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中華民國》,說明我國兩千年來“君主專制,不足圖治”,因而“起革命軍於武昌,全國回響,清廷遜位,中華民國於是成立”。開篇講述國體變革過程,給人強烈的歷史定位感。
《政體》一課對比立憲與專制,說明分權制衡機制:“立憲與專制之別,即在主權作用之有限無限。蓋立憲之國,既有憲法,以定政權所屬。又設國會以立法。設法院以司法。政府失政,國會得彈劾之。訴訟裁判,法院主之。行政官不能幹涉。……現代各國,或由人民請求,或由君主自動,均已改為立憲政體。否則人民革命,變為民主國體,而行立憲政體。我中華民國亦其一也。”
《國會》一課告訴學生,國會職權包括立法權和監督財政權:“凡政府收入支出,事前必編造預算,求國會之同意。事後必編造決算,得國會之承認。”
《選舉》一課強調“選舉為人民之權利,故人民不當放棄選舉權”,選舉的原則是:“其人而果善也,雖與我絕無私交,我當舉之。其人而不善也,雖權足以制我,利足以動我,我亦不當舉之也……”
課文最後總結中華民國的根本精神:“自大總統以至各級官吏,皆為國家之公僕。故人人皆治人者,人人皆治於人者,人人自由,人人平等。”
這些課文,在今天看來也是非常基礎的政治常識,是作為一個現代公民的必備知識。該書為“國民學校”用書。民初學制劃分國小校為“初等國小校”和“高等國小校”,初小修業4年,袁世凱任大總統後將“初等國小校”改為“國民學校”,修業年限不變。作者說明這部讀本就是遵照《國民學校令實施細則》而編。課文文辭雅馴、論述中平,沒有空洞的道德說教,以近代國家結構和運行機制為核心,強調國體變更、政體改革的意義和中華民國的歷史地位,這是一種寶貴的現代啟蒙。
除了《公民讀本》,其實在1917年還有另一種公民教科書同時出版,即商務印書館出版、劉大紳編輯、陳承澤校訂的“共和國教科書”《公民須知》。就內容之完善和影響而言,前者略拔頭籌:《公民讀本》上下兩冊共30篇課文,內容豐滿,編校者影響較大;該書還有教授書配套發行,初版後不斷再版,1925年已至第18版。《公民須知》僅有19頁,未發現再版情況或其他後續影響。不過,它們都足以標明中國公民教育的正式起步,並大大促進了“公民”觀念在中國的興起。
相關詞條
-
公民道德教育讀本
《公民道德教育讀本》是2002年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德民。本書緊密結合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公民必須具備的愛國守...
基本信息 簡介 目錄 -
公民意識讀本
內容介紹《公民意識讀本》主要內容:公民意識教育是鄭州大學公民教育研究中心長期關注的一個問題。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民主法治...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從18個方面對公民意識進行解讀,形成了這個公民意識讀本。 ...
內容介紹 -
公民禮儀讀本
《公民禮儀讀本》是2008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公民學法用法讀本
第一節憲法基本知識 第一節行政法基本知識 第二節行政立法
圖書介紹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其它相關圖書 -
公民素質教育讀本
內容介紹《公民素質教育讀本:法制教育》內容包括:憲法、民法、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勞動法與勞動契約法、“法”就在我們身邊等共6章。 ...
內容介紹 -
公民法律知識讀本
定價:¥18.00 舊書普通用戶價:¥7.20 為您節省:¥10.80
圖書簡介: 內容提要: 圖書目錄: -
人權知識公民讀本
內容介紹《人權知識公民讀本》介紹了人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人權的保障與實施機制及中國的人權國際活動;詳細闡釋了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
內容介紹 -
公民社會主義榮辱觀讀本
一、社會主義榮辱觀概說 二、社會公德的概念 第二章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