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怪陸離的物質世界:諾貝爾獎和基本粒子

光怪陸離的物質世界:諾貝爾獎和基本粒子

本書是關於介紹“諾貝爾獎和基本粒子”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陰極射線之謎、密立根歪打正著、吳有訓用實驗挑戰權威、湯姆遜最得意的學生、查德威克的火眼金睛、中子到底是什麼、1930年趙忠堯的實驗、“上帝的鞭子”泡利等內容。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人類對事物的認識過程總是曲折而漫長的。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哲學家指出:世界是由原子組成的。但是。直到20世紀初。才由法國物理學家證實了原子的存在。事情遠沒有人們想像的那么簡單。原子並不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組成。於是,質子、中子、中微子、介子……隨著時間的推移紛紛浮出水面。但是,隨後人們發現,質子、中子和介子等也不是不可分割的,它們是由更基本的組“夸克”組成。1995年人們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最後一個夸克的搜尋,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可是按照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粒子世界由62種粒子構成。但人們只證實了60種粒子的存在。可見,要認識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