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財稅60年

共和國財稅60年

《共和國財稅60年》是2009年0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培勇。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共和國財稅60年》內容簡介:從為共和國財稅奠基,到支撐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並初步形成“二元”的財稅體制格局;從為建立適應計畫經濟體制的共和國財稅體制而進行艱難的探索,到為頂住各方面的動盪壓力而苦撐危局並頻繁進行管理體制的調整;從主要著眼於為整體改革“鋪路搭橋”而在財稅上“放權讓利”,到走上制度創新之路、旨在建立新型的財稅體制機制;從回歸公共軌道的公共財政基本框架的構建,到在此之後圍繞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和公共財政體系而推出一系列動作,當我們大致把握了60年間中國財稅改革與發展的基本軌跡之後,《共和國財稅60年》的篇章結構也就可隨之確定下來: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共安排了10章內容。

上篇包括第一至第四章,旨在考察前30年的共和國財稅。

下篇包括第九至第十章,旨在分析共和國財稅60年的基本經驗和基本規律並前瞻未來的共和國財稅發展藍圖。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大局初定: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財政與稅收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夕嚴峻的財政經濟形勢

第二節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財經工作的任務與重心

第三節 高度集中的財稅體制的建立與調整

第四節 從緊的財稅政策與財政經濟運行狀況

第五節 小結

第二章 宏偉藍圖: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基的財政與稅收

第一節 制度背景: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與“一五”計畫的基本任務

第二節 制度選擇:經濟社會體制的二元化格局

第三節 財稅任務的順利實現:以高度集中的計畫體制為前提

第四節 “一五”計畫的超額完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堅實基礎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曲折中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財稅體制

第一節 行政性分權:改革中央計畫經濟體制的初次探索

第二節 “大躍進”過度放權與財政虛假問題

第三節 對“大躍進”的反思和財稅體制調整

第四節 財政收支格局的重大轉變

第五節 經濟調整中的財政管理體制變遷

第六節 小結

第四章 危局與醞釀中的變局:“文化大革命”時期頻繁調整的財稅體制

第一節 財政經濟的混亂局面

第二節 逆境中的整頓與成就

第三節 苦撐時局:財政體制的頻繁變更與改革

第四節 改革大潮來臨前的變動

第五節 小結

中篇

第五章 放權讓利:為整體改革“鋪路搭橋”

第一節 放權讓利:拉開整體經濟改革序幕

第二節 “分灶吃飯”:調整中央與地方分配關係

第三節 兩步“利改稅”:規範國家與企業分配關係

第四節 工商稅制改革:改革開放的重要推動器

第五節 調整支出結構:探索緩解財政困難之路

第六節 財會制度改革:打造財稅體制的微觀基礎

第七節 小結

第六章 制度創新:1994年的財稅改革.

第一節 走向市場經濟:財稅改革的基本背景

第二節 稅收制度改革:旨在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第三節 分稅制財政體制建立:規範中央與地方分配關係

第四節 1994年財稅體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目標定位:構建公共財政框架

第一節 規範政府收支行為:1998年開始的“稅費改革”

第二節 由“適度從緊”轉向“積極”:財政政策擔負巨觀調控“主角”

第三節 劃時代的事件:1998年全國財政工作會議

第四節 著眼自身改革: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邁出關鍵步伐

第五節 加入WTO:為公共財政建設添加“驅動程式”

第六節 “兩條保障線”:打造社會保障的營盤

第八章 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制

第一節 改革步入深水區: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的基本背景

第二節 積極一穩健一積極:財政政策經歷重大轉向調整

第三節 巨觀經濟變換背景下的新一輪稅制改革

第四節 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向“三農”和民生傾斜

第五節 政府間財政體制改革: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六節 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走向預算國家

第七節 小結

下篇

第九章 全覆蓋之路:公共財政的來龍去脈

第一節 公共財政概念的由來:一個基本脈絡

第二節 找尋“公共財政”與以往“財政”的區別點

第三節 在改革實踐中把握公共財政的實質內容

第四節 公共財政是一種財政制度安排

第五節 小結

第十章 “路線圈”:加快步入公共財政體制新境界

第一節 進一步夯實公共財政建設的基礎環境

第二節 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的制度框架

第三節 進一步健全公共財政運行機制

第四節 進一步擴大財政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第五節 小結

附錄:中國財稅改革與發展大事記(1949~2009)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