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路村

走在全省新農村前列的項路村,沒有停止升級發展。 近幾年來,項路村不斷增加對社會的資助力度,累計向社會捐款捐物20多萬元。 村裡的每個重病村民,每年可得到1000-2000元不等的補助金,年計約10多萬元。

簡介

項路村現擁有企業175家, 2010年實現銷售20.8億元,上交國地稅2500多萬元,村級總收入1261萬元,可支配收入1044萬元,人均收入達14800元。村級區域經濟活躍,發展潛力強勁,已形農業豐產示範區、工業區、商業區等三大產業區,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品質充實富裕。廣大村民共建共享農村公共運輸、衛生醫療保健、文化休閒娛樂等發展成果,村風民風純樸,幹部民眾團結,生態環境優美,項路村方方面面充滿希望和活力,是新農村建設的熱土、樂土和沃土。
項路村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被評為江蘇省“環境綜合整治試點村”、“衛生村”;蘇州市“經濟發展百強村”、“三十佳‘省衛生村’”、“先鋒村”、“文明村”、“民主法制村”、“商業示範社區”、“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實踐科學發展的基層樣本

項路,這顆位於太湖之濱的璀璨明珠,近年來,在這7.2平方公里的熱土上,處處涌動著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浪潮、升騰著科學發展的希望。在相城區望亭鎮黨委及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村級經濟持續增長。2010年實現村級收入1261萬元;2011年村級收入1500萬元。2010年人均收入達14800元;2011年人均收入達18000元。它已被評為“蘇州經濟百強村” 、“江蘇省生態村” 、“江蘇省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等。

優良業績彰顯科學發展

升級發展
項路村從最初的餅鐵、帆布料加工的傳統領域中,發展到電子配套件生產, 1994年該村引進了萬旭電子企業(主要生產各種電子接外掛程式、汽車、蘋果電腦配套件等),萬旭電子企業的引進,接著又吸引了凱美企業的進駐,凱美企業引進後又成功帶進了順鵬塑膠、金馬達、特相斯、啟聯等為凱美配套的相關企業。2010年萬旭企業年銷售達13個億,成為蘇州相城區納稅大戶之一。
走在全省新農村前列的項路村,沒有停止升級發展。項路村從2家企業發展到如今民營企業207家,其中外資企業占17家。
轉型發展
多年來,項路村始終在轉型中拓展發展空間。從農業經濟到發展工業經濟再向三產服務型轉變,從資本經營型向資產運營型轉變,不斷發展第三產業,興建了農貿綜合市場擁有商業網點98家,商業營業面積14980平方米,涉及16個經營門類,包括:菜市場、餐飲店、購物店、維修店、便利店、綜合超市及中介服務網點等商業。
生態發展。近年來,項路村還分別與省市、區等地的農業科研機構開展了產學研合作,項路村高起點規劃了農業生態園。項路3組生態攔截工程樣板項目是發展生態型經濟的一大亮點,也是項路村進軍農業生態領域的成功範例。項路生態農場的“巨美”牌綠色稻米已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
2011年向上爭取項目有蘇州市項路村水稻循環農業示範工程、申請省級資金90萬元。蘇州市項路村現代農業高標準水稻示範基地、申請市級資金80萬元。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申請國家資金270萬元。以上項目按設計要求,實施方案高標準高質量按計畫實施。目前農業項目已到賬資金141萬元。

