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學校坐落於包頭市青山區文化路26號,占地面積5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3640平方米。現有教學班58個,在校學生3300多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一大批師德高尚、治學嚴謹、能力突出、學識淵博的名師雲集一機一中。學校現有教職工217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37人,高級教師97人,享受正教授級待遇3人,研究生學歷42人。學校先後被評為“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普通高中管理先進學校”“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單位標兵”“現代教育技術優秀學校”“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學校”“中國百強中學”。2008年5月,我校又被命名為“包頭市外國語學校”,這是內蒙古地區唯一的一所外國語學校。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全面發展、培育特長”的辦學思想,以“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特色強校、和諧理校”為指針,不斷開拓教育創新之路,創優質高中之品牌。學樣奉行以人為本、以校為本的辦學理念,明確了工作思路:樹立一個意識——服務意識;強化兩支隊伍——幹部隊伍和教師隊伍;狠抓兩項管理——過程管理和質量管理;實現三個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校園文化建設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教育教學管理嚴格,教育教學成果突出,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讚譽。“東風不拒驕陽意,蹋盡冬雪又一春。”一機一中將再接再厲,紮實工作,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和更加穩健的步伐繼續我們的征程,締造一機一中更加輝煌的未來。
歷史沿革
篳路藍縷奠基創業(1960-1965年)一機一中創建於1960年9月,,原名一機廠子弟中學,是一所初級中學。第一任校長齊智增(原總廠勞資科長)於1960年底來校任職。
在此之前,學校教導主任童維章全面負責學校工作。1960年全校設三個教學班,只有150多名學生。1967年之前,學校每年招收三個班,畢業三個班。全校教職工不足30人。
建校之初,正是國家困難時期。校舍簡陋,設備匱乏,校舍是由"六O所"的一棟平房改成的。沒有操場,沒有實驗室,更沒有儀器,一切從零開始。
學校只能開設語文、數學、外語課,外語教師是一名從工廠調來的俄語翻譯。許多教師經常代多門課,有的科目只能從外邊請教師臨時代課。到1962年,主科教師才基本配齊。
在建立健全學校各類組織、制度的基礎上,學校狠抓教學研究,以提高教學質量。從組織教師到市內聽課到與市裡的學校搞聯考,從組織教師參加函授學習,到爭取新的教師來任教,全校上下齊心協力,學校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升。1963年首屆畢業生參加全市統考取得了好成績,數學平均分在青山區排第一名,物理平均分第二名。
至此,一機廠子弟中學,在全市已嶄露頭角。
動盪歲月艱難發展(1966-1976)
正當一機廠子弟中學全體師生滿懷豪情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爭取更好的教育教學成績的時候,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捲了過來。這十年中,教職工經歷了從被整治、壓抑到被解放、信任重新站起來工作的艱難過程,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也從破敗不堪到逐步恢復建立起來,思想意識體系、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係從被扭曲中理順過來。一機廠子弟中學全體師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們也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1966年6月,學校按上級“指示”開展“突出政治”學習討論,很快出現了針對教職工的大字報潮。
1967年1月23日,部分民眾組織的一些師生向學校黨支部“奪權”,學校黨政組織陷入半癱瘓、癱瘓狀態。
1976年10月,“四人幫”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全體教職工歡欣鼓舞。
與時俱進特色強校(1992--2000)
1992年是國家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鄧小平同志發表“南巡”講話,黨的第十四大召開,確定中國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路子,這標誌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邁出更大更快的步子。隨著國家體制改革的深入,教育也勢必隨之進行全面改革。一機一中的領導班子和廣大教師認真、深入地學習國家有關教育的方針政策,努力轉變觀念,由多年來以升學為主的教育機制向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轉變。
