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縣西聯鄉中學

克山縣西聯鄉中學

克山縣西聯鄉中學,地處黑龍江齊齊哈爾。此地歷史氣息濃厚,擁有紅色氣息。地方屬於黑土帶,適合作物生長,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充分發揮勞動力,實現了作物的高產。近年來,幾年來,西聯曾榮獲國家農業部授予的“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等稱號。

基本信息

簡單介紹

西聯鄉地處克山縣最西部,東與本縣西河鎮西城鎮相連,西與訥河市通南鎮接壤,南與依安縣上游鄉為鄰,北面是本縣發展鄉。境內有一條小溪,名為泰西河,經東合村,六合村,合興村流入依安縣上游水庫。全鄉總面積250197畝,其中耕地面積177,930畝。

中華民國初期,隸屬克山縣第一自治區。1929年劃歸克山縣第五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實行街村制,1938年設何公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設定何公區,1949年改為西聯區,後改為第十一區。1956年4月,撤區劃鄉,設定西大鄉。1958年8月,西大鄉與寬溝子鄉合併,同年9月改稱西大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為西聯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開,改稱西聯鄉。

西聯鄉地處丘陵漫崗地帶,屬於世界三大黑土地帶之一,全年有效積溫2200---2300攝氏度,無霜期在115天左右,為第三和第四積溫帶之間,具有生產綠色食品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盛產小麥、大豆、馬鈴薯、玉米、亞麻、甜菜等。距鄉政府西南5公里,有一石英砂礦,儲量為200多萬立方米。自1992年以來,西聯鄉通過實行土地連片種植、大機械作業,加速了勞動力轉移,實現了土地,農業機械、勞動力等諸生產要素的規模重組,從而走出一條家庭聯產承包經營條件下,調整農村經濟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的特色之路。幾年來,西聯曾榮獲國家農業部授予的“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農業先進鄉”,省委授予的“六個好建設先進黨委”,省政府授予的“人民滿意公務員”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