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第一代雷射防偽技術主要用於製作雷射模壓全息圖像防偽標貼。
全息照像是美國科學家伯格(M?J?Buerger)在利用X射線拍攝晶體的原子結構照片時發現的,他與蓋伯(Gabor)一起創建了全息照像理論,即利用雙光束干涉原理,令物光和另一個與物光相干的光束(參考光束)產生干涉圖樣即可把位相“合併”上去,從而用感光底片同時記錄下位相和振幅,就可以獲得全息圖像。由於普通光源單色性不好,相干性差,因而使得全息技術發展緩慢,很難拍出令人滿意的全息圖。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雷射出現,以其高亮度、高單色性和高相干度特性,迅速推動了全息技術的發展,許多種類的全息圖被製作出來,全息理論得到很好的驗證。但由於拍攝和再現時的特殊要求,全息技術從誕生之日起,就幾乎一直被局限在實驗室里。
發展
七十年代末期,人們發現全息圖片具有包括三維信息的表面結構(即縱橫交錯的干涉條紋,這種結構是可以轉移到高密度感光底片等材料上去的)。1980年,美國科學家利用壓印全息技術,將全息表面結構轉移到聚酯薄膜上,從而成功地印製出世界上第一張模壓全息圖片。這種雷射全息圖片又稱彩虹全息圖片,是通過雷射製版將影像製作到塑膠薄膜上,產生五光十色的衍射效果,使圖片具有二維、三維空間感。在普通光線下,圖片中隱藏的圖像、信息會重現,而當光線從某一特定角度照射時,圖片上又會出現新的圖像。這種模壓全息圖片可以像印刷一樣大批量快速複製,成本較低,還可以與各類印刷品相結合使用。至此,全息攝影轉向社會套用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當時這種模壓全息圖片的製作技術非常先進,只有少數人掌握,於是就被用來製作防偽標識。其防偽的原理是:
1.在雷射全息圖片拍攝的整個過程中,如果有一項條件不同(如拍攝彩虹全息的條件),則全息標識的效果就會有差異;
2.這種全息圖像的全息信息用普通照相無法拍攝,因而全息圖案難以複製。
第一個將全息圖片用作防偽標識的產品是JohnnyWalkeWhishy(一種威士忌),該酒的銷售額較以前增加了45%左右。
雷射模壓全息防偽技術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傳入我國,1990年至1994年期間,全國各地引進生產線上百條,數量占當時世界生產廠家的一半還多。在引進初期,這種防偽技術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防偽作用,但隨著雷射全息圖像製作技術的迅速擴散,很快就被造假者從各個方面攻破,雷射全息防偽標貼幾乎完全失去了防偽能力,雷射模壓設備也從最初的上千萬美元一條劇降至幾萬元人民幣一條。
二、第二代改進型雷射全息圖像防偽技術
第一代雷射全息防偽技術的泛濫,促使人們不得不開始尋求改進現有技術。改進後的技術主要有三種:一是套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改進全息圖像;二是透明雷射全息圖像防偽技術;三是反射雷射全息圖像防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