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銖(六銖)
(1).四分之一兩。銖,古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南史·張暢傳》:“此諸鹽各有所宜:白鹽是 魏 主所食;黑者療腹脹氣懣,細刮取六銖,以酒服之。”
(2).古錢幣名。詳“ 六銖錢 ”。
(3).指六銖衣。 唐 穀神子 《博異志·岑文本》:“﹝ 岑文本 ﹞又問曰:‘比聞六銖者天人衣,何五銖之異?’﹝ 上清童子 ﹞對曰:‘尤細者則五銖也。’” 宋 葉適 《和李參政》:“傳觀弓力異常鈞,衣我六銖羞問。” 金 元好問 《隱秀君山水為范庭玉賦》詩:“萬壑風煙入座寒,六銖仙帔想驂鸞。”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廿四橋邊載野航,六銖縹緲浣紅妝。”
相關詞條
-
六銖衣
六銖衣,霹靂布袋戲虛擬人物之一。 高深莫測、超塵脫俗的修仙者,本為追求劍道的頂尖劍客,後潛修仙道,超然物外,寄身雲海頂峰,修得神皇之氣,並於蟠龍古脈收伏...
角色背景 角色形象 角色能力 人際關係 角色經歷 -
六銖半兩
六銖半兩,西漢後少帝劉弘所鑄。(公元前183-公元前180),又名“五分錢”。莢錢的一種。
-
太貨六銖
太貨六銖,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南朝陳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所鑄的六銖錢,面文“太貨六銖”。
簡介 相關介紹 價值分析 -
《六銖五首》
《六銖五首》是宋朝詩人白玉蟾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銖
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等於舊制一兩(亦有其他說法,標準不一):銖兩(極輕微的分量)。錙銖(古代很小的重量單位。喻極微小的數量)。
詳細釋義 漢英互譯 方言集匯 常用詞語 字源字形 -
六銖紗
詞語信息 詞語 六銖紗 拼音 liù zhū shā 注音 ㄌㄧㄡˋ ㄓㄨ ㄕㄚ 引證解釋 指六銖衣。《剪燈餘話·鳳尾草記》:“素質白攢千瓣玉,香肌紅透六銖紗。” ...
詞語信息 -
六銖錢
解釋: 1.南朝陳宣帝所鑄貨幣名。
解釋: -
六銖衣傳說之龍戰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