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餵養綜合症

再餵養綜合症

再餵養綜合徵是指在長期飢餓後提供再餵養(包括經口攝食、腸內或腸外營養)所引起的、與代謝異常相關的一組表現,包括嚴重水電解質失衡、葡萄糖耐受性下降和維生素缺乏等。

基本信息

簡介

隨著腸內外營養治療技術在臨床的套用,與其相關的併發症也逐漸被認識和重視,再餵養綜合徵即為其中之一.[1].但多年來,除少數報導外,臨床對再餵養綜合徵的認知還是不足,尤其是防治問題,故有必要進行討論並提高認識.

易發人群及後果

發生再餵養綜合徵的高危病人再餵養綜合徵易發生於營養不良病人, 尤其是數月內體重下降超過 10%的病人; 其他如長期飢餓或禁食(絕食)、長期嗜酒、神經性食、吸收不良綜合徵、體重明顯下降的病態肥胖者、消耗性疾病如癌症和愛滋病、部分術後病人等亦為再餵養綜合徵的高危病人。據 Gonzalez等報導, 接受營養治療的癌症病人中再餵養綜合徵發生率可高達 25%左右, 且腸內營養者更易引起併發症; 有報告稱營養不良的老年病人再餵養綜合徵的發生率高達 48%。再餵養綜合徵的病理生理學基礎嚴重營養不良者通常處於飢餓或半飢餓狀態,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明顯減少, 胰島素分泌亦相應減少, 但胰高糖素釋放增加; 體內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取代外源性碳水化合物而成為能量來源; 體內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和維生素貯備耗竭。

儘管在營養不良早期病人血磷水平仍可能維持於正常範圍, 但其細胞內磷可能已耗盡。當病人恢復攝食或接受腸內、外營養治療後, 外源性葡萄糖的供給使機體的供能由脂肪轉為碳水化合物, 隨著胰島素分泌增加, 合成代謝增強,細胞對葡萄糖、磷、鉀、鎂和水的攝取增加, 以致出現明顯的低磷、低鉀和、低鎂血症和水電解質紊亂等代謝異常。

尤其是地震後受災民眾吃的食物減少,甚至數日沒有食物可吃。當重新開始攝食或營養治療,特別是補充大量含糖製劑後,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恢復甚至分泌增加,導致鉀、磷、鎂轉移入細胞內,形成低磷血症、低鉀血症、低鎂血症;糖代謝和蛋白質合成的增強還消耗維生素B1,導致維生素B1缺乏。上述因素聯合作用,會損傷心臟、大腦、肝臟、肺等細胞功能,引起重要生命器官功能衰竭,甚至致人死亡。

症狀表現

RFS的電解質代謝紊亂和心血管系統併發症等,通常在再餵養開始一周內發生,而神經症狀通常在這些變化之後出現。主要有以下表現: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心跳驟停,低血壓,休克,呼吸肌無力,呼吸困難,呼吸衰竭,麻痹,癱瘓,譫妄,幻覺,腹瀉,便秘等。

預防

再餵養綜合徵作為地震之後的一種次生災害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其預防的關鍵在於逐漸增加營養素攝入量,包括口服及靜脈途徑。禁止攝入含糖量多的食物與飲品,可用少糖奶製品替代;禁止大量輸入葡萄糖液,可用脂肪乳劑或胺基酸製劑,從而減少糖在熱卡中的比例;還要進行補磷、補鉀、補充維生素B1。  飢餓後的營養補充應該遵循“先少後多、先慢後快、先鹽後糖、多菜少飯、逐步過渡”二十字原則,一周后再恢復至正常需要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