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驅力降低說

由美國心理學家克拉克·赫爾(Hull,1943)提出的一種動機理論。他認為,機體產生的需要產生了一種內驅力,內驅力激起有機體的行為。內驅力降低說中主要有兩點內容:(1)有機體的活動在於降低或消除內驅力;(2)內驅力降低同時,活動受到強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學習效率的基本條件 。

理論具體內容

在赫爾的內驅力減少理論中:內驅力是一種中間變數,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據剝奪時間的長短或引起行為的強度或能量消耗,從經驗上加以確定。但他認為,剝奪的持續時間是一個相當不完善的指標,因而強調用行為的力量來衡量。在赫爾的理論中,內驅力是一種中間變數,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據剝奪時間的長短或引起行為的強度或能量消耗,從經驗上加以確定。但他認為,剝奪的持續時間是一個相當不完善的指標,因而強調用行為的力量來衡量 。

在赫爾的理論中,內驅力主要有兩種:原始性內驅力和繼發性內驅力。原始性內驅力同生物性需要狀態相伴隨,並與有機體的生存有密切的聯繫。這些內驅力產生於機體組織的需要狀態,如飢、渴、空氣、體溫調節、大小便、睡眠、活動、性交、迴避痛苦等。繼發性內驅力是指情境(或環境中的其他刺激)而言,這種情境伴隨著原始性內驅力的降低,結果就成了一種內驅力。也就是說,以前的中性刺激由於能夠引起類似於由原始性內驅力所引起的反應,而具有內驅力的性質 。

赫爾認為,要形成學習行為,必須降低需要或由需要而產生的內驅力;為了使被強化的習慣產生行動,必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誘因,而且必須引起內驅力。因此,產生某種行為的反應潛能(sER)等於內驅力(D)、誘因(K)和習慣強度(sHR)的乘積。這樣,赫爾的理論體系可用下列公式來表示:

sER=D×K×sER

這個公式表明,反應潛能是由內驅力、誘因、習慣強度的多元的乘積決定的。如果D=0或K=0,則sER也等於零而不發生反應。同時,不論驅力水平有多高,驅力水平低,反應潛能也低。由此,可以看出,赫爾的動機理論主要有兩點:(1)有機體的活動在於降低或消除內驅力。(2)內驅力降低的同時,活動受到強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學習機率的基本條件 。

提出者簡介

克拉克·赫爾(Clark L.Hull,1884—1952),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之一。畢業後再入威斯康辛大學,1918 年獲得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時年 34 歲。主要著作有《心理、機制和適應性行為》、《行為綱要》等。1936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同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提出著名的假設-演繹系統、內驅力降低理論,研究領域涉及哲學、心理學、邏輯學等,是心理學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1927年,赫爾第一次讀到巴甫洛夫的著作,對其研究工作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印象極深,從而對條件反射和學習的問題發生了興趣。這是赫爾最後一個也是最主要的研究領域。他在這方面的代表著作有:
《行為的原理(Principles of Behavior)》(1942),
《行為的要素(Essentials of Behavior)》(1951),
《行為系統:個體有機體行為理論引言(A Behavior System: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Theory Concerning the Individual Organism)》 (1952)。

理論背景

赫爾共提出了用數學公式來表述的17個公設(postulates)。並相信這套公設能夠說明有關學習與動機的問題。赫爾的數學演繹理論體系有兩個方面的背景:

(一)赫爾堅信,科學的發現雖說大部分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獲得的,但有時通過邏輯推理過程也能有所發現。愛因斯坦通過數學演繹提出相對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赫爾認為,真正用演繹提出的解釋具有一種邏輯必然性的特徵,科學理論體系就是出大量相互關聯的演繹構成的。因此,行為理論也應該是從一些基本的行為原則或公設中派生出來的。提出公設的目的,就是要用嚴謹的邏輯(數學公式)把那些不能直接驗證的中介變數相互聯繫起來,並把它們與它們在環境事件中的落腳點(anchorages)聯繫起來。

(二)伍德沃斯(R.S.Woodworth)在1929年出版的《心理學(Psychology)》(修訂版)中,建議用"S-O-R"替代"S-R"。這就是說刺激(S)作用於有機體(O),作為結果而產生的反應(R),既取決於刺激(S),又取決於有機體(O)。伍德沃斯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整個人的全部活動,而不應該只研究意識或只研究行為。他認為,人的活動包括驅力和機制兩個方面。驅力發動機制,機制可以轉換為驅力。伍德沃斯的這種觀點對赫爾產生很大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赫爾的理論體系,可以被看作是對"S-O-R"這個公式的進一步加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