”綠色品格”保證科學發展

為了實現農村發展與農民、社會、自然的同步和諧發展,項路村提出了打造“綠色品格”的理念,“綠色品格”的內涵就是關心民眾,關愛社會,關注環境,以此來保證農村的科學發展。近幾年來,項路村不斷增加對社會的資助力度,累計向社會捐款捐物20多萬元。項路村60%的勞動力在本村就業,上交稅金占所在鎮總稅金額的六分之一。
據統計,近幾年全村用於環境整治建設經費達1000多萬元。自2008年項路村獲得“江蘇省環境綜合整治試點村”以來,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環境基礎設施。一是全村新澆水泥路2萬多米,總投資500多萬元,村主幹道二側進行復土、植樹、種花,種植樹木6000棵,種花18000棵;二是新建垃圾箱62隻,放置垃圾桶83隻,每家每戶發放垃圾桶1300隻,建造標準化公廁10座,總投入資金達69萬元;三是關閉村裡的自來水廠統一接入太湖水,改造自來水管,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四是加大改廁工作力度,目前全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8%。為使每一位村民共享項路村發展成果。凡年滿60、70、80周歲的項路村村民年終分別給予100元、200元、300元的壓歲錢。全村失地農民由農保轉為社保,參保率達98%。每年村可支配收入中的1%作為對轄區村民扶貧幫困基金。村裡的每個重病村民,每年可得到1000-2000元不等的補助金,年計約10多萬元。例:先後為項路四組的沈小男、巨莊二組的吳榮林(殘疾)等9戶特困村民重建新居,並每年年終給予民政補助以外的村級補助金每戶1000元。搞好殘疾人的服務,發放殘疾車到戶,給殘疾人傳送殘疾車14輛。辦理免費乘車卡,為重度殘疾人辦理了生活補助。每年對全村900多名育齡婦女進行RTI健康檢查,還對全村1500多名45-60周歲居民進行健康檢查,不斷提高廣大村民在項路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紅色品格”助推科學發展

項路村在著力打造產業報國、守法經營、注重黨建的“紅色品格”。“紅色品格”的核心內涵就是堅決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強化黨組織建設,發揮黨的政治優勢。
項路村目前共有黨員171名,包括流動黨員3名。村黨委下設16個支部,40個黨小組,黨建工作已成為推進農村發展的靈魂。項路村在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中,不僅抓住了一次次發展機遇,而且實現了科學發展。其間有四個發展節點最具說服力。
第一個節點是1988年,原項路村僅有兩家小企業,村級經濟負債20萬元,小廠面臨生死存亡,時任項路村支書的高興根受命於危難之中,憑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及改革開放的大好政策,小廠迅速發展壯大;第二個節點,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村里迎來了又一次大發展,1994年萬旭電子企業的引進,走上了企業規模化發展道路;第三個節點,隨著國家大力發展民營企業,2003年,民營企業由10多家發展到100多家;第四個節點,進入新世紀以來,項路村從黨的科學發展觀理論中捕捉到了新的發展機遇,加大投入開發第三產業,開發農貿綜合市場,產業規劃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
多年來,廣大黨員幹部為打造百年項路盡心盡力,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體現在村級發展的各個環節。許多黨員幹部關鍵時刻勇挑重擔,帶領農民克服困難,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在汶川地震、印度海嘯、國內水災災情及充實區慈善基金會的救助中,得到了各個黨支部的積極回響,紛紛慷慨解囊,數百名民眾在廣大黨員的帶領下先後慷慨捐款,在全村企業中共獲得捐款人民幣43.2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村黨委書記高興根身先垂範情系村民,助學繆英11年,為項路村民之憂而憂,堅持施善,帶頭扶困助學29年。項路十二組的繆英是個特殊家庭的孩子,雙親之一高度殘疾,幾乎一直在溫飽難保線上掙扎。小繆英該上幼兒中班讀書了,可無法支付入學費用。高書記知情後,主動上門慰問寄情,毅然將繆英認定為自己結對助學的重點對象之一。每逢年關都要給繆英送去千元助學金和一份愛心小禮包。如今,小繆英已考上中專,高書記表示要繼續扶持繆英讀完中專。其實,像繆英這樣長年得到高書記關愛的孩子何止一個!
農村發展需要凝聚力,項路村成立了8個非公企業獨立黨支部和6個非公企業聯合黨支部,在平時的工作中,組織村委班子成員,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用黨的理論知識武裝頭腦,指導日常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項路村積極引導和教育黨員幹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組建了 “勤廉指數”測評領導小組和整改領導小組,把村幹部的勤政廉政執行情況讓村民來評測,對於村民提出的建議和意見,作出整改措施,並加以落實。
項路村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年內有如此驕人的成績?筆者認為,項路在資金、人才、技術等等方面都不如一些大的財團或跨國公司,只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