這一時期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化改革、增強活力、激發潛能、提高質量,爭取把一中辦成內蒙名牌學校。學校引進競爭機制,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最大限度地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質量。根據學校實際實施聘任制,上崗有競爭,下崗給出路,在流動中最佳化教師隊伍。
1997年,辦學模式改革繼續深化,特長生招生範圍擴大到內蒙西部諸盟市。
2000年一機一中隆重舉行建校40周年慶典。歷屆初、高中生代表、各方嘉賓和師生約四千餘人歡聚一堂,盛況空前。
科學發展譜寫華章(2006.9——2010)
2006年9月,學校移交青山區實行屬地管理,揭開了一機一中發展史新的篇章。
2007年7月17日,學校召開教職員工大會。張文科校長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確定一個理念——以校為本、以人為本,樹立一個意識——服務意識,強化兩支隊伍——幹部隊伍、教師隊伍,突出兩項管理——過程管理、質量管理,狠抓三講——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實現三個轉變——師資質量、校園文化建設、教育教學質量的轉變。”這一思路成為一機一中在原有基礎上實現新的跨越的指導性目標和追求。
2008年9月28日,一機一中“包頭市外國語學校”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2010年6月,綜合體育館和一機一中具有地標意義的科技圖書實驗大樓投入使用。
6月27日至7月3日,世界中學生排球錦標賽在包頭市舉行。法國、捷克、巴西、德國、波蘭、中華台北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隊在一機一中賽場比賽。
學校發展
學校概況學校簡介歷史沿革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組織機構學校榮譽規章制度奮鬥目標校容校貌教學設施您所在的位置:首頁>學校概況>奮鬥目標內蒙古一機集團第一中學“十一五”發展規劃2006—2010年,是一中抓住發展機遇,努力實現新跨越,整體辦學水平達到“內蒙一流,全國知名”的關鍵性五年。
依據《包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精神及要求,特制定學校第十一個五年規劃。
規劃背景
1.“十五”期間,在一機集團公司總部領導的親切關懷和支持下,按照“包頭一流、內蒙知名”的奮鬥目標,經過全體師生員工的不懈努力,全校各項工作進入最快、最好的良性發展時期,教育教學整體水平穩居全市領先位置,部分硬、軟體指標已經達到國內先進地區的同等水平。學校社會聲譽越來越好,成為地區高中辦學的知名品牌。
2.包頭市建設中西部經濟強市,地區經濟社會持續高速發展,“十一五”期間市區人口大幅增加(預計達到200萬),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培養數以萬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
3.青山區委、區政府搬遷,地區經濟文化中心逐步東移和稀土高新區的日益崛起,為一機一中的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和生源條件。
4.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後,區域一體化教育格局逐步形成,教育資源最佳化組合,優質生源面擴大。
5.經過46年的發展和文化積澱,一機一中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儲備了一支政治和業務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中關於“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教育發展,是把我國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知識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教育結構調整,在全社會形成推進素質教育的良好環境”的戰略部署,以“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鞏固辦學成果,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確保持續發展。
總目標
在自治區首批“示範性高級中學”的基礎上,“十一五”開局之年,通過第二輪自治區“示範性高級中學”驗收;力爭在“十一五”期間,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預審,創建國家級示範高中;辦學模式有新的重大突破,積極爭取使目前的“內蒙古外國語實驗校”正式通過教育部的審核,進入教育部認定的全國十六所“外國語實驗校”行列;提升學校內涵、品味,辦好“精品高中”。
主要目標
1.隊伍建設
一是幹部隊伍。培養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覺悟,學歷、資歷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數量充足,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幹部隊伍。
二是師資隊伍。培養和造就3—5名在自治區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的教育專家和特、高級教師,培養和造就5—10名在自治區有較大影響的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專任教師學歷100%達標,研究生比例力爭達到10%左右。努力建設一支思想道德好、業務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2.設施設備
