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衣抗倭隊與戚家軍取得聯繫,並且周密安排了殲敵計畫,他們不分晝夜,在集鎮四周挖掘陷阱,阱底插上鋒利的竹籤,阱面用泥草偽裝,戰前準備工作做得有條有理。
一天,倭寇又從平望沿運河向北進犯。探明敵情後,隊員們依照作戰方案,迅速作好戰鬥準備。一路上,倭寇見村就燒,見物就搶;快到八坼時,只見穿紅著綠的婦女正在田裡幹活,便撲過去。婦女們不動生色,待倭寇將要走近時,齊向鎮內逃奔,倭寇跟在後面,緊追不捨,三個一堆,五個一群,隊伍很快就亂了,一霎時,牛角號“嘟嘟嘟”地響了起來,便衣隊員們手執長矛、大刀、鐵棍,從四面八方衝殺出來。進鎮的婦女們也舉起菜刀等大殺“回馬槍”。不多時,倭寇接二連三地跌進了陷阱,痛得哇哇直叫。就這樣,倭寇百來號人死的死,傷的傷,剩下幾個亂竄亂撞的逃跑了。
這一仗打得乾淨利索,沿運河上下村鎮的百姓也深受鼓舞,平望、盛澤等地,相繼組織起來,開展抗倭鬥爭。為了統一指揮,增強戰鬥力,戚繼光就把這些地方武裝聯合起來,並在嘉興、盛澤至吳江的沿河一帶,建立十二個坼堠(古代瞭望敵情的土堡)。這些坼堠,又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依次命名。“八尺”正好排在第八位,屬第八個坼堠,因此,從那時起人們就把“八尺”改名“八坼”,一直沿用到今天。
摘錄自徐文初——民間文學專著《磨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