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冠紋柳鶯上體概呈橄欖綠色;頭頂較暗,稍沾灰黑色,中央冠紋淡黃色;眉紋長而明顯,呈淡黃色;一條自鼻孔,穿過眼睛,向後延伸至枕部的貫眼紋,呈暗褐色;頰和耳羽淡黃和暗褐色相雜;翅和尾羽黑褐色,各羽外翈邊緣與背同色;最外側兩對尾羽的內翈具白色狹緣;大覆羽和中覆羽的尖端淡黃綠色,形成兩道翅上翼斑。下體白色,微沾灰色,胸部稍綴以黃色條紋;尾下覆羽為沾黃的白色。雌雄兩性羽色相似。
虹膜暗褐色;上嘴褐色,下嘴褐色;腳角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6-10克,♀6-10克;體長♂95-118毫米,♀99-112毫米;嘴峰♂7-12毫米,♀8-11毫米;翅♂56-63毫米,♀56-63毫米;尾♂42-50毫米,♀40-50毫米;跗蹠♂17-21毫米,♀17-19毫米。(註:♂雄性;♀雌性)(西南亞種)
指名亞種:上體呈沾灰的橄欖綠色;頭頂較暗褐而沾灰色,中央隱顯一淡黃色冠紋,在頭的後面較顯;大覆羽和中覆羽尖端淡黃綠色,形成兩道翅上翼斑。下體呈沾灰的白色,胸部略具黃色條紋;飛羽式大都為2=8/9或9或較8為短。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地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和林緣灌叢地帶。秋冬季節下移到低山或山腳平原地帶。
生活習性
除繁殖季節成對或單只活動外,多見3-5隻成小群活動或和其他柳鶯混群覓食,多活動在樹冠層、林下灌叢、草叢中,尤其在河谷、溪流和林緣疏林灌叢及小樹叢中常見。
食物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如鞘翅目(金龜甲、瓢甲、金花甲、蟓甲等),鱗翅目(毛蟲等),膜翅目(螞蟻、蜂等),雙翅目(蠅等),同翅目和革翅目等昆蟲。
冠紋柳鶯的鳴聲似山雀的“chi chi pit-chew pit-chew”聲,後轉成似鷦鷯的顫音。叫聲為重複的響亮兩音節“pit-cha”或三音節“pit-chew-a”聲 。
分布範圍
世界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
中國
北京、山西、陝西(北部神木、中部秦嶺山區、南部留壩)、甘肅(南部天水、文縣)、寧夏(涇源)、貴州(西北部赤水、北部遵義、東部江口和南部望謨)、西藏(南部、昌都地區西南部和東南部)、重慶(秀山)、四川(北部松潘、西部康定、西南部木里、南部美姑、中部雅安地區)、雲南(西部龍陵、西北部麗江、中部昆明、峨山)、福建(西北部武夷山)、海南(東南部吊羅山)(繁殖鳥),越冬或遷徙期間見於雲南(西部和南部馬關)、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和香港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于海拔2400-3000米之間的林緣和林間空地等開闊地帶的岸邊陡坡岩穴或樹洞中。通常營巢於由苔蘚、蕨類植物、林木隱蔽很好的岸上的洞穴中,有時營巢於原木或樹上的洞中,巢由綠色的苔蘚構成精緻的球形,有時還增添枯葉和地衣,內墊柔軟的植物纖維或偶見有羽毛。每窩產4-5枚卵,卵呈白色,無斑點。卵平均大小為15.3毫米×11.9毫米。雙親共同孵卵,雌鳥承擔更多的孵卵工作。中杜鵑和小杜鵑常產卵於巢中由冠紋柳鶯代孵。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冠紋柳鶯阿薩姆亞種 | Phylloscopus reguloides assamensis | Hartert, 1921 |
2 | 冠紋柳鶯西南亞種 | Phylloscopus reguloides claudiae | La Touche, 1922 |
3 | 冠紋柳鶯指名亞種 | Phylloscopus reguloides reguloides | Blyth, 1842 |
4 | 冠紋柳鶯越南亞種 | Phylloscopus reguloides ticehursti | Delacour & Greenway, 1939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