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西域完全歸漢
建初五年(80),班超上書給漢章帝,報告西域的形勢,認為只要擊敗龜茲,西域可服。漢章帝覺得班超計畫可行,便派平陵人徐幹為假司馬,率1000人支援班超。班超和徐幹首先擊破叛亂的番辰,穩住局面。元和元年(84),東漢政府又派假司馬和恭率800士兵援班超。班超依靠這部分基本武裝,聯合親漢諸國,在西域開始反攻。三年以後,生縛疏勒王忠。永元元年(89)、二年、三年,東漢政府3次派竇憲等人,千里遠征,徹底擊潰了北匈奴勢力。永元二年,班超又以少勝多擊敗了大月氏。北匈奴及大月氏的失敗,使西域的反漢勢力失去靠山。永元三年,龜茲、姑墨、溫宿都向班超投降。東漢朝廷重建西域都護,焉耆、危須、尉犁因以前曾攻殺過都護,不敢降漢。永元六年(94),班超發龜茲、鄯善等8國兵共7萬人,及漢人吏士1400多人討焉耆。他採取軍事打擊與誘降相結合的方式。剷除了焉耆王、尉犁王等,使這一地區臣服於漢,至此,西域50餘國盡納東漢版圖。西域完全歸漢,加強了西域和中原地區的聯繫。為維護祖國統一起了積極作用。
廩貸貧民
永元六年(94)二月,和帝派遣謁者分行廩貸三河、兗州、冀州、青州等地貧民。
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
永元六年(94)四月,蜀郡徼外大牂夷種羌豪造頭等人率種人五十餘萬口內屬。東漢朝廷拜造頭為邑君長,賜印綬。
西域諸國內附
永元六年(94)七月,西域都護班超發龜茲、鄯善等八國兵全七萬餘擊討焉耆。兵臨城下,乃誘焉耆王廣、尉犁王汎等於陳睦故城,立即處死。進而縱兵抄掠,斬首五千餘級,俘獲生口一萬五千人。更立焉侯元孟為王。班超駐留焉耆半年。於是西域五十餘國都納質附漢,直至海濱(大約指條支、大秦、蒙奇等國)四萬里外,皆重譯貢獻。
武陵漊中蠻反漢
永元六年(94),武陵漊中蠻反漢。武陵郡兵隨即討平。
雜譚逸事
永昌塞外夷遣使奉獻
永元六年(94)正月,永昌徼外敦忍乙王莫延遣使者、翻譯向漢朝奉獻犀牛、大象。
劉方為司徒,張奮為司空
永元六年(94)二月,和帝以司空劉方為司徒,太常張奮為司空。張奮字徲通,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市東南)人。父親張純,光武帝時曾任大司空,封武始侯。少年時好學不倦,節儉行義,常分租初贍恤宗親。明帝時初仕為侍祠侯。章帝時歷官左中郎將、五官中郎將、長水校尉、將作大匠。章和元年(87)免官。和帝時復任城門校尉、長樂校尉、太常,至永元六年為司空。張奮在位方正清白,但無政績可言。以病免官,永元十四年(102)死於家中。
京師旱災
永元六年(94)七月,京師旱災。和帝下詔,令中都官徒各除半刑。又親至洛陽官舍,錄囚徒,舉冤獄,收捕洛陽令下獄抵罪,司隸校尉、河南尹都受到降職處分。
北匈奴降部動亂
永元六年(94)十一月,降胡五六百人夜襲南單于師子,漢安集掾王恬率領衛護士與之激戰,擊敗降胡。於是降胡相率驚擾,十五部二十餘萬皆反叛漢朝,脅立前單于屯屠何子薁鞮日逐王逢侯為單于,殺略吏民,焚燒郵亭、廬帳。和帝以鄧鴻行車騎將軍事,與越騎校尉馮柱、行席遼將軍事朱徽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士、郡國射士、緣邊將士及烏桓校尉任率烏桓、鮮卑兵,合四萬餘人討伐逢侯,前後斬首七千餘級,逢侯遂率其部眾出塞,漢軍不追而還。永元七年正月,鄧鴻等人還軍。鄧鴻因坐逗留失利,下獄死。後來,和帝得悉朱徽、杜崇與胡失和,又扣留南單于安國上疏,激致叛亂,又收朱、杜入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