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元素周期系,同時也稱元素周期表
發展過程
1829年德國化學家德貝萊納(J.Dobereiner)發現當時已知的44種元素中有15種元素可分為5組,每組的三個元素性質相似,且中間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較輕和較重的兩個元素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的一半,如鈣、鍶、鋇,滿足以上條件;氯、溴、碘,鋰、鈉、鉀等組元素的情況類似,由此提出“三素組”的概念,為發現元素性質的規律打下了基礎。
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創的,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原子量大小並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雛形。利用周期表,門捷列夫成功的預測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的特性(鎵、鈧、鍺)。
1913年英國科學家莫色勒利用陰極射線撞擊金屬產生X射線,發現原子序越大,X射線的頻率就越高,因此他認為核的正電荷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並把元素依照核內正電荷(即質子數或原子序數)排列,經過多年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
在周期表中,橫行稱為一個周期,縱列稱為一個族。
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莫斯萊發現,門捷列夫周期表里的原子序數實際是原子的核電荷數。
從此,元素周期律被表述為: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核電荷數的遞增發生周期性的遞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