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下止血術

內鏡下止血術是內鏡下治療消化道出血方法的統稱,臨床上廣泛套用。內鏡下止血常用方法包括局部噴灑止血劑、局部注射(無水乙醇、硬化劑/組織粘合劑等)、高頻電凝止血、微波、雷射、止血夾、氬離子凝固、血管套扎等。

基本信息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術前肌注山莨菪鹼或阿托品,以減少消化道分泌物和胃腸蠕動,套用全身麻醉或口含、噴霧局部麻醉藥物進行咽部表面麻醉。
2.術前準備
(1)術前至少禁食6h,應常規檢查血常規,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及心電圖等,如有凝血功能障礙應糾正後再施行操作。
(2)操作者應了解患者病史、體徵及可能的相關檢查結果,初步判斷可能的出血病因,根據病情選擇恰當的止血方法。
(3)操作者應向患者介紹操作的過程以及可能的併發症,取得患者同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適應證

除禁忌症外,各種原因所致的消化道出血。

禁忌證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嚴重的咽喉炎。
2.未能控制的高血壓和心力衰竭。
3.嚴重的呼吸功能不全。
4.極度衰竭或休克未糾正、血液動力學不穩定。
5.嚴重脊柱畸形、降主動脈瘤、懷疑有消化道穿孔。
6.出血合併穿孔。
7.患者不合作或意識不清不能配合。

手術步驟

原則上根據出血原因及部位選擇合適的止血方法。
1.局部噴灑藥物止血
常規內鏡檢查確定出血病灶(對胃內有較多血液、視野欠清者,應給予洗胃)。經活檢孔道送入塑膠導管,對出血病灶噴射止血藥物。可選用:①5%~10%孟氏液(鹼式硫酸鐵溶液);②注射用凝血酶1單位或凝血酶2000單位;③4~8mg/dl去甲腎上腺素溶液;④醫用粘合劑。噴灑之後觀察數分鐘,出血停止後退鏡。
2.局部注射藥物止血
內鏡檢查確定出血病灶,自活檢孔道送入注射針,將硬化劑/組織粘合劑或腎上腺素注射於出血病灶,每一病灶周圍黏膜下注射4~6點,每點注入1.0~2.0ml,視病灶大小,總量6~20ml。如注入血管內,則每次5~l0ml。注射後觀察數分鐘,出血停止即退出內鏡。
3.高頻電凝止血
內鏡檢查確定出血病灶,先清除血凝塊,並調試好高頻電發生器的電凝電流強度,一般調在3~4檔。自活檢孔道送進球形電極,當電極與病灶輕輕接觸,立即通電,每次數秒鐘,用腳踏開關控制,直視下見黏膜面發白、冒煙、出血停止,即撤去電極。觀察l~2min,出血停止後退出內鏡。
4.雷射(氬離子束凝固)止血
內鏡檢查確定出血病灶,經內鏡活檢孔道導入光纖,調整角度鈕,瞄準出血灶,設定光纖輸出端功率:氬雷射需6~9W,而Nd:YAG(摻釹釔鋁石榴石晶體)雷射需40W。照射時光纖輸出端應距離病灶0.5~1.0cm,雷射發射角度應掌握在70°~80°,每次脈衝時間3~5s,經照射治療後,病灶表面凝固成一層灰白色的炭化層而止血。
5.微波凝固止血
內鏡檢查確定出血病灶,將連線微波發生器的同軸電纜送入活檢孔道,將電極刺入出血灶邊緣黏膜下,功率調整在40~50W左右,凝固時間在10~20s,分點凝固至黏膜發白、出血停止即可。
6.止血夾止血
內鏡檢查確定出血病灶,顯露血管,通過鈦夾置入器利用鈦夾鉗夾出血部位,應連同組織一起鉗夾。

注意事項

1.局部噴灑藥物止血時,對胃內有較多血液、視野欠清者,應給予沖洗。
2.微波凝固止血時,探頭上如有凝血塊或壞死組織附著,應及時清除,否則將影響療效。
3.各部位消化管壁厚薄不同,警惕發生穿孔。
4.高頻電凝、微波凝固止血、雷射止血等有誤傷消化道的可能,為了減少胃腸蠕動,可給予解痙藥和鎮靜劑,如肌內注射山莨菪鹼、地西泮(安定)等。

併發症

1.內鏡下止血有可能引起出血、穿孔等併發症,應予以注意。
2.孟氏液可使平滑肌劇烈痙攣,引起噁心、嘔吐、腹瀉,但均為短暫性。

術後護理

1.原則上禁食24h,根據出血原因及止血方法不同可適當調整,並視情況給予靜脈補液。遵醫囑逐漸恢復至正常飲食。
2.遵醫囑給予抗生素2~3d,並連續服用黏膜保護劑3d,必要時靜脈滴注質子泵抑制劑或組胺H2受體拮抗藥。
3.嚴密觀察病情,定時測定血壓、脈搏,觀察有無嘔血、便血,注意有無併發症出現,如出現遲發性出血、潰瘍、穿孔等併發症,給予積極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