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水苗族鄉

兩水苗族鄉位於資源縣西南部,地處桂北越城嶺主峰貓兒山(2141m)北麓,東南與興安縣交界,西與河口瑤族鄉毗鄰,北與車田苗族鄉相接。鄉政府駐地雙鳳橋,在鳳水、社水兩村交界處,故名兩水鄉,距縣城44公里。兩水苗族鄉現為桂林市受援鄉之一,轄區內的社水、煙竹、和平三村為區定貧困村,其中和平村是自治區殘聯定點扶貧村,也是該縣第二批“整村推進”扶貧村。

基本信息

簡介

郵政編碼:541404
電話區號:0773
國土面積:132.7平方公里
現有人口:1.2萬餘人
兩水苗族鄉現為桂林市受援鄉之一,轄區內的社水、煙竹、和平三村為區定貧困村,其中和平村是自治區殘聯定點扶貧村,也是該縣第二批“整村推進”扶貧村。

區劃人口

全鄉轄鳳水、社水、和平、煙竹、白石、塘洞6個村,113個村民小組,2000年末有3038戶,10665人,其中農業人口2869戶,10235人,少數民族人口6961人,占總人口的65.26%,居住著苗、瑤、漢、壯、彝等五個民族。其中苗族5916人,占55.47%,瑤族1020人,占9.5%,漢族3904人,占36.6%,壯族10人,彝族15人。2007年末總戶數2709戶,總人口11285人,其中苗族4957人,瑤族974人。

對外交通

資(源)龍(勝)公路從境內經過,可直達縣城和龍勝各族自治縣。

自然地理

全鄉地勢為東南部高,西北部偏低,中間為兩河谷地,海拔在390m-2142m之間。境內主要山峰有越城嶺、鋸子嶺、戴雲山、大竹山、貓兒山;坳口有毛竹坳、老山界、李家坳。老山界是1934年10月開始紅軍長征翻過的第一座高山。境內有潯江、珠江水系支流,主要河流有古牛河,發源於老山界,由南向北轉西流經鳳水、社水村,於河口鄉匯入五排河
全鄉轄區內有鉛鋅、鎢、銅、鈾、石英等礦產資源。
2002年,全鄉土地總面積19.9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9140畝,水田面積7000畝,旱地面積11440畝,人均耕地1.79畝,人均水田0.66畝。林業用地面積158664畝,森林覆蓋面積125582畝,主要以松、杉、雜木、毛竹為主,森林覆蓋率達79%。2007年,全鄉有耕地面積11437畝,有林地面積114060畝,主產杉、松,是本縣木材生產基地之一;塘洞村盛產毛竹。

國民經濟

從建鄉到2001年底,國民生產總值由1984年的643.35萬元增加到2278萬元;人均有糧增長了93.8公斤;年人均收入從建鄉時的200元增加到2001年的914元,全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1030.16萬元。2002年全鄉年人均收入1065元,人均有糧312公斤。

民族經濟

兩水苗族鄉的鄉鎮企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至今全鄉已有大小企業160多家,特別是塘洞的“企業小區”和“社水工業走廊”日益壯大。“老山界”“夏寶”竹涼蓆連續幾年銷往越南等東南亞國冢,使竹製品成了兩水的特色產品,也是兩水的主要稅源之一。

基礎設施

十多年來,經過幾屆黨委、人大、政府的不懈努力,兩水苗族鄉的交通、電訊、水電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先後修通了塘洞公路、煙白公路、和平公路,百合沖、半領頭等少數屯都開通了公路;電訊方面得到了迅速發展,至2001年底全鄉安裝程控電話476部,基本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移動手機信號覆蓋全鄉,用戶多達1690多人;電視普及率達40%以上,三個村裝上了閉路電視:全鄉電力富足,境內修建了白石、早禾田、塘洞、古油河、富源等電站,全鄉用電率達90%。

