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事件:如非典,甲流,三聚氰胺奶粉,汶川地震;
名人事件:如劉翔奪冠,邁克·傑克遜突然去世等;
預期事件:如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
周期事件:如春節、情人節等各種節日、國慶、名人誕辰等。
公眾輿論不應該干涉司法,但可以幫助真相浮現,此經驗已得到數次驗證並逐步成為共識。在真相的揭示過程中,網際網路無疑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華南虎年畫的發現、“躲貓貓”網友調查團等都是網路凝聚的力量。在這個工具背後,我們更欣喜地看到公民主體意識的覺醒——個人作為具有獨立意識和獨立地位的權利主體加入到社會事件管理中,主動釋放潛能,自覺參與國家立法、執法、司法和法律監督活動。而公民權利意識正是建立法治社會和公民社會之基。19世紀的政治思想大師約翰·密爾曾說:“一個絕對不能參與政治事務的人,不能稱為公民。”
這種權利意識的覺醒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從一開始的維護自身權益不受侵犯,到以公民個人名義提起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目標的訴訟,再到如今的公眾主動參與到公共社會事件的解決中。這些公共事件可能無關絕大多數人的個人利益,但卻涉及社會正義和公民責任感。這無疑契合“公民”最初的含義。公民概念產生於古希臘民主城邦時代,原意為“屬於城邦的人”(不包括外鄉人),他們參與城邦公共管理事務,同時承擔守衛城邦的責任。
但是長期以來,政府在公共事務管理上一直強調的是服從,公民是龐大國家機器上的零部件,服從國家是公民生活不容質疑的終極價值。國家權力掌握者的權威不容任何人質疑,並擁有道德上的優越性。那么,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勢必與政府的管制思維相牴觸。政府官員尤其是基層官員,仍普遍處於一種不自覺狀態,習慣用管制的方式,簡單粗暴對待民眾的權利要求,並壟斷信息發布權,由此導致一些負面訊息甚至不實訊息擴散,引發網路民意沸騰時,官員們仍僅僅依靠傳統的管制方法去應對處理,最後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與此同時,又因官員的權力缺少制約,在大部分公共社會事件中,官員往往是始作俑者,這更導致了官民雙方牴觸的激烈化。在幾起公共事件中,都出現了對官員不信任的一邊倒的公眾輿論。
可喜的是,政府顯然也在逐步適應這種公民權利意識的變化。從華南虎事件中對公眾質疑的漠視與牴觸,到鄧玉嬌案中有技巧的溝通,表明政府開始意識到,對公眾輿論的忽視,將直接導致其公信力的極大受損。與此同時,中央與部分省份的決策者,都開始通過網路來了解民意。杭州飆車案中,從官員的道歉就可以看出政府管理思維的積極轉變。
相關詞條
-
公共關係公眾
公共關係公眾,是指與特定的公共關係主體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個人、群體或組織的總和,是公共關係傳播溝通對象的總稱。公眾在公共關係工作中是一個特殊的範疇,具...
特點 分類 鑑別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11·13巴黎恐怖攻擊事件
11·13巴黎恐怖攻擊事件是指2015年11月13日晚發生在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多起槍擊爆炸事件,其中一起發生在法蘭西體育場附近,爆炸發生時正進行法國隊和德...
事件背景 事發經過 事件處置 事件調查 襲擊者身份 -
公眾人物
公眾人物,亦稱公共人物,是指一定範圍內具有重要影響,為人們所廣泛知曉和關注,並與社會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人物。其以社會知名度和社會公共利益相關性為構成要件...
法律概念 類別 界定 -
公眾人物話語權
公眾人物話語權,是指具有官方背景的人物、學者、教授、行業專家、分布在各行各業被公眾認可的有特殊技藝的人才或冒尖人物、企業家,對於公眾人物來說真實地表達意...
概述 社會現象 社會影響 主要對象 注重方式 -
核事件醫學應急與公眾防護
《核事件醫學應急與公眾防護》,作者系程天民,由人民軍醫出版社於2011年出版,本書由核醫學專家編寫,針對因地震、海嘯引發的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所造成的不良...
內容簡介 目錄 -
公眾社區
公眾社區,是中國一個網路社區,提供論壇、部落格、相冊、影音、站內訊息、虛擬交易等多種服務,是全球華人網上家園。公眾社區是中國大陸很有影響力的一個網上論壇社...
簡介 主要版塊 社區服務 創始人柏世磊 社區規則 -
《公眾之敵》
影片《公眾之敵》是美國環球影業公司2009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由麥可·曼執導,約翰尼·德普、克里斯蒂安·貝爾和瑪麗昂·歌迪亞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
劇情簡介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 幕後花絮 -
事件行銷
事件行銷(Event Marketing)是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社會影響以及名人效應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
定義 特點 特性 過程 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