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遺址

內蒙古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層文化聚落遺址坐落於赤峰市紅山區文鍾鎮二道井子村打糧溝門自然村北部的山坡之上,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

自2009年4月始,為配合“赤峰—朝陽”高速公路建設,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組隊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目前已揭露面積5200平方米,清理環壕、城牆、院落、院牆、房址、窖穴、墓葬等遺蹟單位300餘處,出土陶、石、骨、銅、玉器及毛、草編織物等1200餘件。
該遺址堆積深厚,平均深度達8米,個別探方內文化層相互疊壓達20餘層,由環壕、城牆及城內建築遺蹟三部分構成。環壕平面大體呈環狀橢圓形,長約190米、寬約140米。環壕剖面呈“V”字形,外壁呈斜坡狀,內壁略呈階梯狀,口寬約11.8米、深約6.05米。城牆則位於環壕內側,基寬9.6米,存高6.2米。建築方法為先挖成隆起於地面的梯形生土牆,進而在其兩側堆土包砌,使牆體的厚度、高度不斷增加。城牆內側坡度較緩,隨著聚落內生活面的逐漸抬升,部分房址坐落於城牆之上;城牆外側坡度陡峭,與環壕內壁相連形成統一的斜面,落差達12米。修建環壕時產生的土壤直接用於堆砌城牆,由於城牆不斷擴建,貼附於城牆的堆土多者可達七層,且各層的結合面平整光滑、剝離自然。為使城牆更為堅固,個別地段採用了夯築技術或包砌了土坯。
遺址內除2座屬半地穴房址外,其餘147座房址均屬地面式建築,除少量房址存在祭祀功能外,其餘大部分房址均屬於實用功能的居住建築。從縱向關係看,房址往往在同一位置上下疊壓,最多者可疊壓七層,除最上面房址外,其餘房址在廢棄後均有意識地填充或專門壘砌了土坯,門道也用土坯封堵且房址外圍修築了多重牆體,為再次重建房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平面關係觀察,房址之間多有“地面”相連,二、三間房址相連的情況相當普遍,最多達七、八間。房址平面以圓形為主,少量圓角方形,外部多附有迴廊或側室;房址牆體大多為土坯層層錯砌而成,少量為夯築或石塊壘砌,牆體內外都抹有多層黃土草拌泥,部分牆體之上設有瞭望孔。個別保存較高的房址在接近房頂處的土坯有內收趨勢,推測可能為土坯直接券頂。一些房址的迴廊或側室建築結構較為複雜,迴廊內土坯砌築橫向短牆,將迴廊分隔成數量不等的小隔間,個別隔間之間有門道或門洞相連。地面上多存有火燒痕跡,有的分布成排柱洞。房址內居住面保存較好,多經燒烤,一般抹有草拌泥,可分數層,多者達十餘層。灶多為方形地面灶,位於居住面中部。房址門道多向西南,皆為上窄下寬的梯形,門道兩側土坯砌成抹角弧形,部分門道外設有門檻,兩側置有門墩。門道向外的踩踏面皆為斜坡狀,向下延伸與牆體外側“地面”連為一體。F8南部發現面積達300平方米的“地面”,疑為小型廣場,推測該房址應是聚落的中心房址。
二道井子遺址共發掘窖穴149座,均位於房址周邊,以圓形袋狀居多,大多在坑壁抹有草拌泥,部分窖穴還在坑邊壘砌一周土坯。一些窖穴內發現大量的炭化黍、谷顆粒和呈穗狀的碳化糧食作物以及少量毛、草編織物。
出土遺物以陶器、石器和骨器為主,只發現少量玉器及青銅器等。陶器以筒腹鬲、鼓腹鬲、罐型鼎、豆、罐、三足盤、大口尊、瓮、小陶杯等為大宗,紡輪以及製作陶器的陶內模也較為常見;石器數量巨大,有斧、刀、鏟、鏃、錛、餅、球、槽、臼、杵、磨盤及磨棒等,其中用砂岩磨製而成製作鞋子用的楦極具特色;骨器有三棱長鋌鏃、錐、鏟、針、笄,磨製精緻,部分還刻劃有精美的幾何花紋,另見為數不少的卜骨;玉器可見玉斧、小型玉環、項飾;青銅器有刀、錐以及喇叭口式耳環。
綜上所述,二道井子遺址文化內涵單純,文化堆積深厚,建築遺蹟保存完整,是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保存極佳的“地面”為研究不同遺蹟之間的共時關係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環壕、城牆、院落、房址、窖穴、道路等建築構成的聚落,為探索當時的聚落形態及社會組織結構設立了新的平台。多層疊壓的房屋預示這一遺址存在著早晚相互銜接的不同時期的聚落,由此可以考察同一遺址不同時期聚落形態的變化,進而復原整個遺址始建、修繕、擴建、重建直至最終廢棄的過程;通過自然科學手段,對採集的土樣及出土的碳化有機物質進行檢測,可以為探索當時的經濟形態、自然環境及人地關係,提供有益的證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