教育衛生

教育

十多年來,兩水苗族鄉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共修建學校4座,總建築面積達3075平方,硬化場地9000多個平方,修建“五室”、圍牆、增添圖書等設備,共投入資金283萬元。確保了我鄉“兩基”達標,並順利通過了縣、市、區及國家教委的檢查驗收。目前,和平完小、塘洞完小、兩水國中等三校投資45萬元的綜合樓又已啟動,年底可交付使用。少數民族幹部從建鄉的118人,增加到現在的193人。如今,全鄉學生均能實現就近入學,學生入學率達99.5%以上。為提高農民素質,全鄉村村辦起了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培養了一大批農村“土農藝師”和“技術員”,為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衛生

兩水苗族鄉不斷完善醫療設施,改正醫療技術,為患者提供了較好的醫療環境。 目前,鄉醫院的門診綜合樓已竣工使用,這為我鄉醫療環境的改善又推進了一大步。1998年全鄉村村實現了合作醫療,並順利通過了驗收。為改善醫療條件,投資19萬元購置了雷射等先進醫療儀器。2004年自治區衛生廳安排20萬元用於兩水苗族鄉衛生院綜合樓建設。
全鄉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確保計生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達標,自1997年以來連續五年出現了人口負增長

民俗節日

“半年節”
兩水苗族鄉、車田苗族鄉,歷史上統稱兩個鄉叫“五排”。農曆六月初六,是五排苗族同胞的傳統佳節,又稱“半年節”。在節日裡,莫說像過年一樣能飽嘗一餐雞、鴨、魚、肉,最起碼也要吃上幾個粽子。粽子,在五排統稱“粽粑”。人們為製作粽粑,在“六月六”前幾天,家家戶戶要備上幾升糯米和採摘一些粽粑葉、蕨葉、小白木葉及臭屁藤,為包、煮粽粑做好準備。 六月初五,主婦清早起來,先是燒水將粽粑葉高溫蒸煮洗淨,再燒稻草灰或用石灰製作鹼水,同時還將事先備好的槐米搗碎放入鹼水中浸泡糯米。早飯後,便把浸泡成金燦燦的糯米盛在盆子裡,用潔淨的粽粑葉把糯米包成似牛角、枕頭等形狀多樣、各具特色的粽粑。
包粽粑最講究的要數粽粑的餡了。根據各自的家庭條件,有生薑白粽粑、花生米粑、黃豆粑、米豆粑、百合粑、板栗粑、乾魚粑、臘肉粑等。“六月六”一大早,苗族同胞執壺備酒,提起粽粑,到田邊地頭將一帖紙錢懸掛在田邊地角,又叫“掛青苗”。事後,各家各戶忙於買肉買酒、殺雞宰鴨,眼望著在外工作和打工的子女歸來,好全家團聚吃上一頓豐盛的晚餐。

政府工作

兩水苗族鄉在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活動中,大力實施“五個打造”,實現“五個突破”。 一是努力打造“亮麗兩水”,繼續在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加快城鎮建設上實現新突破。著力解決好可持續發展意識淡薄的問題,提升城鎮管理水平。
二是努力打造“親商兩水”,在招商引資上實現新突破。著力解決好招商引資招不來、落不下、建不成的問題,紮實搞好親情招商,推行個性化、零距離、全方位服務,努力營造重商、敬商、親商氛圍,真正形成大開放、大招商、大發展的格局。
三是努力打造“高效兩水”,在幹部作風建設上實現新突破。著力解決工作作風飄浮、工作效能低下以及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奮力拚搏的幹勁不足的問題,在機關部門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徹底轉變辦事拖拉、人浮於事、效率低下的不良作風,樹立起公正、嚴明、務實、高效的政府機關形象。
四是努力打造“平安兩水”,在最佳化社會環境上實現新突破。著力解決法制意識淡薄、不依法行政的問題,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觀念,從源頭上杜絕各類刑事、治安、信訪案件,努力營造規範嚴明的法制環境。
五是努力打造“文明兩水”,在文明創建上實現新突破。著力解決文明創建重視程度低,個別黨員幹部素質差的問題,積極開展以“愛我兩水”、“爭創文明村居,爭做文明村民”為主題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健康文明新時尚,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全面實施義務教育“一費制”,搞好弱勢民眾救助,創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