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邏輯

・董事會:公司法人的心臟(1) ・評級公司:市場之眼(1) ・評級公司:市場之眼(3)

內容介紹

中國為什麼不能誕生賈伯斯和蘋果公司?國美之爭中,黃光裕和陳曉孰是孰非?馬雲有沒有違背契約精神?天使投資人是天使還是惡魔?有限責任是“無賴特許狀”嗎?國企如何賺錢、賺誰的錢、為誰賺錢?……
本書以公司治理為核心,從文化、法律、金融、管理等多個角度,系統地論證了企業家價值觀、公司基本制度、治理結構、聲譽機制、資本結構、企業規模、產權改革七個方面的熱點問題。通過分析企業家、股東、職業經理人、債權人、勞動者、客戶、供應商、政府、投資人、投行、評級機構等不同主體的角色定位、行為邊界和權利義務,探討了公司里的效率、公平與正義。

作者簡介

吳剛梁:吳剛梁,工商管理碩士,律師,經濟師,現供職於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曾在銀行、央企業和律師事務所工作,擔任過多家公司董事,對公司治理有深刻的理解。2010年出版《國資迷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該書曾引起社會較大反響,作者接受過新京報、鳳凰周刊等多家媒體採訪,書中許多觀點被各種文章和著作援引。2012年7月,香港商務印書館在香港推出了《解讀國有資產》(即繁體版的《國資迷局》)。出版時間:2012-08-01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市場價:¥38.00 《公司的邏輯》

目錄

企業家:剝削者還是價值創造者?
如果社會上沒有了企業家將出現什麼情況?那時勞動、資本、技術、市場不能合理地組合起來,就業馬上就會出問題,經濟將停止增長,那是十分糟糕的。企業家和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一樣,都是社會不可缺少的職業。――著名經濟學家 茅于軾 ・公司的架構:內部的治理結構(1) ・公司的架構:內部的治理結構(2)
・股東:公司唯一的老闆(1) ・股東:公司唯一的老闆(2)
・董事會:公司法人的心臟(1) ・董事會:公司法人的心臟(2)
・職業經理人:打工仔還是合作者?(1) ・職業經理人:打工仔還是合作者?(2)
・職業經理人:打工仔還是合作者?(3) ・勞動者:人力資本的價值在哪裡?(1)
・勞動者:人力資本的價值在哪裡?(2) ・勞動者:人力資本的價值在哪裡?(3)
・債權人:危難之際顯身手(1) ・債權人:危難之際顯身手(2)
・債權人:危難之際顯身手(3)
客戶:品牌為何有價值?
如果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引擎,那么聲譽就是使之運行的燃料。――美聯儲前主席 格林斯潘 ・公司的形象:外部的聲譽機制(1) ・公司的形象:外部的聲譽機制(2)
・公司的形象:外部的聲譽機制(3) ・供應商:如何防止被"敲竹槓"?(1)
・供應商:如何防止被"敲竹槓"?(2) ・政府:"上層建築"決定經濟基礎(1)
・政府:"上層建築"決定經濟基礎(2) ・政府:"上層建築"決定經濟基礎(3)
・利益相關者:社會責任之爭(1) ・利益相關者:社會責任之爭(2)
・評級公司:市場之眼(1) ・評級公司:市場之眼(2)
・評級公司:市場之眼(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