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

1. 2. 14.故:所以。

原文

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以為至巧.
子墨子謂公輸子曰:“子之為鵲也,不若翟之為車轄,須臾劉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謂巧,利於人謂之巧,不利於人謂之拙。

譯文

墨子做木頭老鷹,用了三年的時間做成了,飛了一天后壞了。
公輸子削竹木做成了個喜鵲,讓它飛上天空,三日不落,公輸子認為這是最巧不過了。
墨子先生對公輸子說:“像你這樣做喜鵲,還不如我做車轄(固定車輪與車軸位置,插入軸端孔穴的銷釘),我用三寸的木料,片刻就砍削成了,卻能負載五十石的貨物。”所以所謂的成效,做事對有利的人來說才叫做巧,對沒利的人來說那叫做拙。

注釋

1. 公輸子:即公輸盤(ban)又稱,“公輸班”或“公輸般”,民間呼為魯班,姓公輸名盤,春秋末年魯國的巧匠。
2. 鵲:喜鵲。
3. 子墨子:即墨翟,子為尊稱。
4. 不下:掉不下來。
5. 至巧:極巧,非常巧妙。至:極,非常。
6. 車轄:車軸兩頭固定車輪的“銷”,俗稱“插銷”。
7. 須臾:片刻間。
8. 劉:通“鏤”,刻削。
9. 任:承受。
10. 石: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
11. 功:成效。
12. 拙:笨拙。
13.翟之為車轄:木匠做的車軸上的茶插銷木。
14.故:所以。

主旨

修習善行是修習隨緣而生利他的妙用。妙用就是巧用。巧用的原因就是因為能夠利他(利人),善行增加的過程就是利他的能力、本領、技能增加的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