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冉氏族譜》記載:該村建於春秋時期,是孔子賢徒冉子(冉求)故里。據冉堌村志記載:“冉求系出於周聃(dan)季載,與冉伯牛,冉仲弓三賢鼎足,世居山左”。因冉氏定居於此,故稱冉山。據清朝徐繼孺《曹南文獻錄》載:“漢高祖自豐沛起兵滅秦,至吉旺里駐蹕,練士卒於冉山南……改冉山為冉子堌。”《冉子族譜》亦有類似記載曰:“改冉山為冉堌”。據此,自漢代改名冉子堌,或稱冉堌。再據清光緒十年《曹縣誌》:“魏冉(秦相)墓……葬於陶,世謂之安平陵。按冉堌之名,蓋因此墓”。名稱來歷與時間各異。
據民國五年《定陶縣誌》:“仲弓墓在冉堌定陶界上”。但據《冉氏族譜》記載:“仲弓墓在四川,冉堌集有冉氏三賢合祠”。《山東通志》謂“魏冉墓在冉堌集。”據此,冉堌集有魏冉墓,非冉子墓。正如《山東考古靈》云:“曹縣之冉堌為秦相魏冉之墓,而今人以為仲弓,如此之類,蓋難以盡信也。”相傳在冉堌集東門裡大覺寺遺址東約30米處,有古墓埋深7米左右,疑為魏冉墓。
據《曹南文獻錄》和《冉氏族譜》所記。明成化辛丑年(1481年)知縣鄒魯在冉堌集為三賢合祠。明、清時期曾四次重修。三賢冉子祠在冉堌集中心路北,有前後兩院,後院大殿三間,塑有三賢泥像。院內石碑數塊。兩側各有配房三間。前後院有兩個園門相通,前院中石碑六塊,其中有“先賢冉子故里”碑一塊。院中古樹參天,幽雅恬靜,後因年久失修,再加“文革”中破除“四舊”,拆毀無跡,後建為冉堌公社大院,今為冉堌國小。
魏冉 戰國時秦國大臣。原為楚人。秦昭王母親宣太后異父弟。秦武王去世,秦內亂,他擁立昭王。初任將軍,後一再任相,封於穰(今河南鄧縣),號穰侯。五國合縱破齊後,他加封陶邑(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北),富於王室。與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並稱“四貴”。曾保舉推薦白起為將,連續攻取晉國城池土地,並克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昭王改用范睢為相,冉被罷免。昭王命魏冉去封地陶邑居住。魏冉出關時,僅財物輜重就裝了一千輛大車。後死於陶,葬於陶。
相關詞條
-
冉堌鎮
冉堌鎮:是山東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心鎮,屬定陶區第一大鎮,菏澤市第三大鎮,位於定陶、曹縣、成武三縣區交匯處。轄51個行政村,157個自然村,12.2萬...
簡介 自然資源 工業發展 特色村 名人 -
冉求
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稱“冉有”,尊稱“冉子”,魯國(今山東省菏澤市冉賢集)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載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學者、孔子門徒。孔門...
人物生平 典籍記載 歷史評價 家族世系 故里考證 -
冉雍
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魯國(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鐸數傳至冉離,世居“菏澤之陽”,人稱“犁牛氏”,受儒教祭...
記載 著作 家族 -
堌堆
“堌堆”,《辭海》中並無這一詞,在解釋“堌”字時說:(gu)河堤。今多用作地名。如黃堌、冉堌(都在山東省)。山東出版的《學習字典》加了堌堆一詞:堌堆,大...
菏澤堌堆 堌堆內涵 形成考證 菏澤名堌堆 -
曹樓村[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冉堌鎮曹樓村]
冉堌鎮曹樓村位於定陶城東11公里處,南距定(陶)碭(山)公路1.2公里。全村現有耕地50公頃,人口350人。
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歷史人物 經濟 -
冉子仲弓祠
冉子仲弓祠,先賢冉雍,字仲弓。冉子祠堂在今山東省菏澤市東7公里處。這裡坐落著一個300多戶人家的小村鎮——張什店。該村古名茶固坡,冉賢鎮,為先賢冉子仲弓...
冉子簡介 祠堂歷史 祠堂建制 旅遊項目 -
菏澤市[中國上古九澤之一]
一帶,沒有發現堌堆遺址。而定陶縣西北方向一帶堌堆遺址卻甚為密集。古人依水而居,由此可以認為,定陶縣東北部未見堌堆的這幾個鄉鎮的範圍,應為菏澤的大體方位和位置這一範圍的周圍發現有多處堌堆遺址存在,若以堌堆遺址作為菏澤...
菏澤 河流湖泊 山陵堌堆 歷史考證 -
安平陵
雞籠山、鼓樓崗正好是九里。 冉古鎮冉古集村 冉堌鎮冉堌集村位於定陶縣城東...賢徒冉子(冉求)故里。據冉堌村志記載:“冉求系出於周聃(dan)季載,與冉...:“仲弓墓在四川,冉堌集有冉氏三賢合祠”。《山東通志》謂“魏冉墓在冉堌集...
概述 冉古鎮冉古集村 -
定陶縣
屯鄉併入馬集鎮,姑庵鄉併入黃店鎮,王雙樓、田集鄉併入冉堌鎮,保寧鄉併入陳...街道辦事處,仿山鎮、張灣鎮、馬集鎮、南王店鎮、冉堌鎮、黃店鎮、孟海鎮、半堤鎮..., 區政府駐天中街道。 天中街道 冉堌鎮 孟海鎮 半堤鎮 濱河街道...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