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二戰後蘇聯占領後來的東德, 掃光所有 Carl Zeiss 工廠,
用菜頭料俄國工廠做出了第一批的 Helios 44, 完全仿造 Biotar 58/F2.
結構用料相同, 雖然工藝有差, 但價格便宜了好幾倍
![八羽怪](/img/9/444/wZwpmL1gzMyMTOwUDN2E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1Q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
特性
焦內成像清晰, 銳利度雖不能與正港西蔡同日而語,
但與各家現行版二線標準焦段定焦鏡表現亦不相上下, 發色及層次感更有勝者。
特別是光圈全開時的解像力非常優秀, 相當難得。
漩渦式散景狂野迷人。
58mm 這個焦段在 aps-c 片幅上等效接近 90mm, 適用於戶外人像攝影。
缺點
全手動, 對焦略慢。強逆光下會起霧,易產生炫光,但這也是早期單膜或白頭biotar的特點。
![八羽怪](/img/c/df1/wZwpmLyQDM4kjM5AjM2E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wI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這顆老鏡的口徑蝕現像非常明顯, 慧星像差(漩渦散景,非常漂亮的焦外成像。)味道很足。所謂慧星像差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邊角失光引發的口徑蝕現象, 造成了焦外某種程度的成像橢圓狀變形。」
著名的俄國小Biotar 58/2一如既往的展現了它強大的解像力和迷人的焦外漩渦散景,片子有著獨特的魅力,鏡頭髮色像俄羅斯泰加林和德國黑森林一樣的濃郁蒼涼,看到它的片子心就一下沉靜下來,甚至有一種憂鬱滄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