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柯九思晚香高節圖

元柯九思晚香高節圖

元柯九思晚香高節圖,文物,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水墨,紙本,縱126.5厘米,橫75.2厘米。

基本信息

文物簡介

類別:中國古畫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應須八法通”,這是元代大畫家趙孟頫為柯九思《墨竹圖》題寫的詩句,這句話幾乎成為了後代畫家寫竹的圭臬,從中也可以看出柯九思在畫竹藝術上的成就。

作者簡介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號丹丘生,別號五雲閣吏,台州仙居人。他不僅擅長畫竹,而且精於文物鑑定,書法、詩文也都很出色。

這幅《晚香高節圖》是問九思的代表作,畫面主題是修竹和湖石,點綴—枝野菊,暗喻“晚香”之意。竹竿以中鋒運筆,節節寫出,挺拔剛勁,由竹根至竹梢粗細有致,茂密的竹葉順著枝幹的方向依次排出,疏密得當,通過墨色濃淡的不同變化表現出竹葉的陰陽向背,筆力爽健灑脫,搖曳的姿態躍然紙上,觀者仿佛能夠聽見竹葉間傳來的颯颯風聲。柯九思在他的《竹譜》中說“寫竹乾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法”、“凡踢枝當用行書法為之”,這幅作品中畫竹的方法與他的主張是極其吻合的。

畫中湖石的造型很古雅樸拙,用淡墨皴出明暗效果,而後用重墨點虱,再綴以雜草。皴法頗有蘇東坡的韻味,但運筆更加有序爽利,給人的感覺也更加厚重豐潤。

畫面左側彎曲的樹枝與挺拔的竹竿在視覺上形成強烈的對比,右側一株傲然挺立的野菊作為竹的陪襯,畫龍點睛地道出了作品的主題。

柯九思把自己寫竹的方法稱為“金股釵、屋漏痕之遺意”(《珊瑚網》卷八),這是他有意識地把山水畫的某些表現形式融到寫竹的技法中,的確是—個創舉。柯九思寫竹的最大特色就是書畫兼容,是對蘇軾“書畫同源”創作思想的具體實踐,他以書法的用筆形式演繹畫法,對後世畫竹的藝術家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