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中耳炎是中耳內發生了細菌感染,是鼓室黏膜的炎症,醫學上全稱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常發生於8歲以下兒童,經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發的疼痛併發症。其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及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
成分
白芷——祛風通竅之主藥
白芷:性溫,專入肺、脾、胃經,為陽明經引經藥。其祛風除濕,專治濕勝久瀉、婦女白帶;入陽明經,通竅止痛,主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淵;兼化濕排膿,治癰疽瘡瘍,毒蛇咬傷。對中耳炎有獨特療效。
澤瀉——健脾滲濕之專藥
澤瀉:味甘淡,性寒;歸腎及膀胱經。其能健脾滲濕利水,主脾虛水腫脹滿、泄瀉、痰飲眩暈。入膀胱經,泄熱通淋,主小便不利、熱淋澀痛。對因脾虛濕盛流稀液的中耳炎療效顯著。
車前子——清熱利濕之要藥
車前子:味甘淡,性微寒;歸肺、肝、腎及膀胱經。功擅清熱利尿、滲濕止瀉,主小便不利、淋濁帶下、水腫脹滿、暑濕瀉痢;入肝經,能清肝明目,主目赤障翳;入肺經,能清熱化痰,主治痰熱咳喘。車前子常與澤瀉等配伍治療中耳炎,效果很好。
石菖蒲——辟穢化濁之要藥
石菖蒲:專入心、胃經。其能化濕和胃,用於脘痞不飢、噤口下痢;入心經,能開竅豁痰,醒神益智,主癲癇、健忘耳聾、痰厥、熱病神昏。兼能理氣活血、散風除濕,主風寒濕痹,跌打損傷。苗族人民常用於治療中耳炎。
川芎——活血止痛之首選藥
川芎:功擅祛風止痛,為頭痛之首選藥物,主風寒濕痹,頭暈。其善活血祛瘀,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腥痛、症瘕腫塊;亦能行氣開郁,主情志抑鬱不舒。有效改善耳道環境。
注意事項
1、疾病發作期間,宜進食半流質食物,待病情好轉後,可逐步改為普通飲食。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蔥、姜、胡椒、蒜等。
3、忌食熱性補藥如,人參、鹿茸、牛鞭、大補膏之類。
4、宜食用具有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如黃瓜、苦瓜等,如銀魚、黃魚等平性肉食類。
5、注意環境衛生,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如游泳池、商場等。
6、宜居於安靜的環境,運動適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氣球,保持口腔衛生,儘量用鼻子呼吸,睡覺側躺時將病耳朝下,擤鼻涕時不可過猛。
7、除此之外,患者還應按時作息,保持樂觀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