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索九丘

八索九丘

先夏時期中國有四部非常著名的著作,它們分別被稱為《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有楚靈王稱讚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也就是說,在公元前530年,楚國的左史倚相就以能夠讀懂上古名著而聞名於朝,遺憾的是《左傳》沒有說明這些上古名著的內容和形式。

基本信息

名詞解釋

八索九丘八索九丘
【拼音】bāsuǒjiǔqiū【釋義】古書名,已經遺失。漢代孔安國《尚書序》(見《文選》卷四十五):八卦之說,謂之八索;索,求其義也。九洲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

名詞套用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古書
【結構】聯合式
同韻詞法成令修名利兼收廣種薄收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善罷干休鵲壘巢鳩水覆難收旱澇保收高壘深溝化梟為鳩
【年代】古代

成語出處

【成語舉例】三墳五典,乃三皇五帝之書;八索九丘,是八澤九州之志。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

背景

八索九丘八索九丘
先夏時期中國有四部非常著名的著作,它們分別被稱為《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有楚靈王稱讚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也就是說,在公元前530年,楚國的左史倚相就以能夠讀懂上古名著而聞名於朝,遺憾的是《左傳》沒有說明這些上古名著的內容和形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