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以詐立,以利而動

① 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謀,圖謀、謀劃。豫,通“與”,參與。句意為不知諸侯列國的謀劃、意圖,則不宜與其結交。 ② 鄉導:即嚮導,熟悉本地情況之帶路人。 ③ 兵以詐立:立,成立,此處指成功、取勝。此言用兵打仗當以詭詐多變取勝。 ④ 以利動:言用兵打仗以利益大小為行動準則。 ⑤ 其徐如林:言軍隊行列整肅,舒緩如林木之森森然。徐,舒緩。 ⑥ 侵掠如火:攻擊敵軍恰似烈火之燎原,不可抵禦。侵,越境進犯。掠,掠奪物資。侵掠,此處意為攻擊。 ⑦ 掠鄉分眾:鄉,古代地方行政組織。此句說,掠取敵鄉糧食、資財要兵分數路。 ⑧ 廓地分利:此句言應開土拓境,擴大戰地,分兵占領扼守有利地形。廓,同“擴”,開拓、擴展之意。 ⑨ 懸權而動:權,秤錘,用以稱物輕重。這裡借作衡量、權衡利害、虛實之意。此言權衡利弊得失而後採取行動。

原典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①;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②,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③,以利動④,以分和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⑤,侵掠如火⑥,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⑦,廓地分利⑧,懸權而動⑨。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註解

① 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謀,圖謀、謀劃。豫,通“與”,參與。句意為不知諸侯列國的謀劃、意圖,則不宜與其結交。

② 鄉導:即嚮導,熟悉本地情況之帶路人。

③ 兵以詐立:立,成立,此處指成功、取勝。此言用兵打仗當以詭詐多變取勝。

④ 以利動:言用兵打仗以利益大小為行動準則。

⑤ 其徐如林:言軍隊行列整肅,舒緩如林木之森森然。徐,舒緩。

⑥ 侵掠如火:攻擊敵軍恰似烈火之燎原,不可抵禦。侵,越境進犯。掠,掠奪物資。侵掠,此處意為攻擊。

⑦ 掠鄉分眾:鄉,古代地方行政組織。此句說,掠取敵鄉糧食、資財要兵分數路。

⑧ 廓地分利:此句言應開土拓境,擴大戰地,分兵占領扼守有利地形。廓,同“擴”,開拓、擴展之意。

⑨ 懸權而動:權,秤錘,用以稱物輕重。這裡借作衡量、權衡利害、虛實之意。此言權衡利弊得失而後採取行動。

譯文

所以不了解諸侯各國的圖謀,就不要和他們結成聯盟;不知道山林、險阻和沼澤的地形分布,不能行軍;不使用嚮導,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是憑藉施詭詐出奇兵而獲勝的,根據是否有利於獲勝決定行動,根據雙方情勢或分兵或集中為主要變化。按照戰場形勢的需要,部隊行動迅速時,如狂風飛旋;行進從容時,如森林徐徐展開;攻城掠地時,如烈火迅猛;駐守防禦時,如大山巋然;軍情隱蔽時,如烏雲蔽日;大軍出動時,如雷霆萬鈞。奪取敵方的財物,擄掠百姓,應分兵行動。開拓疆土,分奪利益,應該分兵扼守要害。這些都應該權衡利弊,根據實際情況,相機行事。率先知道“迂直之計”的將獲勝,這就是軍爭的原則。

古語智慧

“利”是一切鬥爭的核心,並且以此作為行動的導向,一切行動依照核心目標行進。孫武關於用兵作戰一直都是以功利的心態去理解和謀略的,突出了功利大小對從事軍事的制約作用,認為戰爭發動與中止都以“功利”為出發點。而兵詐也是為了“利”,具體操作方法是做到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乘機而動,經過全面的思考後實施戰略和計謀,做到避害就利,把握戰場上才先機。

著名外交官邱吉爾曾經有這么一句話:“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一語道明了政治外交中的“以利動”的指導原則。一切外交政策和策略,包括宗旨,通過各種手段去達成都,最終都是以利益為處罰點和歸宿。

在商業競爭中,經濟利益是一切商業活動進行的宗旨。利益在企業的追求,是競爭的核心,在利益的帶動之下,應該著重分析哪些對企業發展有利,哪些對企業發展有害,適時採取靈活多變的計謀。俗語有道:“無商不奸,無商不詐。”商人以利益為中心,以計謀為實現目標的途徑,以獲得淨勝的勝利。

智慧故事

虎牢之戰“虎牢之戰”是唐朝統一全國最關鍵的一戰,虎牢之戰李世民以少勝多,一舉滅掉竇建德主力部隊十萬人,接著又迫降了洛陽王世充的殘餘守軍,奪取了中原的主要地區,取得一舉兩得的重大勝利,穩固了唐朝在中原的政權。

李淵於公元618年5月建唐後,便對外開戰,力爭統一全國。當時李世民剛西滅薛秦、北平劉武周,使得唐朝在關中的政權得以穩固,但是阻止唐朝統一的還有兩股較強的勢力,一個是獨霸江南、定都洛陽、自立鄭國的王世充,另一個是自稱夏王的竇建德。李淵認為,應該集中兵力首先攻下正果王世充的軍隊,然後和竇建德聯合對付鄭軍。竇建德表面答應李淵,心底卻想在唐軍攻下鄭軍之後,趁其筋疲力盡之時將其拿下,於是陰奉陽違不和鄭軍斷絕來往。

戰爭開始,竇建德軍隊並沒有賣力作戰,而是坐觀虎鬥,以待有利的機會坐收漁翁之利。李世民也深知竇建德的心思,仔細觀察地形後發現,虎牢是成皋西側的要塞,為鄭、夏聯手的樞紐,是王世充固守洛陽的東大門,為唐、夏必爭的戰略要地。李世民權衡利弊,做出決策——對東都洛陽圍而不攻,坐待其糧儘自潰,對竇建德則要主力出擊,力求全殲。隨後發兵兩路,一路由屈突通等協助齊王李元吉領兵繼續圍困洛陽,深溝壁壘,嚴防王世充突圍;一路由李世民親自率領精騎三千五百餘人直奔虎牢。既然作戰方針已經確定,李世民鎮定自若,排除眾議,一方面堅決作戰,奇兵突襲;一方面避銳擊強,終於取得了虎牢戰役的勝利。

這一戰中,李世民卓越的戰爭指揮才能被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充分利用了《孫子兵法》中“奇正相生,不可勝窮”、“兵勢無常,因敵制勝”軍事要訣,繼而取得了唐朝統一全國關鍵之戰的勝利。相比之下,竇建德在作戰指揮上,的確遠遠遜色於對手李世民。他勞師遠征,又未能盡全力先攻占虎牢,這在“處軍”上已先輸了一著;他未能正確判明唐軍的作戰意圖,這就使自己無法制定正確的作戰部署,而處處陷於被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