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學校硬體設施的規模和檔次,最佳化資源配置,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十一五”期間,籌建學校“科技圖書實驗大樓”和“多功能綜合體育館”。藏書總量力爭達到6—8萬冊,按一類標準配齊音樂、美術、體育、衛生、科技、理化生實驗室。
3.招生規模
嚴格控制招生規模,提高生源質量。每屆新生總量控制在1000人(含特長生)以內,逐步縮小普高招生規模,擴大英語實驗校招生數量,嘗試開設第二語種。“十一五”末,力爭通過主管部門驗收,外國語實驗校具備招收外國留學生條件。
4.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穩步攀升,著力提高本科率和重點率。“十一五”末高考本科率力爭達到80%,重點率力爭達到50%;音、體、美特長生名牌院校錄取率突破50%,升學率達到100%。
5.教學科研
注重教育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做好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工作,加大各級各類課題的規劃和管理力度,主動承擔更多的自治區和國家級課題。“十一五”期間,爭取有3—5個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科研課題正式立項。
6.德育工作
培育適應國際化交往,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人品、雄厚的基礎知識、較強的協作精神以及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7.特色教育
特長生升學率繼續保持100%。在學生錄取院校的檔次上力爭有新的突破。發揮辦學優勢,儘快形成器樂、管樂、鍵盤樂三大特色,搶占自治區音樂教育的“制高點”,培養出一支“全區一流、全國知名”的管樂隊。美術教育,要充分利用“中央美術學院高中實驗班”和“徐悲鴻藝術學校”的特殊教育資源,在專業水平、文化品位、人才規模上有新的重大突破。
學校運動隊參加自治區和包頭市中學生運動會,各項競賽成績力爭居全區和包頭市領先水平。充分利用校園塑膠場地條件,在跳高、跳遠、短跑、中長跑等項目,培養和訓練出一批競技體育拔尖人才。繼續發揮“自治區網球項目傳統學校”優勢,在自治區各類比賽中確保團體第一。女籃保“亞”爭“冠”。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競賽及科技創造發明活動全國一等獎(省級賽區)人次每年都不少於15人次。獲獎總人數力爭全市第一名、自治區前兩名。
8.學校品牌形象設計
保護品牌,發展品牌,“十一五”期間,爭創“內蒙一流、全國知名”學校。以內蒙古一機集團第一中學“VIS”來規範學校品牌形象,使之更加科學、規範。
對策與措施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實現“十一五”的規劃和奮鬥目標,變成全校幹部和教師的自覺行動。
2.進一步完善教師教育和培訓體系,積極穩妥地推進學校人事制度和學校管理體制改革,構建適應新時期學校發展需要的“開放、現代、高效”的教育體系。
3.積極推進高中課程改革,努力實踐新的教育觀和課程觀,大力發展拓展型課程,改革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創新思維習慣、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切實保障教育經費投入,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盤活資源存量,提高使用效率,加快建設步伐。
5.抓住當前國際教育合作與發展的機遇,充分發揮“外國語實驗校”辦學的優勢,加快學校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步伐。
6.切實做好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認真解決好移交過程中的矛盾與遺留問題,保證平穩過度,保證學校各項工作正常開展。
7.加快校園信息化建設步伐,高標準規劃設計科技圖書實驗大樓,擴大校園網配置範圍,啟動三期工程,加快信息資源庫的建設速度,加強管理,為全校教學工作提供現代信息資源服務。
8.認真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生衛生工作條例》和《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加強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營造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氛圍。
9.加強教學改革和研究,圍繞課堂教育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開展廣泛、深入的研究,提倡並推廣“校本教研”經驗,鼓勵教師開展教改實驗和教科研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10.繼續實施“名師工程”,發揮名師作用,下大力氣培養和造就一支在自治區和包頭市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名師隊伍。營造一個向名師學習,爭做名師的良好氛圍。
11.全面實施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和聘任制,實現教師職務聘任與崗位聘任的統一,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新型勞動關係。
12.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責任意識,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切實加強校園安全管理。營造人文、平安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