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春秋魯國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他是儒家始祖,最初在魯國學習,當家臣,後周遊列國,到齊國齊大夫昭子家當家臣,他主張仁政,仁德為仁政的根本,治國當用仁德禮儀,不專注重政令刑罰。人倫之道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為他的博學和政治主張所折服,打算任他為大臣,但因眾臣反對,他又返回魯國。四十二歲時,不肯任官,甘居林野講學。提出“有教無類”的平等教育思想,有弟子三千,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五十歲時出任中都宰,一年後升為司空,又升為司寇。在齊、魯“夾谷之會”上任總管會議禮儀的“相”,不久代理宰相,後被排擠,繼續在困絕中周遊列國。晚年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論語》是弟子們錄他的言論集,此書成為中國歷代的蒙學典集。他享年七十三歲,卒於敬王四十一年夏四月乙丑,唐追諡文宣王;宋加謚至聖文宣王;元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明改稱至聖先師;清定建文廟,諡號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後改為至聖先師孔子。
復聖顏回
顏回(公元前521—490年),春秋魯國人,字子淵,又稱顏淵。孔子的優秀學生。他崇拜老師,孜孜不倦地學習老師的淵博知識,從不滿足,持之以恆。他天資明睿,性情溫良,貧而好學,樂而忘憂。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仁,回也不改其樂。”孔子對他有問必答,呵護有加。他向孔子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並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回回答:自己雖然不聰敏,但我能身體力行,照您的話去做。他對老師十分恭敬,言聽計從。他從不動怒,從不重犯過錯,刻苦鑽研。二十九歲頭髮就白了。孔子最喜愛牽掛這位得意的高才門生。他三十二歲先孔子死於貧困苦學。孔子非常悲哀,說:唉,老天爺真要了我的命了!別人勸孔子莫過於悲哀,孔子說:我不為他悲哀還為誰悲哀呢?孔子的弟子們厚葬了顏回,後人很尊重他,稱他為復聖。
宗聖曾子
曾參(公元前505—420年)春秋魯國武城(費縣)人,字子輿,名參,尊稱曾子。孔子的高才弟子,至親至孝。一次他鋤瓜草,不慎把瓜秧的根鋤斷了,父親曾點大怒,舉棒便打,打得半死。孔子說:這怎么能是孝呢?經老師說服,曾參向父親認錯,他性情粗魯,但每時按孔子的教誨三省其身,為贍養父母,甘當小吏任人驅使,以獲薄俸養親。他十分重視言傳身教。有一次,他妻子上街,小兒子哭鬧要跟著去,妻子就哄小兒子說:你在家等著,我回來給你殺豬吃肉。等妻子回來時,曾參正動手殺豬,妻子慌忙阻止:你怎么當真,我那話是哄孩子的呀!曾子說:這樣騙孩子,就是教孩子去騙人,這樣還有家教嗎?曾子就真把豬殺了讓孩子吃。他一生就這樣言必行,行必果,認真嚴謹地為人處事,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犯而不梭”的準則,終其一生。他的著述有《大學》、《孝經》,後來他把學問傳給了孔子的孫子子思,後世尊崇他為宗聖。
亞聖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289年)名軻,字子奧,子車,戰國時期魯國鄒(縣)人。從小接受母親嚴格教育,其母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次挑選鄰居,最後與學富為鄰,孟子的老師是孔子子思(孔伋)的學生。孟子非常景仰孔子及其學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他發展了孔子“仁政”的學說,提出“民貴君輕”,認為暴君是“獨夫”,人民可以推翻,只有施仁政,才能統一天下,主張法先王,恢復井田制、省刑薄賦,使黎民百姓不疾不寒。公元前320年前後,他到魏國向魏惠王宣傳“仁政”,魏惠王只以禮相待他。襄王繼位,同樣對“仁政”不感興趣,他又到齊國,齊宣王以十乘、數百人的禮儀歡迎他,還拜他為卿,但並不欣賞他的政見。他又去宋,去滕國。滕文公熱情接待他,並聽解釋學說,也僅此而已。他只好返鄒聚徒講學。他的弟子萬章與公孫丑記錄了他的言行,為《孟子》,《漢書·藝文志》記有十一篇,今存七篇。他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天人合一”。宋封他為好國公,配享孔子一樣的廟庭,元加封為鄒國亞聖公,後尊為亞聖,享年八十三歲。