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石灰5升,蒺藜灰半升,白頭翁灰半升,桑薪灰半升,白柞木灰(如無,以腐蒿灰代之)半升,藜蘆灰半升。
製法
上藥相和,於瓦甑內蒸一復時,取釜中湯淋下灰汁2升,於銅器中煎熬成膏,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
諸冷瘡紫肉,久不愈。
用法用量
先以鹽湯洗瘡後,取塗敷患上,1日3-5度。即愈。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三
中藥方劑之六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六灰煎膏用於諸冷瘡紫肉,久不愈。
石灰5升,蒺藜灰半升,白頭翁灰半升,桑薪灰半升,白柞木灰(如無,以腐蒿灰代之)半升,藜蘆灰半升。
上藥相和,於瓦甑內蒸一復時,取釜中湯淋下灰汁2升,於銅器中煎熬成膏,以瓷盒盛。
諸冷瘡紫肉,久不愈。
先以鹽湯洗瘡後,取塗敷患上,1日3-5度。即愈。
《聖濟總錄》卷一三三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中國茶道在唐宋時期開始形成。其標誌就是陸羽《茶經》的問世。當時所形成的茶道屬於煎茶道。煎茶法不知起於何時,陸羽《茶經》始有詳細記載。《茶經》初稿成於唐代...
茶藝 唐宋時期 日本煎茶道 意義 參考資料蜂蜜瓜皮煎 - 製法\n冬瓜皮、香附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兌入蜂蜜。
配方 製法 功效 用法 蜂蜜桂圓參蜜膏,屬於補益類中成藥,以黨參、南沙參、桂圓為主要成分。
原料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菜品口感 食用方法煎茶法不知起於何時,陸羽《茶經》始有詳細記載。《茶經》初稿成於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經修訂,於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經》問世...
(一)煎茶道茶藝 (二)茶禮 (三)茶境 (四)修道第四節 濃煎劑第三章 燒傷中醫外治法第一節 暴露療法第二節 半...(附燒傷液、燒傷膏)105燙火散106燙火散107燙火散...149虎倍散150白黃散第二節 軟膏劑1九華膏2八味燒傷...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六軸子,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的果實。
簡介 異名 來源 原形態 生境分布一種中藥方劑,主治青蒙遮暗,內外障,不見分明。
簡介 藥物組成沉香煎丸是傳統中醫藥方劑,在《普濟方》等多部醫學書籍中具有記載,用於溫經理氣。主治婦人雜病。
《普濟方》卷三二七 《聖濟總錄》卷四十一 《聖濟總錄》卷七 《傳家秘寶》也。 選方①治五積六聚,不拘男婦老幼,但是氣積,並皆治之:枳殼三斤,去穰...。(《嬰童百問》寬腸枳殼散)④治遠年近日腸風下血不止:枳殼(燒成黑灰存性,為...後生腸不收:枳殼二兩。去穰煎湯,溫浸良久即入。(《經驗方》)⑦治子宮脫垂...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