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先項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舊城鎮東丙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鎮北邊,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鎮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254畝,其中人均耕地1.56畝;有林地2,550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39畝,有效灌溉率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35戶通自來水。有35戶通

先項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舊城鎮東丙行政村,屬於壩區。國土面積1.97平方公里,適宜種植水稻、甘蔗、菸葉等農作物。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先項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舊城鎮東丙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鎮北邊,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鎮
該村有耕地254畝,其中人均耕地1.56畝;有林地2,550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39畝,有效灌溉率為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35戶通自來水。有35戶通
項,繁體字作(項),讀音:[xiàng],本義頭的後部,泛指頸部,又作錢款、經費,也用於姓氏(項姓)、地名(項國、項縣),作量詞用於分項目的事物。
歷史發展 傳統文化 姓氏人物走在全省新農村前列的項路村,沒有停止升級發展。 近幾年來,項路村不斷增加對社會的資助力度,累計向社會捐款捐物20多萬元。 村裡的每個重病村民,每年可得到...
簡介 實踐科學發展的基層樣本項姓是源自於中國的一個姓氏,源流很單一,出自周封項國。項城在周朝初年為項子國。魯僖公十七年夏,魯國滅掉項子國,從此項子國國名即被取消,僅存項地名。子孫以...
歷史發展 傳統文化 姓氏人物項姓是源自於中國的一個姓氏,源流很單一,出自周封項國。項城在周朝初年為項子國。魯僖公十七年夏,魯國滅掉項子國,從此項子國國名即被取消,僅存項地名。子孫以...
歷史發展 傳統文化 姓氏人物項謙(1904一1959),男,藏族,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出生於今尖扎縣王凸扯鄉尖巴昂村,1933年,28歲時承襲其父蘭宮太的昂拉千戶之職。千戶為...
簡介項橐(xiàng tuó),春秋時期魯國(今山東省兗州區) 的一位神童,雖然只有七歲,孔夫子依然把他當作老師一般請教,後世尊項橐為聖公。《戰國策·秦策五...
人物設定 歷史記載 人物經歷 文獻記載項菊,女,山東省泰安市人,蹴鞠第七代傳人。2008年5月26日項菊成為火炬傳遞山東泰安站奧運聖火火炬手。
基本資料 個人履歷 背景資料項德頤,中國大陸最後一位蔣介石侍從室侍從官項德頤,1921年生,原籍浙江浦江縣,1943年進入原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任侍衛長室中校參謀。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