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6.扎拉豐嘎著《蒙古族當代文學史》; 13.布和朝魯著《蒙古包文化》; 1、《蒙古族文學資料匯集》1-9輯;

文學研究所成立於1979年,是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成立最早的研究所之一,其前身是內蒙古語言文學歷
史研究所文學研究室。1953年,自治區成立後第一個專門研究蒙古民族語言、文學、歷史的研究機構——蒙古語文研究會成立。1957年,內蒙古語言文學歷史研究所成立,下設語言、文學、歷史三個研究室。曾先後使用“內蒙古語文研究所”(1958~1973)、“內蒙古語言文學歷史研究所文學研究室”(1973~1978)等機構名稱。自1979年始至今,使用“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這一機構名稱。著名學者額爾敦陶克陶先生為研究所第一任所長。研究所首批研究人員有:文學研究室首任主任烏雲斯欽、副主任道榮嘎、敖登高娃、研究人員那·阿斯拉圖、高·嘉木樣、蘇亞拉圖、娜仁、呼斯勒、孟志東(烏蘭巴圖)等。
文學研究所現有3個重點研究室,即蒙古族古近代文學研究室、蒙古族民間文學與民間文化研究室、文藝理論與蒙古族現當代文學研究室。
文學研究所現任所長包斯欽研究員,副所長布和朝魯研究員。
主要科研成果:
一、集體成果:
1.《蒙古族文學簡史》(1981年版)
2. 榮俊成趙永銑等主編:《蒙古族文學史》(四卷本,180萬字,2001年版)
二、個人成果:
1.色道爾吉關於古近代蒙古文學、英雄史詩《江格爾》研究論文多篇、《色道爾吉文集》;
2.格日勒扎布、布和朝魯、巴圖、烏雲巴圖、托亞、格日樂圖、龍梅等著《格斯爾》研究論文多篇,《格斯爾》古籍校勘注釋本多部;
3.索德那木拉布坦著《索德那木拉布坦文集》(1-4卷);
4.張錦貽著《兒童文學的體裁及其特徵》、《幼兒文學原理》、《冰心傳》等多部;
5.建磊等著《納·賽因朝克圖評傳》;
6.扎拉豐嘎著《蒙古族當代文學史》;
7.德斯來扎布著《尹湛納希研究》、《佛教與蒙古文學》;
8.莎日娜著《蒙古族文化變遷與小說創作的發展》、《20世紀蒙古族小說創作方法研究》;
9.莎日娜、烏冉等著《蒙古族民俗風情》;
10.烏雲巴圖、亮月著《蒙古族服飾文化》;
11.趙永銑註譯《蒙古族古詩譯粹與散論》;
12.包斯欽著《批評的視角》;
13.布和朝魯著《蒙古包文化》;
14.巴圖、布和朝魯等參與編校的《格斯爾全書》(1~5卷)
15.烏雲巴圖等著《蒙古族傳統文化論》、《蒙古民族的生態文化》(烏雲巴圖等著《蒙古民族的生態文化—亞洲遊牧文明遺產》)、《蒙古佛教文化》;
16.金海等著《蒙古學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17.包斯欽、金海主持的國家社科規劃辦的特別委託項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子課題《草原精神文化研究》;
蒙古文學研究資料有:
1、《蒙古族文學資料匯集》1-9輯;
2、中短篇英雄史詩集4部;
3、蒙古族民間故事集漢譯本6種;
4、長篇英雄史詩《江格爾》漢譯本、轉寫本2種 ;
5、蒐集、整理、校勘注釋、漢譯長篇英雄史詩《格斯爾》10餘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