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八水:
隋唐時期長安城的“八水五渠”。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水,古代城市的選址都是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又可以滿足古代城市交通運輸的需求,尤其是漕運對於古代城市存在和發展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的隋唐長安城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北臨渭水,南依秦嶺,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發源於秦嶺山脈北坡的眾多河流,順應地勢、浩浩蕩蕩從關中平原穿過,一直匯入北面的渭水,而隋唐長安城就位於這些河流沖積的平原上,這裡土壤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就有“陸海”的美稱。長安城周圍主要有八條河流,它們分別是南面的 滈水、 潏水,北面的 涇水、 渭水,西面的 灃水、 澇水和東面的 滻水、 灞水,構成了“八水繞長安”的勝景;這八條河流不僅為長安城提供了豐富的水源,使長安城處在一個富足的用水環境之中,而且使長安城有了負山面水的有利地勢,一度發展成為一代豪都,遠遠影響到了日本等許多國家。
開鑿五渠:
為了更好地利用這八條河流,長安城內還開鑿了許多渠道把城外的水引入到城中來,有隋時開鑿的 清明渠、 龍首渠和 永安渠,這些渠道主要起到了防洪、排澇的作用;到了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又開鑿了引潏水的 黃渠,供給曲江池的用水,為長安城提供了一處優美的遊覽境地;唐玄宗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又開鑿了 漕渠以貯木材,滿足了城市漕運的需求。 隋唐長安城內還有眾多的池沼湖泊,它們同上述的河流、渠道共同構成了長安城相對完善的水系系統,基本上滿足了城市的生產、生活用水及防洪、排澇等方面的需求,同時也為長安城提供了良好的景觀生態環境。 長安城的得天獨厚的地理,其周圍的八條河流與長安城的關係,那就是長安城恰好位於河流與河流之間的龍首原上,即方便了城市的取水、用水,又避免了洪水的泛濫之災。五渠與長安城的關係,那就是五渠的路線主要從南向北橫貫長安城,像是一架橋樑,把長安城與八水聯繫起來,其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洪排澇。長安城內還分布有許多池沼湖泊,它們與河流、渠道共同構成了長安城完善的水系系統。 正是得益於這樣完善的水系系統,才使隋唐長安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吸引了仵多國家和地區來這裡進行貿易,互通有無,大大提高了長安城在當時世界上的知名度。
現實意義:
人們關於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生態安全第一”,研究長安城良好的生態環境,目的就是在借鑑古人的經驗的基礎上,為我們的城市發展探討一條切實可行的措施,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創建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從而造福於人類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