中的台灣問題——一組尼克森外交檔案(一)——美國解密檔案
關於中蘇分歧的美國檔案,1958-1960——美國解密檔案
蘇聯在波蘭駐軍問題的新證據——波蘭解密檔案
中國檔案
軍事調處工作日記(1946.2-11)
內容簡介
《冷戰國際史研究(10)》是由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主要內容包括:理論探索、專題研究、青年學者論壇、新書評介以及新近解密的中外檔案選編和口述歷史等。書中所選文章、所論話題、所選編的檔案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史學界對冷戰史研究關注的課題,而這些內容也是讀者感興趣的。《冷戰國際史研究(10)》中所選外國學者的文章,可視為一種學術交流,為我國讀者了解有關冷戰國際史的研究情況不無裨益。
作者簡介
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成立於2001年2月,是目前中國國內惟一以冷戰史為研究主題的學術機構。中心正在成為匯聚海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層次學術交流平台和收藏多國檔案文獻資料的學術研究基地。中心不定期舉辦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和講習班,開設“中國冷戰史研究”網站.編輯出版《冷戰國際史研究》,並招收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研究人員。
編輯推薦
《冷戰國際史研究》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歷史研究者的基本責任就在於揭開歷史真相,儘可能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不斷地發掘、梳理和解讀原始檔案。惟有如此,人們才能越來越接近真實的歷史。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教授沈志華
北約聯盟的特殊生命力和他經歷冷戰而繼續存在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西方領導人一直能夠把所有這些問題擺在桌面上公開討論,以及他們一直能夠帶著所有政治家必須對全體選民負責的共同者向來就這些問題進行談判。
——美國對外關係史學家協會副主席托馬斯•施瓦茨
德國的東方政策是統一前的德國政策的一個範例,其主體是在德國分裂的背景下如何處理與蘇聯和東歐國家關係,核心為有關國家未來的重要問題是,分裂還是統一。
——德國前國際研究協會主席海加爾·哈甫藤多恩
文摘
專題研究:
中國、印度支那戰爭與尼克森政府的東亞政策(1969—1973):
一:
尼克森執政期間的對外政策調整,幾乎涉及了冷戰時期美國遏制戰略的各個主要方面,如壓縮美國在亞洲的駐軍、結束在越南的軍事干涉、與中國和解、同蘇聯簽訂《反彈道飛彈條約》和《美蘇限制戰略武器談判條約》、停止美元與黃金掛鈎、沖繩歸還日本和調整美日軍事同盟關係,等等。在所有這些重大的調整中,尼克森政府在東亞的所作所為,對於冷戰中的美國政策是最具里程碑意義的,因為調整東亞政策是尼克森時期開始的美國遏制戰略大調整的起點,這項政策的內容反映了尼克森主義——美國戰略調整的指導思想——的邏輯的前提,即世界已經形成多個力量中心,美國“不是萬能的”;美國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在全世界所有的地方特別是亞洲,承擔所有的責任;它需要以國家利益為根據進行選擇,在並非至關重要的問題上,讓受援國承擔更多的責任。這些思想反映在幾個重要的檔案中,它們包括:1967年10月發表在《外交季刊》的文章《越南之後的亞洲》、①1968年3月28日在全國廣播公司播發的演講、1969年7月25日在關島發表的非正式談話、②1970年2月18日尼克森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報告《70年代的美國對外政策:爭取和平的新戰略》。③從上述檔案相繼發表的順序看,尼克森改變美國的對外政策的確是從思考美國在越南戰爭以及在東亞面臨的嚴重問題開始,逐漸延伸到的整個美國對外政策的。尼克森在他的回憶錄中,專門提到他在1967年那段“不過問政治的休假”期間的一次全球遊歷。那段時間的遊歷和思考,使他對世界的變化和美國面臨的困難,有了與以往很不相同的認識,並為他執政後提出新的對外政策奠定了基礎。④作為尼克森主義的發端之作的《越南之後的亞洲》,就是這次遊歷的產物之一。尼克森當時曾說,他在遊歷中親眼看到了美國面臨的“問題、機會和危險”,主要就是美國陷入越南戰爭對美國世界地位造成的嚴重後果,以及導致美國陷入越南戰爭政策問題。
媒體推薦
中國學者在國際冷戰史研究領域的進展具有鮮明的特徵。這主要表現在:在史料學基礎方面,我國學者已經能夠系統地利用美國、蘇聯、中國、日本公開的各類檔案資料,依靠國內外研究論著作為史料來源的狀況明顯改觀。在課題意識方面,我國學者越來越重視對國際學術界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學術研究規範化意識明顯
增強:注重探討中國在東西方冷戰中的作用和與中國相關的課題……。這些專題研究或開闢了新的研究視角,或深化了已有的歷史認識。在研究方法論方面,我國學者越來越注重運用多學科研究方法……。這些特徵標誌著我國學者學術研究水平的提高。
——暨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講座教授崔丕
問題的實質當然不在於赫魯雪夫的個人修養不高,而是莫斯科感覺到一種來自北京的壓力,感覺到中國地位的上升對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中領導權威的挑戰和威脅。世界革命和國際共運開始出現了兩個平行的領導中心,這種新的領導機制,不僅構成了周恩來外交得以成功的前提,而且還在這次訪問後得到加強,直到毛澤東年底出席世界共產黨代表大會時達到了頂峰。然而,“天無二日”,在很大程度上,也恰恰是這種新領導機制的出現,悄悄地埋下了中蘇同盟分裂的種子。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沈志華
對中國的國際經濟關係進行一下多方位的探討,應該是非常有趣的。赫魯雪夫在1959年就曾赤裸裸地提出了另一種發展方向:……社會主義國家的未來,很可能就是沿著加強獨特的社會主義經濟的世界體系的道路發展。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將我們這些國家分割開來的那些經濟障礙將會一個個地消失……,沒有哪個社會主義主權國家還能夠僅僅依靠自己的潛力或是財富封閉自己。不承認這一點,我們就不是共廣主義的國際主義者,充其量不過是民族主義的社會主義者。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傑出貢獻教授柯偉林(william c,Kirby)
姚文元坐在周總理旁邊,整晚都沒有說話。有一件和他有關的事。姚文元看上去穿著很奇怪,衣服對他而言都好像很大。在我們長時間的談話期間,服務員為我們每人端來了製作精美的糕點和茶水。就在這時,姚文元先生上衣的大袖子蹭到了糕點上的奶油糖霜,他設法抓起了袖子。糖霜滑到了他袖子的肘部部位。他沒有把糖霜甩掉或讓其他人幫忙,而是用了20多分鐘的時間把粘在袖子上的糖霜吃掉,全然不顧我們的談話正在進行中。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史蒂芬·麥金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