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蒙古通史》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系曹永年教授主編,有蒙、漢、滿、達斡爾等4個民族的17位學者擔綱完成的《內蒙古通史》,共4卷,約150萬字,由內蒙古大學出版社於2007年9月出版。 第一卷撰寫從遠古時代至隋唐時期的內蒙古,第二卷撰寫從遼金夏至明代的內蒙古,第三卷撰寫清代內蒙古,第四卷撰寫民國時期的內蒙古。每一卷都從內蒙古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環境、社會等方方面面展開描述,力求展 現1949年以前內蒙古地區的歷史全貌。
主要內容
四卷本《內蒙古通史》,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環境、社會等方面展開系統描述,勾畫了大窯文化以來,特別是自秦統一和匈奴建立單于國以來,到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成立(1947年)前後,內蒙古歷史發展的輪廓。闡明了兩千多年以來,生息於內蒙古大地上的各民族之間,內蒙古與中原、與中原王朝之間,雖然有過隔閡、有過矛盾,甚至有過流血衝突,但是在歷史長河中,這都是暫時的、局部的,是支流;民族之間、地區之間的和平、友好,相互交往、相互滲透融合,共同發展,才是主流這樣一個基本線索。闡明了今天內蒙古地區作為祖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民族團結、社會繁榮,是長期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這樣一個基本思想。
學術價值
到目前為止,冠以“內蒙古”的歷史著作共有4部,分別是余元庵撰寫的《內蒙古歷史概要》、濤克濤撰寫的《內蒙古發展概述》、郝維民和齊木德道爾基主編的《內蒙古通史綱要》、曹永年主編的《內蒙古通史》。《內蒙古歷史概要》和《內蒙古發展概述》完成於上個世紀50年代,是中國北方民族史和蒙古史的簡編。郝維民等主編的《內蒙古通史綱要》是國家社科課題的階段性成果,是按照“民族史、地區史交織發展的進程”撰寫的著作(《內蒙古通史綱要·序》)。曹永年主編的《內蒙古通史》只按照地區史線索構建全書框架體系的一部區域史,是一部線索清晰、結構合理新穎、文字風格一致、獨成一體,學術規範的內蒙古歷史著作,是“內蒙古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通史》”(國修清史編委會主任、著名清史專家戴逸語),是純粹意義的區域史著作,填補了內蒙古地區長久以來沒有區域性通史著作的學術空白。此外《內蒙古通史》在廣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時,深化了對一些問題的認識。
現實意義
內蒙古自治區撥款數十萬元資助撰寫《內蒙古通史》,表明中央和各自治區政府,都非常重視地區史的研究工作。《內蒙古通史》是內蒙古地區貫徹中央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精神的產物。
四卷本《內蒙古通史》所闡明的內蒙古歷史發展線索,從歷史演變的角度,加深人們對民族團結的認識,本質上是一部講述民族團結的歷史教材。這有利於內蒙古地區的民族團結和政治穩定。
《內蒙古通史》主編曹永年教授說:“新中國成立以來,內蒙古的史學工作者在元史、蒙古史和北方民族史領域裡取得許多引人注目的成就,然而內蒙古地方史的研究卻明顯滯後,這部書是首部貫通古今的內蒙古地區地方史。”
《內蒙古通史》的出版將為國內外了解內蒙古,關注內蒙古提供大量可靠的歷史根據;尤其是對內蒙古的幹部、民眾了解內蒙古的歷史,熱愛內蒙古、建設內蒙古將發揮永久性的借鑑作用。
歷史文化研究是民族文化大區建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蒙古族歷史類著作、中國北方民族歷史類著作和內蒙古地區歷史類著作,三種類型的歷史著作的出版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歷史文化著作體系,豐富人們對內蒙古歷史的認知,為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大區建設提供很好的理論支持。《內蒙古通史》的出版,既是對民族文化大區建設方針的積極回響,也是一個具體貢獻。
《內蒙古通史》是1991年“內蒙古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批准的重大科研項目的最終成果,歷時16年完成。該書的寫作和出版鍛鍊了科研隊伍,明確了科研方向,促進了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學學科建設。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學於2005年第一批入選內蒙古自治區品牌專業,2007年又被評選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專業(當年我區高校只有3個專業,歷史學是文科唯一入選專業),同年,內蒙古師範大學專門史專業入選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學科。
社會反響
著名的清史研究專家、國家清史纂修編委會主任戴逸先生欣然為《內蒙古通史》作序,全國政協副主席夏日先生、蒙古史研究專家義都合西格先生、內蒙古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陳中永教授都為本書作了序。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高興地為“內蒙古通史”題寫了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