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鍾

公鍾,1978年於陝西省寶雞縣太公廟村一春秋窖藏出土,現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簡介

此秦公鍾共五件,1978年陝西省寶雞縣太公廟村一春秋窖藏出土。現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出土地點位於寶雞、眉縣和岐山交界處,千河、渭河在其西交匯。根據地理位置和歷史記載,這裡是春秋早期秦國首都平陽。秦公鍾應是平陽封宮或宗廟遺物。
5件秦公鍾為一組編鐘,形制、文飾沿襲了西周后期編鐘的作風,最大的通高48厘米、重24公斤,最小的通高27.6厘米,重6公斤。鐘體呈合瓦壯,甬上飾4條小龍,舞部飾變形夔紋,鉦部中間為刻銘處,篆間飾兩條雙身夔龍,鼓中部裝飾相對而立鳳鳥一對。
整個鐘可以敲擊出兩個音階,一個在鼓的中心位置,一個在鼓右側,右側小鳥即為第二音階標誌。這種鍾稱為雙音鍾,優點是用數量較少的鐘,即能構成完整的音階。秦公鍾銘文為刻銘,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青銅刻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