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近日,一組名為“全球鬱悶青年寫真”的照片在網上熱傳。組照由英國一家媒體派攝影師拍攝,聚焦一群不同國家的年輕人,他們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卻拿著微薄的收入,從事看起來不是很有“面子”的服務行業工作。
這組照片瞬間“治癒”了不少因為工作感到鬱悶的年輕人,包括大學畢業後無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的“蟻族”。
社會現狀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不久前,一篇“北大碩士月入8000父母嫌其丟臉”的報導也引發關注。這一個例或許有些極端,可“面子”觀念確實會讓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產生就業困擾。有業內人士指出,最能讓“草根”青年解除煩悶的,是社會就業觀念真正得以改變。“高等教育大眾化必然帶來就業的大眾化、多元化,可不少人仍認為‘大學生就是要當白領’,給靈活就業造成無形壓力。”
網友評論
有網友戲言“看到這組照片,突然發現自己並不孤單”
網友“愛拼才會贏”表示應“理智面對現實,笑著漫步人生。”
也有網友不以為然,“影子伯爵”質疑:“你們怎么不說美國清潔工的工資和白領差不多?請不要偷換概念。”
網友“Endで倒計時”乾脆反問:“誰規定大學生就要當白領?”
北京某高校學生說,看到這么一大群人和自己處境相同時,頗有同病相憐之感。“說瞬間‘治癒’或許有點誇張,勵志的作用是有一點。”
剛畢業於南京大學的管育林坦言,年輕人投身於社會後總有一個奮鬥的過程,包括從最普通的工作做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三學生朱浩楠認為,“‘比慘’讓人得到一種心理安慰,可如果就此安於現狀,就不應該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二學生何苗認為,緩解工作鬱悶的真正方法是增強心理抗壓能力。
朱浩楠等同學分析說,國外教育更注重按照個人的興趣愛好發展,而我們更注重“出人頭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馬寶妹也認為:“中國‘蟻族’的生存環境更艱難一些,工作中產生的鬱悶也會更多,即使看組圖減少了鬱悶,這樣的輕鬆感也會很快被現實沖淡。”
專家建議
教育問題研究專家、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一個健康的社會,成才的價值觀應該是多元的,只以金錢多少、官位高低論成功的成才觀念和社會價值觀念需要扭轉,否則中國很多學生都將找不到出路。
“比如工業化學博士當清潔工,這樣的就業現象雖然看起來是一種浪費,可從豐富社會閱歷、磨礪人生意志的角度來看,未必是一件壞事。何況,有時只是等待機會的一種過渡而已。”有關專家表示,什麼時候“職業只有分工不同而無高低貴賤之分”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那些被“工作不是很有面子”困擾的年輕人才能真正“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